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金融外交的失衡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金融外交的失衡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金融,外交,美国
论文概述: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分析美日金融外交博弈中几个重大协议——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的谈判过程和结果,分析美日两国在国际地位、金融实力、战略目标等方面不平衡的

论文正文:

第一章金融外交及其失衡

在当今迅速推进的金融全球化中,金融外交的作用无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解决全球和区域金融问题,还是协调双边金融和经济关系,维护国内金融利益。进一步澄清金融外交的概念和内涵尤为重要。本章的目的是集中探讨金融外交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金融外交的主要性质——失衡,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一节金融外交的概念、内涵和形式

(1)金融外交的概念和内涵

1。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外交概念的探讨
虽然金融外交作为一种外交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亚洲新兴经济体逐渐受到重视,但对金融外交概念的清晰的理论总结和概括仍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获得的外国文献中对金融外交概念的运用可以看出,外国学者并没有对金融外交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将其视为涉及国际金融领域国际主体开展的所有外交活动,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实践层面。一是旨在处理双边金融事务和争端的外交活动。典型的斯蒂芬·波德拉特(Stephen D. Paudrat)的著作《金融外交:1919-1933年的美国和墨西哥》分析了美国为加强墨西哥的后院作用而发起的双边金融外交。二是建立和改革国际或地区金融体系的多边外交,如《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通过取代英国和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论述了二战后货币帝国主义时期美国金融外交的历史。第三,利用财政援助作为工具寻求非财政目的的外交活动。
国内学者主要从以金融为手段和目的的外交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金融外交: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政治分析》一书的作者将金融外交的概念概括为“像军事力量一样,它已经成为当代大国外交中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武器,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手段”。强大的政府不再简单地把财政事务交给下属的职能部门,而是上升到国家利益的层次,通过各种外交手段不断处理财政事务和国家间的争端周野·京在他的博士论文《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中采用了同样的视角,并进一步探讨了金融外交的主题、对象、内容和目标。文章认为,金融外交的主体和客体不仅包括主权国家,还包括国际组织。金融外交的内容进一步概括为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最后,金融外交作为整体外交的一部分,旨在为实现整体外交目标服务。

2。本文界定了金融外交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并不否认金融外交是以金融为手段或目的的外交。然而,这还不够准确。事实上,以金融为目的既不是金融外交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以金融为手段是金融外交的必要条件。本文将从金融外交的现实动力中进行总结和概括。国际金融是结合现代世界的重要力量。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积累的资本转移到边际回报率最高的地方,从而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利用。国际资本流动是世界经济中的一股强大力量。资本从低效率地区转移到生产潜力更大的地区是世界体系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无论采取多边还是双边形式的金融外交,无论金融被用作手段还是目的,第一个条件是拥有足够的金融资源,主要包括金融资本和制定国际金融规则的权力。没有财政资源,就没有财政资源的使用,也没有金融外交的必要。
正是在国际范围内利用金融资源的三种形式产生了金融外交的需要。它们包括:需要出口资本、需要吸引资本和需要管理流动资本。当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一些工业国家的资本积累超过其自身生产能力时,资本产出的力量就产生了。然而,推动资本出口的不是有资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有足够谈判能力的国家。面对出口国各种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障碍,以及资本出口国之间的资本竞争,个人和企业的权力有限,这只能要求资本出口国政府进行外交协调,以确保资本的有效利用,并获得充分和可观的回报。金融外交原本是资本输出国用来满足扩张需求的工具。

第二章影响金融外交失衡的因素

金融外交的失衡作为其固有的自然属性,伴随着金融外交的出现。由于金融外交的失衡是成本与收益的失衡,分析金融外交失衡的影响因素就是探索金融外交成本与收益失衡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金融资源的实力比较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是影响一国金融外交成本和收益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金融外交失衡的因素。

第一节金融资源配置的时序逻辑
在讨论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之前,有必要再次观察金融外交的背景,即何时以及以何种角色实施金融外交。本文多次强调,金融外交的前提是掌握金融资源。从横向角度来看,这是各国所占财政资源的比例。但是,如果你从纵向看这个比率,你会发现它是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结果,也就是不同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根据金德伯格(kindleberger)的国家生命周期理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重点和路径一般会经历贸易、工业和金融的快速增长,逐渐达到顶峰,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然后慢慢衰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贸易的增长将继续为国家积累资本。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家的工商业接近饱和,技术创新变得困难。资本持有人的兴趣不在于缓慢增长的工业发展及其创新,而在于更容易获利的金融市场。外国投资是获取利润最简单、最方便的方式。它不需要牺牲国家的自然资源,甚至不需要依靠劳动力。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创新国家的生产技术。因此,它的成本最低。然而,它可以决定金融领域内的分配模式,从而获得更好的回报。资本投资于生产率相对较高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工业国家,从而使资本投资国能够享受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利润和收入。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达到这一阶段时,随着该国对金融和资本回报的依赖加深,被忽视的产业开始衰退,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贸易竞争力下降,从而最终影响该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实力。

第三章美日金融外交失衡的前提...................24-29
第一节美日政治和军事不平衡..............................24-25
第二节美日经济金融失衡..............................25-27
第三节..............................27-28
基于美日金融外交战略失衡..............................28-29
..............................29-36
第一节日美货币谈判..............................29-32
第二节战略..............................32-34
不平衡背景下第三节谈判结果..............................34-35
概述..............................35-36
第五章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36-42
第一节美国政策转变和谈判策略..............................36-37
第二节日本财政部与..............................37-38
第三节广场协议签署..............................38-39
第四节日本的金融外交..............................39-41

结论

金融外交是国际关系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机构)开展的外交行为,这些主体拥有足够的财政资源,可以通过使用金融手段来影响国际社会的其他成员(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机构、跨国公司),以实现其金融和其他非金融目的。金融外交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个拥有一定金融资源的国家的基础上的。金融资源包括金融资本和制定金融规则的权力。金融外交是拥有金融资源的国家的一项特殊权利。不同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因此,实施金融外交的成本和收益因国家而异。总的来说,金融外交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平衡的。掌握了制定金融规则的权力的国家在金融外交中付出的成本更少,但获得的利益更多。然而,只有金融资本的国家如果想改善其金融状况,就必须接受大国制定的金融规则。他们经常不得不为自己的财务自主权付出部分代价,但结果未知。这就是金融外交的不平衡。金融外交的失衡是随着金融外交的出现而自然产生的,金融外交是金融外交的内在属性。当金融规则制定者建立了一个最大限度地惠及其国家的金融体系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如文中所述,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化,汇率问题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汇率的稳定和冲击严重影响了国家间贸易活动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需要在汇率问题上相互协调。美国利用其作为金融规则制定者的优势和美元的独特优势,通过扩大贸易和金融双重赤字,轻松从其他国家筹集资金。并且随时根据自己的经济需要制定金融和外交政策,迫使其他国家调整汇率以适应自己的经济目标。日美货币谈判是金融货币谈判的典型代表。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的对抗深刻反映了金融外交的不平衡。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自二战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来集中发展本国经济,并希望通过提升其经济地位来实现政治强国的目标。日本将其外交政策局限于美国绘制的地图,愿意用其财政捐助换取美国的政治支持。但是美国只能让日本成为其东亚战略圈的棋子。美国认为日本在1980年代取得的经济成就符合其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自然,其财政政策是为美国提供资本,以维持其异常经济模式的运行。日本尽最大努力满足美国在金融外交方面的要求,希望改善其国际金融和政治地位。然而,美国只关心本国经济的需求。一旦日本对日元汇率升值和金融市场自由化作出承诺,并在美国的监督下生效,它将对日本的金融要求敷衍了事。最后,在双方的金融外交博弈中,美国凭借其作为金融规则制定者的特殊地位,几乎没有付出任何实质性的代价,而日本尽管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仍然必须遵守美国的要求,开放其金融市场。如此巨大的牺牲只会促进美国的融资,不会提高日本的金融和政治地位,甚至会进入长期经济衰退。

参考
[1][美国]本·斯太尔和罗伯特·谭力,《金融国家政策:美国外交政策中的金融武器》(黄金老、刘伟、曾超译),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法朗]弗朗索瓦·沙内著:《资本全球化》(齐建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法方]弗朗索瓦·切尼(Francois Cheney)等人,《突破金融危机》(齐建华、胡振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4][·日本]宫崎义一,《日元的升值》(安邦富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
[5][·日本]袁钟,季川,《金融失败》(孙晓燕、元华英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6]金喜德,日美轴心与日本经济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卢刚,倪贾敏等,“金融外交: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政治分析”,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8][美国]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玉光、杨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美国]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杨玉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日本]天龙·杨毅,《日美货币谈判》(陈豪、杨旭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