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8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雷公藤血清药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大鼠心脏的毒性

8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雷公藤血清药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大鼠心脏的毒性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80000字
论点:毒性,雷公藤,成分
论文概述:

本课题将对雷公藤提取物对心脏毒性进行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以确定其心脏毒性作用的初步机制,并首次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主要针对进入血液中的雷公藤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初步

论文正文:

前言

中医具有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传统医学的精髓,为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疗效不稳定、研究重复率低、经验传承和现代研究缺乏创新和改进,中医药在世界和开放的全球医药市场上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在中草药的应用过程中,其自身的毒性已成为限制其应用不可忽视的原因。药物不当导致中毒、受伤、残疾和死亡的报告很常见。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的木质藤本植物。又称黄藤、黄藤、狭叶南蛇藤等。它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的南部和西南部。其味苦,毒性大,属肝肾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止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雷公藤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管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银屑病、麻风病、口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湿疹、疥疮、顽固性癣等疾病。药物部位主要是根和根茎。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碱、二萜、三萜、倍半萜和糖类,其中二萜内酯为主要活性成分。二萜成分中的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量研究表明,雷公藤在临床应用中有相当大的毒副作用,其主要毒性成分也是其主要有效成分。研究表明,雷公藤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肾毒性、皮肤过敏、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生殖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头晕、疲劳、失眠、心悸、胸闷、气短、脱发、腰痛、口干、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然而,雷公藤等中草药疗效确切,毒性致命。因此,如何有效治疗疾病,降低有毒中草药的毒性是研究的关键。中药复方研究的根本难点在于药效物质基础不清,因此对其作用机制、生物转化和代谢过程的一系列研究已变得毫无意义。药效学物质基础不清直接导致中药无法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标准,缺乏可靠的药理毒理研究数据,导致中药出口率低、市场竞争力弱,成为严重制约中药发展的“瓶颈”。目前,中药和复方药物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仍停留在体外逐步提取和药效跟踪的水平,所确定的成分是否为药效作用的代表性成分尚不清楚。现行中药或复方药品质量标准中提到或确定的大多数所谓“有效成分”大多是主要药品的主要成分或指标成分,没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它们是有效成分。许多成分在体内没有明显的作用,即使它们在体外是活性的,或者不能被吸收,或者有效的活性物质只能在代谢后产生。如何确定中药和复方在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将成为快速、准确研究和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
虽然中药含有许多成分,但只有被血液吸收的成分才能产生效果,否则不可能成为有效成分。中药大多口服,口服后药物成分通过消化道直接吸收到血液中;或者在消化液、消化酶和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分解为次生代谢物,被吸收到血液中;或者被肝微粒酶代谢成活性代谢物。无论它通过哪种途径,它的有效物质都必须以血液为介质输送的目标来产生效果。因此,服用后的血清是真正起作用的“制剂”,血清中含有的成分是直接作用于中药体内的物质。药物进入血液发挥功效有三种可能的物质基础:1 .直接被血液吸收的原型化合物;2.前体化合物在消化道代谢后进入血液的代谢物;3.生物体应激产生的重要活性物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将对雷公藤提取物的心脏毒性进行临床前动物实验,以确定其心脏毒性的初步机制。首次将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用于分析雷公藤进入血液的成分,从而初步筛选出产生作用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雷公藤提取物对心脏的毒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雷公藤提取物第一部分血清药物化学14
材料和方法14
结果16 [/ Br/]讨论18
结论19
第二部分雷公藤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20
材料和方法20
结果24
讨论28
结论30
第三部分雷公藤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的影响

结论

1服用雷公藤提取物后,大鼠血钾水平明显降低。
2雷公藤提取物的长期给药导致大鼠心电图心功能指标的改变,显著延长Q-T间期、QRS间期和S-T间期,显著降低心率和ST段偏移。LVSP、dp/dtmax下降,LVEDP上升。

给药90天后,各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不同。长期过量服用雷公藤对大鼠心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