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对策”研究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对策”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责任感,小学生,教育
论文概述:

本研究,采用更为恰当的教育方法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小培养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责任意识,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交往。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学会负责任”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强调培养负责任的人才。责任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基本素质,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的关键,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起落落阶段,是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的责任感是什么?以下是一些摘录:第一部分:当学校铃声响起时,学生们提着书包走了。他们的桌子堆满了零食、废纸、文具等。片段2:父母和孩子签订协议,内容如下:折叠被子奖励一元,整理房间奖励两元,倒水给客人奖励三元...片段3:两个学生打架,老师问原因,两个人一个接一个推卸责任,每个人都举着一个词:“老师,这和我无关,他先打我”,“谁让他骂我的”。片段4:铃声响起,黑板上经常包含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当被问及为什么没人擦黑板时,有很多原因可以回答:“我课后去了厕所”、“我正忙着做作业”和“我为什么没擦黑板?”五:教室的讲台上总是有学生丢失的文具。没有人能在询问后拾起一些“丢失的东西”。这种情况数不胜数。从教育的现实来看,小学生责任感的现状不容乐观。
可以看出,面对21世纪培养人才的使命,作为教育的特殊场所,如何调查研究小学生责任感的现状,试图分析责任感现状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1.1问题

1.1.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取决于全体公民的素质。虽然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责任感。不难看出,小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和淡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责任感产生的社会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小学生的责任教育,才能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1.1.2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处于最高层次,它所包含的道德强制和道德理性是所有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也是社会道德要求和个人道德信仰的最紧密结合。”...................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责任形成机制相关研究

段广智指出,责任的形成过程是有规律的,其中价值观、价值冲突、价值取向、责任行为和社会评价都是影响责任形成的原因。何锐提出,责任感的形成首先要认识和识别责任感,逐步接受责任感,表现出良好的内心感受,增强责任感,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即经历认知-接受-情感-意志-行动的过程。人们认为,责任感的形成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即内化和同化[21。王其钧认为责任感是后天养成的个性和心理习惯。因此,以认知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以意志为支撑,责任感在[31的行动过程中逐渐增强。徐利明在研究中指出,小学生责任感的基本形成机制分为:体验(建构)机制、认知机制、情感形成机制、价值选择机制和反思机制,它们共同构成责任感形成的内在机制。

2.2责任感缺失原因的相关研究

邹力军认为,青少年责任感弱化的原因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家庭教育的失衡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51。翟莹莹也认为,初中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是浮躁的社会生活、家庭责任教育功能的弱化和学校责任教育的缺失。汪哲在更深入的研究中指出,当代高中生责任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的原因有四个: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代西方个人主义和伦理道德的影响。杜泉等人在研究大学生责任感薄弱的原因时,提出了责任教育滞后、历史变革对社会责任和价值体系的影响、责任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需求、实践研究滞后于社会责任需求等诸多问题。张敏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指出,原因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弱化和异化、学校教育中的错误及其自身的不和谐因素[9]。董广恒等人指出,现阶段中小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方法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价值观的丧失。……
……

第三章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16
3.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6
3.2皮亚杰关于责任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论……16
3.3卢梭关于责任教育与身心发展关系的理论...................17[/ Br/]第四章小学生责任感问卷调查与分析的设计............................18
4.1问卷....................................................................................18
4.2问卷调查和统计方法.....................................................................19
4.3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19[/溴/]第五章结论和建议................................................................................27

结论
上述比较和分析是通过均值检验对学生本人、其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水平进行的。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性别、年级、家庭背景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责任感差异。结论如下。
1。女孩的责任水平高于男孩,这主要体现在其他人、集体和社会中,但她们自己和家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水平高于低年级学生,主要表现在他人、集体和社会上,但在自我和家庭上没有显著差异。
3。农村小学生的责任水平高于城市小学生,这表现在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水平上,但在他人、集体和社会上没有显著差异。
4。非独生子女的责任水平在各个方面都高于独生子女。
鉴于以上结论,本文将提出一些增强小学生责任感的建议,为最终实现小学生责任感的协调均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此,学校应发展家长学校,建立与家庭合作的机制,并注重向独生子女家长提供指导和培训。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儿童成长的身心特点。并纠正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引导家长采取更合适的教育方法来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很小的时候起,孩子们就应该被训练形成独立的责任感。应该教会孩子们做人、做事和与他人交流。此外,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收集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的责任教育问题,并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