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逻辑主体及其变异研究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逻辑主体及其变异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000字
论点:主体,逻辑学,逻辑
论文概述:

本论文,通过对专业期刊《逻辑学研究》、《哲学动态(逻辑研究专辑)》和大量逻辑学教科书、著作的统计分析引入主体给逻辑学带来的主观性、个体性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论文正文:

第一章回顾了逻辑学的研究现状

一门学科的发展,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其研究现状的回顾。本章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两种逻辑研究专业期刊,即中山大学主办的《逻辑研究》(2008-2011)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的《哲学趋势(逻辑研究特刊)(2001和2003)》的综合考察,验证了现代逻辑忽视学科研究的观点。同时,分析了忽视主体现象出现的原因和研究主体的必要性。

第一节期刊论文统计和主题研究

1。《逻辑研究》
中发表文章的类型学分析在分析之前,让我们看看自《逻辑研究》发表以来发表的文章:2008年第1期(9篇):《动态认知逻辑中整合观察和内省》(英文,约翰·范·边沁)、《创造不存在的初步探索》(英文,格雷厄姆·普利斯特)、《确定、否定、承诺、限定和不相容(及一些推论)》(英文,高尔·莱斯特)、《推定句子推理的意义语义学和术语逻辑》(周北海)、《直接推理系统》(张庆宇), 多值逻辑与语义分配博弈(陈兆万,郭家宏),组合原则(邹崇礼),Taskey的真理定义与物质理论(王文芳),现象学视角下的佛教理性解释(倪良康); 2008年第二部分(7篇):“lucasey的Wiz逻辑和Finiti的连贯标准的近期发展(英文,Daniel Mendich)、“模糊对象和模糊逻辑”(英文,Olaf Achim)、“邻域语义学视角下的否定(英文)(余魏军)、“有限全序语义学和广义皮尔斯定律”(刘庄虎)、“知识蕴涵逻辑系统”(杜郭萍)、“亚里士多德的“偏好说”(张家龙)和“名词化逻辑系统”(郑魏宏);2008年第三期(8篇):《经典反方矩阵与广义量词》(English,Dag Weststahl),动词球形语义(English,Ahti-Vico Piltarian),非直接谓词句逻辑系统(English,Su国鑫),含原子自然模型∑(A)(李娜),自然语言时态句模态兰贝克演算(刘东宁,唐勇),逻辑哲学视角下的模糊逻辑形式化(Gui Qiquan),深层思考与原创贡献——专访威廉森教授(English,陈波……
……

第二章主题及相关研究的定义

第一节主题概念

一、什么是日常生活中的主题简单性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有三层含义:“①事物的主体:包括知识分子和广大农民在内的工人阶级是国家~ |中央十层建筑是建筑群~;(2)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3)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在这里,字典告诉我们,首先,主题是“事物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说,它对事物非常重要;第二,大多数人,包括有人口的国家。这些内容虽然有助于我们的研究课题,但与本文所研究的课题相去甚远。

第二,哲学中的主体概念

纵观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主体”一词在最原始的意义上只指“主体”。所谓“主体”是指希腊语中的“自我”(kategoroumenon),其中kategorein-/kategoria-原意为“指控”。亚里士多德使用这个词和legein(谚语)有共同之处,意思是“讲述”。甲(乙告诉甲),乙是甲的谓项(英语中的谓项)。所谓“主体”和“主体”就是“叙述的”。古希腊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区分了on在范畴中的两个层次,即ousia作为“声明的”和其余范畴作为“声明的主语”(这个“范畴”,也就是上面提到的kategoria,最初指的是声明主语的各种方式:范畴是谓词的种类)。因此,在范畴中,主体是客体。其余的类别当然是相同的,但是如果ousia不是主主语,那么作为谓语的类别就不是主主语。换句话说,ousia就像一个基础,而其他类别并不是因为它。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是真实的存在,它的存在是以自身为基础的,而其他范畴的存在是以自身的存在为基础的。外来事物最初来自于主体/主体,但现在这个主体被赋予了超越语言学的形而上学意义,因为外来事物是支撑其他存在的基础。在英语中,主语一词(对应的,欧萨的英语翻译是实体,可以发现它与主语的词根有关)来源于拉丁语主语,其原意是“下”、“熊”和“基”。显然,从这个角度分析的主体意义与现代哲学中的主体概念相去甚远。后者始于笛卡尔。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的推论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我思”。在此基础上,他把其他存在的确定性追溯到“我思”,也就是说,只有在不被怀疑的“我思”的基础上,才能证明其他存在的存在,才能证明其他存在的存在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只是表明“主体”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存在的基础。……
...

第三章受试者及其变异的实验研究;............................29
第一节统计..............................29
第二部分已经有主题类型验证...........................................32
我,名词主语.......................................................................32
二,............................................................32
作为状语,....................................................................32
第3节光杆体的类型及其变化............................33
一、光杆体统计........................................................33
二、光杆体的语义类型.........................................33
三。光杆体的变化.........................................34
第四节描述符的类型及其变化.............................35
一,描述性主题统计........................................................35
二,描述主体的语义类型.........................................37
三。描述主题的变化.........................................41
第5节复合受试者的类型及其变化............................42
一,复合主题统计........................................................42
二,复合主语的语义类型.........................................42
三。复合主语的变异.............................................43
本章概述....................................................................................44

结论:关于主体及其变异的理论思考
我们研究的主体不同于认识论等哲学流派的主体。我们生活在语言学理论的时代,坚持多重世界理论,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纯逻辑的框架内讨论这个问题。本文的主题是逻辑主题(缩写为subject),这是一个被现代逻辑遗忘的“灰姑娘”。然而,如果逻辑要发展,逻辑系统要获得发展的动力,就有必要在现代逻辑的基础上从传统逻辑中“收回”这一主题并加以研究。
1。本文主体及其变异研究
虽然我们在“结论……”的开头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现代科学不再满足于科学判断,它需要科学论证。因此,本文第一章着重于逻辑研究现状的统计调查。受文学数量的限制,尤其是外语文学,受我们阅读外语文本的能力和速度的限制,受我们知识积累的限制,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我选择了CNKI收录的逻辑领域的《逻辑研究》(Logic Research)和《哲学趋势逻辑专辑》(philosophical trends Logic Album),并对这两个专业期刊成立以来发表的所有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突出了现代逻辑学派、逻辑推理和谓词研究的热点。这两份杂志分别就这三个热点发表了44篇文章、36篇文章和22篇文章。在统计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这三个热点成为热点的原因。同时,统计并指出,课题研究不仅只有3篇文章,还涉及到“索引词”和“虚拟课题”等特殊情况。统计结果应该部分证明我们的判断。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逻辑教材,在第二章“逻辑中的主体概念和逻辑主体”中进一步证明了“现代逻辑中的主体被忽视”的判断。忽视学科研究与学科的重要价值不相符合。文章通过命题主语和命题主语对逻辑推理、逻辑论证和谓词逻辑的重要性来讲述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