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3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与人性

43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与人性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3000字
论点:信息技术,教育,信息
论文概述:

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却也存在不少问题,它仍需要不断吐故纳新,不断积累完善,我们仍任重道远。正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为”性因素,摆正信息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的起源

1.1.1信息时代迫切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正在以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改变整个社会,已经成为除物质和能源之外的现代社会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驱动社会,谁拥有信息?谁有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中国的信息产业在2010年已经超过6万亿元,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逐渐增长的趋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因此,为了迎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注重发展本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争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努力保持本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信息技术作为最基本、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之一,将应用于社会各界,成为国家进步的基础和国家繁荣的动力。信息技术能力,如“读、写、算”,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之一。然而,这种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能力实际上体现在获取、处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包括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可以说,信息素养是我们适应信息时代的“通行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息素养的需求日益迫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 21st世纪教育委员会)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包含在其中的财富》中指出:“毫无疑问,个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是他们进入职业世界、融入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毫无疑问,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将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置于重要位置,并积极致力于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一体化,以促进公民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英国,早在1980年代就开展了关于如何培训用户信息技能的研究。1988年,信息技术教育被纳入国家统一课程。在随后的教育改革计划中,信息技术被确定为一个跨学科的主题,要求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自2000年9月以来,英国实施了新的国家课程,将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和相关实践活动的研究一直是最活跃的领域。同时,美国也有一套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美国目前实施的BigO课程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是学生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处理软件工具的学习、信息搜索策略、信息评估、过滤、信息处理、整合、表达、展示等。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1989年,日本教育部规定在中小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并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改善教学和加强信息伦理教育。1998年7月29日,日本教育审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教育课程基准基本方向的回答和审查报告》的报告它规定,小学应在综合学习期间适当使用信息技术,初中应把信息基础改为必修课,高中应把“信息”作为选修课。在过去30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的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到今天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
韩国引入了信息素养认证体系。根据韩国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和通信技术必修课程计划》,2001年开始对所有小学生进行每周一小时以上的计算机义务教育,教授基础操作、信息收集和分类等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应实施信息素养认证制度,培养学生掌握应用软件的基本能力和信息通信技术与学习相结合的能力。高中注重学生的综合信息管理和系统能力培养。
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浪潮下,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21世纪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1.1.2尴尬的现实要求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回顾
有些人曾经这样描述中国和美国的初等教育:“如果把学生比作汽车,中国的教育就像是给行李箱增加尽可能多的重量。然而,美国的方法更像是让汽车自然向前行驶,并始终注意给油箱加油,这样汽车就能跑得更稳定、更快、更有耐力。”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还远未确立。在真正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各种弊端甚至更多。有时,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很开心,充满泡沫,下面的学生很安静,他们都在桌子上玩电脑游戏。期末考试后,许多所谓的“学科”教师来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让步”,给学生更多的细节...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笔者从事一线教学已有很长时间,并有着丰富的经验。疼痛无法形容,疼痛无法停止。经过仔细计算,笔者认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弊端如下:
(1)过于注重各种教学工具的建设,软硬件建设畸形,教师角色被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旦你买了一台电脑,你就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有了课件,就有了信息技术教育。有了网络,就会有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理论基础薄弱,教育理念和观念陈旧,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步伐。大多数教师在简单盲目的思想指导下盲目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
(2)只有“工具观”和“技术观”猖獗,过分注重技术教学,忽视了信息伦理、信息伦理等人文素质教育。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教育不足导致网络低俗行为;信息法律教育不足导致信息技术犯罪;网络虚拟和现实无法区分,导致上瘾;缺乏人文教育,价值观和社会观扭曲,心理和生理受到网络的影响。
(3)教学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重理论轻应用。主要表现为:用“电灌”代替“人灌”,教学理念尚未突破传统灌输的框架;应用意味着玩电脑、上网和玩游戏。对应用的理解较窄,教学范围仍未超出传统范围。学科之间缺乏渗透,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课程整合应继续在深度和广度上发挥作用。
(4)信息技术教育评估机制过于僵化。目前大多数信息技术评估机制都是通过期末试卷或作业等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评估。但是,过程评价缺乏,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认识不足,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认识不完全。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技术和教育的特点,技术和教育的进步也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先进的网络技术使获取世界上各种教学资源成为可能,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各种“虚拟”环境“真实”地呈现出来,学生无需离家就能得到世界级大师的指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然而,事实上,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够用技术而不是从技术中学习。它是人控制技术,而不是技术控制人,技术服务于教育。“人为”仍然存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作为启蒙者、引导者和信息筛选者,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教师在道德、伦理和其他人文方面的言行在“机器人”教育中却是不可或缺的。此外,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应仅仅是信息技术知识。英国信通技术课程的目的包括理解信息技术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的影响。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理工学院(AECT)出版了《信息能力——创造学习伙伴》,其中也提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三个主要方面,即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和社会责任。中国学者彭绍东教授指出,“教学机器人”和“教学代理人”可以部分取代教师,但毕竟它们只是一种高度智能的教学工具。李毅还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意义在于使受教育者在适当的认知年龄接受适当的信息文化熏陶,从而具备在信息社会中控制信息文化自由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教育应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使之成为“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因此,当务之急是正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为因素,并将其置于正确的位置进行重新考虑。

1.2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仍存在许多弊端。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致力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主要研究目标是:根据作者在一线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长期直接经验,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弊端,并从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和“人性”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分析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和“人性”,论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同行教师的访谈,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取向,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工具性、技术取向和人文价值,最终得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论取向。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文献研究方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成果、发展历史、现状、趋势等。研究问题;
(2)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过程和国内外现状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3)访谈:通过与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和专家有目的的交谈,我们可以了解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受访者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期望期。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知识中心”、“电灌”、“人灌”,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信息技术的“人性”出发,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性”,从技术取向、人性、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取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第二章信息技术教育……15-23
2.1信息技术和信息..............................15-16
2.2信息技术教育................16-18
2.2.1外国信息技术...................16-17 [/BR/] 2.2.2国内信息技术教育...................17-18 [/BR/] 2.3信息技术教育局..............................18-23 [/BR/] 2.3.1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发展............................18-20
2.3.2信息技术教育............................20-23
第三章信息技术教育................................23-33 [/br/ ]3.1“人”是信息技术教育................................23-24
3.2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确立................24
3.3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选择..............................24-26
3.4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采用..............................26-27
3.5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和............................27-28
3.6..............................28-29
3.7信息技术教学评估................................29-31
3.8信息技术教育是\".............................33-49 for............................31-33
第四章信息技术教育
4.1“人”是信息技术吗................................33-41
4.1.1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33-35[/比尔/] 4.1.2信息技术教育应基于..............................35-40[/比尔/] 4.1.3信息技术教育..............................40-41[/比尔/] 4.2信息技术教育............................41-45 [/BR/] 4.2.1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就是要相信................41-44
4.2.2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学习..............................44-45
4.3信息技术的“人性”...................45-49
第五章信息技术教育............................49-61
....................................................................................

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它仍然需要继续从过去吸取教训,吸收新的教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因素,矫正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本质,强调以人为本,辩证看待信息技术的角色价值取向,推动信息技术完成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素养培养到信息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转变,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
[1]李玉斌、杨晓棠、南李兰、琳琳后。信息技术教师实践知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视听教育。2011(12)
[2]孙龙年。对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新课程(下)。2011(11)
[3]刘向勇。东禺期。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现状——来自教师访谈的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1(04)
[4]高玉柱,戴莱辛,龚云峰。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构建策略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2)
[5]郑泰年。为什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创新是有限的——系统观的分析与思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5)
[6]王利珍,刘志华。许林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的定量分析及启示[。中国视听教育。2010(09)
[7]徐杰。论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中国商业(下半年)。2010(08)
[8]伦·春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情报学。2010(06)
[9]吴伟。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潜力及应用分析[。教学和管理。2010(09)
[10]史宁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国教育杂志。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