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移情训练对5-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移情训练对5-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社会,幼儿,研究
论文概述:

本论文,对家长和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鼓励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重视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培养幼儿能够从小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与他人相处,将会使幼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是相互依存的,这反映在劳动分工、产品和服务交换等复杂的系统中。同样重要的是另一种人际关系,包括给予和获得帮助。这种行为不同于纯粹的经济行为。它强调如何让别人得到帮助、安慰和快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儿童从童年开始学习和使用这些亲社会行为,并一直持续到成年。幼儿期是培养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虽然幼儿显然可以从对他们的善意行为中受益,但学习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帮助的幼儿尤其受益。
首先,和谐社会的发展倡导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业化的步伐逐渐加快,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不断挑战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文明。浮躁的情绪和悬浮的尘埃正在侵袭我们已经不健康的心脏。幼儿园教学正朝着小学方向发展。德育已成为一门辅助课程。数学、英语和汉语将永远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影响,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年幼皇帝的宝座是稳固而不可动摇的,从出生到成长都没有动摇过。自私、恃强凌弱、懒惰和缺乏独立性越来越成为独生子女的专利。道德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缺失。我没听说过任何提供道德教育的大学课程。相反,它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没有人重视幼儿园幼儿的道德教育。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当人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和快乐。
其次,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建立亲社会的行为观念。由于儿童早期认知水平有限,一些人必须对亲社会行为给予一些指导。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在与父母的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早期亲子沟通的经历对儿童与其他人(包括同龄人)的沟通有着极其明显的影响,甚至影响儿童成年后的人际沟通态度和行为。
认知因素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它主要指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如果孩子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思想,当面对分享或帮助的情况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与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
……

第二章概念定义和研究综述

2.1相关概念的定义

2.1.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韦瑟勒于1972年提出,用于指代与攻击等消极行为相对应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应该属于广泛的社会行为范畴。根据其动机和目的,个人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亲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如谦逊、帮助、合作和分享。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中常见的社会行为,代表了社会的积极愿望。它通常与“援助行为”、“积极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含义相同。广义而言,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与自私、好斗和其他反社会行为相对立的社会行为。它包括各种各样的行为,例如帮助他人、同情、拯救、分享、鼓励、保护、给予、牺牲、安慰、合作、帮助和鼓励。亲社会行为根据动机的原因可以分为有目的的亲社会行为和无目的的亲社会行为。例如,儿童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或父母的奖励而帮助他人属于有目的的亲社会行为。相反,在长期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儿童自发地表现出主动让座、主动打扫卫生等有益行为,属于非故意的亲社会行为。
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孩子可以通过帮助他人获得满足感。当他们帮助别人成功时,他们会认为“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能做一些事情,我很重要”。通过帮助、分享、安慰和合作,他们将对自己的世界产生影响。由此产生的对自己能力和价值观的认知将形成健康的自我形象。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益处可以概括为:使儿童心理满意;建立自我感知和认同;为儿童提供接触社会环境的机会;促进发展关系;增加获得帮助或合作的机会;营造积极的集体氛围。
亲社会行为也需要基于某些心理状态的变化。首先,某种刺激会刺激行动者,从而产生亲社会的行为意识。当认识到当前形势需要帮助或者帮助行为可以减轻被帮助者的痛苦时,亲社会的行为者会做出决定。如果孩子们认为他们有义务分享、帮助或合作,他们会选择或实施他们认为适合这种情况的行为。……
...................

第3章研究与设计....................................................................................19
3.1研究对象...............................................................................................19
3.2研究方法...............................................................................................19
3.3研究过程...................................................................................................22
3.4研究假设...............................................................................................22
第4章研究结果与分析....................................................................................25
4.1移情训练结果和分析................25
4.2学前亲社会行为移情训练的结果与分析;...................27
4.3学前性移情训练的结果与分析;..............................30
4.4家庭教养方式中移情训练的结果与分析..............................33
4.5河口市家长和教师访谈....................................................................................35
4.6研究结论......................................................................................39
第五章研究对策和教育建议............................................................41
5.1对策和建议……41
5.2家长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对策和建议............................43

结论
本文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培养5-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性,并设计了培养5-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移情训练方案。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丰富了5-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理论,并对移情训练方法提出了大胆的建议,希望有助于家长和幼儿园实施移情训练,同时对加强5-6岁儿童的道德教育提出意见。当然,受我自身研究能力、研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实验时间长,实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后测。此时的实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无法知道移情训练对儿童的效果会持续多久。接受移情训练的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否稳定需要在未来的实验中进一步研究。在实验中,有许多不相关的变量影响着实验,有些变量是无法控制的,如家庭教养因素、幼儿园教师对实验的关注程度和合作程度等。,这将对实验结果产生间接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也需要注意和控制。
其次,这项研究是在以前许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移情训练方法的选择可能会受到以往研究思想的很大影响。所选方法是移情训练中最常用的方法,故事内容的所选部分也不是很新颖。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创造一些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故事内容,以更好地吸引儿童的兴趣,更有利于移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