> 硕士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研究利用手机媒体提高青少年德育效果的策略。

硕士毕业论文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研究利用手机媒体提高青少年德育效果的策略。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青少年,媒体,德育
论文概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十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是和谐社

论文正文:

引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要建立和促进和谐,我们不仅要依靠法治,还要依靠德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要以教育为基础,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切都表明国家和政府重视道德教育。教育者在德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些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仍然存在严重问题,这使得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实践变得紧迫而艰巨。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在年轻人的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否通过使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年轻人的道德教育需求?随着劳动网络与人们生活的不断融合和学习供求的多重变化,在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知识经济时代,渊博的知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成为当今社会生存的重要资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的形式和意义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学习方法不限于十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其他有组织的培训。传统的集中教学和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者需要随时随地学习,拓展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能否打破传统教育的障碍,开辟一条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或途径?
1。研究背景和现状
青少年的思想经历了各种社会趋势、大众传媒、商业文化和价值观。道德教育的现状也被贴上了“时代话语”的标签。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5至16岁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严重偏差。他们崇尚自我,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取向失衡。它们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具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实践性的特点。这与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传承中的传统美德相背离,传统美德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摘要:本文在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略有滞后。青少年获得道德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十所学校的传统教育,“重知识教育轻道德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从目前大多数学校德育课程的实践来看,德育主要受知识教育和交流模式的制约。德育内容泛化,思想教育过分强调。教育是通过封闭、单一和强制的灌输方法进行的。很少注意年轻人的生活经历和他们内心精神世界的需要。人类情感的缺失、对生命的关怀和教育人的魅力,使得具有生命力的“有意义的”德育学习变成了自我导向的“机械的”顺从。这是道德教育的一大悲哀。
第二,家庭教育的错位和社会教育的薄弱。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他们的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误解。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为许多小细节“斤斤计较”。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许多坏习惯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根深蒂固,难以纠正。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多民族文化社会中。许多不良材料和文化正在侵蚀年轻人。缺乏社会教育导致许多年轻人迷失方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不可逆转的错误。第二,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受互联网和外国的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充满了现代意识和活力,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接触甚少。不难发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和道德观念了解甚少,对中国传统美德伦理的传承也脱节,这使得一些年轻人在道德观念和道德人格上存在严重偏差。目前,许多青少年“伸手穿衣服,张嘴吃饭”,把父母的努力视为理所当然。一些青少年嘲笑中国的基本传统美德,如集资、勤劳勇敢、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孝顺他人。作为一个中国人,青少年非常担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缺乏。
青少年不感激父母,不供养家庭和社会,不珍惜生命,不礼貌,不讲诚信,没有责任感,暴力犯罪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2007年,湖北襄樊的五名贫困大学生接受了一年多的资助,没有主动打电话或写信给资助人,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五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让资助人非常冷淡。南京的一所大学贴出了一封来自一位怀恨在心的父亲的信,引起了全国各地大学师生的关注和思考。浙江一所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声称,由于他贪得无厌的欲望,他把年迈痛苦的父亲踩死了。媒体披露的大学生逃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都表明一些青年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忽视家庭纽带和道德异化,缺乏感恩意识。

参考
[1]杨欣,俞费勇《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研究现状综述》,2010C1112。
[2]周忠之,潘温岚,苏灵隐《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课题》CJ)当代青年研究,2007 (9)
[3)团根学习学院——大学生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赵阮郜冯非i1,学习类型及其在学习型组织中的整合[Z)第十二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应用全球会议(台湾)2009, 5
摘要4-5
摘要5[/Br/]导言8-12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8-1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第一部分移动媒体和青少年12-22
一、移动媒体概述12-17
(一)移动媒体的定义13-14
(二)移动媒体的特征14-15
(三)20-22岁青少年传统德育方法分析
第二部分利用手机媒体提高22-30岁青少年德育效果的可行性
1。理论基础22-24
(1)社会学习理论22
(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22
(3)价值澄清22-23
(4)知识分类理论23
(5)移动学习理论23-24
(2)基于手机平台二次开发的强力支持24-26
iii。手机媒体与青少年的关系是“亲密的”26-30
(一)手机媒体与其他媒体的比较26-27
(二)手机是青少年与“零”距离密切接触的媒体27-30
第三部分利用手机媒体提高青少年30-36
1的德育效果。建立多党联系机制30-31
2。有效发挥移动媒体的功能31-33
3。提供有效的内容和服务33-34
(1)形成自己的编辑力量33 [/br/ ] (2)制作手机媒体内容33-34
(3)提供有效的服务34
(4)传播有效的内容34
(4)强调资源建设、翻译和共享34-36
第四部分结论36-37
一、研究的创新和不足36
二进一步研究展望36-37
参考文献37-39
学术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后记40
39-40杨继红谁是新媒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09
[6]谢新洲,匡文博移动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3
[7]第27届中国h_ link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中国网络信息中心,2011,1: 1} 1。
[8] 2010-201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报(简版)
[12] [19] [29]中国移动媒体研究报告中国网络信息中心,2008,12: 6,16,8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