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假肢残疾人爬楼梯的运动生物学分析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假肢残疾人爬楼梯的运动生物学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0000字
论点:爬梯,力学,假肢
论文概述:

对于爬梯过程中的手、足部的力量大小,以上论述已经肯定了二者对于爬梯稳定性的作用,在梯倾角,爬梯速度等独立变量的影响下,手、足部力量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在

论文正文:

1研究目的和意义

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完全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并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处于不利地位而无法发挥正常作用的人,即由于身体、心理缺陷或视觉、听觉、语言、肢体、器官、智力等功能障碍而丧失工作能力,从而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人。他们是整个人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各类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10%,平均年增长率为1500万。2007年5月28日,国家统计局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发布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期)。数据显示,中国残疾人人数为8296万,其中男性4277万,占51.55%。妇女人数为4019万,占48.45%。15-59岁的残疾人口为3493万,占残疾人总数的42.10%。很大一部分残疾人处于工作年龄。然而,由于他们的残疾,大多数人不仅难以工作,而且他们照顾自己的能力也有困难。
如何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重返社会,已成为相关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残疾人能够实现自我照顾和回归社会的目标,这不仅会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身心愉悦,而且会大大减轻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的人力和财力负担,促进整个社会的整体和谐。为了尽可能实现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权利,确保他们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地位和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同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化和发展,许多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残疾人康复的相关研究领域。例如,假肢的发明,假肢的穿戴是为了弥补截肢者的肢体缺陷和补偿失去的肢体的部分功能而制造和组装的假肢,这为残疾人的功能恢复提供了保障。然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在残疾人康复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这门学科是一门年轻而全面的学科,但它发展迅速。其研究重点逐渐从相关运动技术的诊断转移到涉及全民健身和医疗康复的领域,而残疾人康复已成为该学科的重点。然而,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残疾肢体佩戴的假肢与相似残疾肢体佩戴的假肢效果不同。这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尤其突出,如跑步、跳跃、爬山等。因此,需要一定的量化指标来更好地揭示残疾人佩戴假肢时的规律,以完成相关动作,更好地指导残疾人的功能恢复。
爬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也是残疾人照顾自己和发展事业的基本技能。然而,据统计,1%-2%的安全事故发生在生活和生产中。这导致了国内外对爬梯活动的研究。通过相关实验,提出了更安全梯子的设计思路,发现了爬梯活动中梯子坠落伤人的规律性问题。目前,对佩戴爬梯等相应辅助器具的残疾人日常活动的研究也方兴未艾。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对正常人爬梯活动的研究在爬梯步态、爬梯倾斜度、梯级间距、爬梯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对残疾人爬斜梯过程中的区分和类比研究大多局限于从材料方面探索假肢的结构,或从功能恢复方面探索假肢和残肢的穿戴。然而,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对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基本动作规律的研究却很少。这限制了对残疾人如何更好地适应假肢和熟练无障碍地完成基本动作的研究。由于爬梯活动的协调性和随意性,会受到爬梯任务(是否持有物品、爬梯高度要求、爬梯速度等)等因素的影响。),梯子参数(梯子倾角、梯子间距等。)和个人习惯(身高、体重、攀爬习惯等。),需要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研究来研究这种爬梯活动的命题。

2文献综述

2.1运动生物力学发展概述
运动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在伯恩斯坦(1935)提出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概念后,霍奇穆斯(1960,1968)、鲍勃(1964,1973,1977)和莫尔霍尔德(1978)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讨论了它。他是一门将运动中人体(或设备)复杂的运动形式和变化规律与力学和生物学原理相结合的学科。运动生物力学也是运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运动能力的提高、运动动作技术的分析与诊断、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训练规则的探索、身体素质的分析与训练、运动器材的设计与改进等。它涵盖了力学、生物学和体育的大部分理论,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它认为人体或有机体的运动由神经系统控制,并通过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协调作用来完成。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或机体在外力和内部控制肌肉力量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教科书将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为“研究人类运动规律的科学”,但这种解释远未概括出这门学科的本质。李建设(1997)分析并讨论了这个问题。这是因为机械运动一直是经典力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人体”这个属性是加在它前面的,正如托尼·斯科伊(Tonskoy)指出的,“对于生活世界来说,没有特殊的力学定律”。人体的所有宏观运动也符合力学定律。运动生物力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严博涛(2002)认为运动生物力学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来看,是在大量实验分析和人体运动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和发现人体运动规律,确立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从学科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是借助人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和特征——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的运动结构,修正不合理的运动,实现人体运动技术的相对优化。Bober(1983)认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学和生物学知识的人体运动的普遍规律。

3主题和方法.............................................21-23
3.1主题...........................................21
3.2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21-23
3.3实验过程...........................................23
4研究结果...........................................23-28
4.1爬升过程的数据特征...........................................24-26
4.2到达梯子顶端的相关数据特征...........................................26-27
4.3的相关数据特征...........................................27-28
5分析和讨论...........................................28-33
5.1残疾人膝关节下假肢...........................................29
5.2自变量对爬升过程稳定性的影响...........................................29-31[/ BR/] 5.2.1梯子倾斜角对攀爬效果的影响...........................................29-31 [/溴/] 5.2.2爬升速度对爬升效果的影响...........................................31
5.3因变量对爬升效应的影响...........................................31-33

结论

对爬梯活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物体在不同爬梯参数下的手脚力量大小,以及不同爬梯参数和人体参数对手脚力量的影响。
(1)小腿假肢的佩戴为残疾人完成爬梯作业提供了更好的补偿,但应注意训练他们的基本站立、摆动等动作,加强残肢肌肉力量的恢复,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
(2)爬梯速度对爬梯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下肢假肢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不推荐快速攀爬。
(3)梯子倾角越大,所需的手脚力越小,膝关节的屈曲范围越小,为提高爬梯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4)从手脚力量的角度来看,爬梯活动中的手力量比脚力量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更高的敏捷性,而脚力量需要更大的稳定性,而假腿则需要相反。因此,对于穿戴下肢假肢人员的爬梯功能训练,应强调手部的敏感性,上肢的力量素质应随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