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马克思自然哲学不可超越性的辩证思考

3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马克思自然哲学不可超越性的辩证思考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000字
论点:自然,逾越,人与自然
论文概述:

古今中外有许多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运用概

论文正文:

第一章自然非超越性的历史分析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通过自身的活动来调节、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化”,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化”是人类生命得以实现的永恒“自然必然”。(2)正是在与自然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中,人类获得了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双向辩证运动的发展史。它也是人与自然矛盾运动的发展史,这是不可逾越和不可逾越的。这也是自然的发展史。不仅人们对自然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和转化,而且自然对人类客观生存基础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对自然的界限有一个清晰的科学认识:超越和不超越。因此,我们对非不可逾越的本质有着不可逾越和不可逾越的双重辩证理解。目的是让人类认识到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自组织性和非不可克服性。让人类在不超越自然的前提下,在自然承载力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内部尺度与外部尺度的辩证有机统一,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1.1自然边界:超越和不超越

自然的超越(或超越自然)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加工、改造和利用,从自然中不断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不断变化,即人类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这里,首先表现了人们对超越自然的积极主动性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超越自然的积极主动性的实际转化和利用。这是因为自然不会主动让人类了解和理解,也不会主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现成和直接的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自然都不能直接适应人类的存在”。(3)此外,自然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人类之外,先于人类,不是由人类意志转移的。它有自己独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自然充满了无意识和盲目的力量。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一般规律体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1)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整体规律性和动态结构构成了人类实践的绝对限度”。……
..............................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与人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整个世界被分成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人与自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以人与自然为研究对象,以人的解放、自然的解放和人与自然的和解为最终目标,最终形成了一套非常前瞻性、科学性、透彻性和指导性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辩证思考和精辟的阐述。目的是要求人们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能使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又不损害自然的承载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为了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解决,从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解决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生态伦理思想。这些都为我们解决人类生存的现实危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和理论参考,并为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行为、思想以及自然对人不可逾越和不可逾越的双向辩证运动指明了方向。

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和自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自然是人类食物和衣服的来源,是生存的基础,如果人类离开自然,超越自然,人类就像“离开水的鱼”,注定要死去。因此,人类的第一项历史活动是加工、改造和利用自然,使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如衣服、食物、住所、交通和使用。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所谓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相联系,这意味着自然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在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也是与自然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产物。作为一个为自己存在的自然存在,人类不能与自然分离。自然是人类的无机身体、精神无机世界和人类的精神食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各种资源和能源,必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

第二章...................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与人
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与自然规律............................11
2.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人的主观能动性...................13
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15
第三章对自然超越与非超越的辩证理解................19
3.1.....................................................................19
3.2......................................................21
3.2.1............................................................21
3.2.2............................................................24
3.3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辩证超越..............................25
第四章辩证地论述了自然界不可逾越和不可逾越的问题。...................31
4.1坚持马克思的辩证自然观........................................................31
4.2坚持科学发展观.....................................................................34
4.3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35

结论

当今的生态和自然环境问题已成为人民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人们突然意识到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紧迫性和严重性,突然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制约作用,即自然对整个人类生存不可逾越的重要性和根本性质。人类要想摆脱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密切“伴”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繁荣,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辩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行为、人与自然不可逾越的辩证关系,即自然与不可逾越的辩证关系。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和奴役,树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鱼与水之道”的生态文明观。
本文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指导下,结合古今中外已有的生态思想,对自然界不可逾越的本质,即自然界不可逾越的本质的辩证思考。旨在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自然观。并从行政、立法、教育、宣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它将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科学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为中国人民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建设更适宜的“诗意栖居”。与此同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创造性解读,反其道而行之,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凸显了其当代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