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5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省级财政收入差异分析

35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省级财政收入差异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200字
论点:财政收入,差异,财政
论文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省的财政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与此相伴的是省际间的财政收入差异亦出现了不断拉大的趋势。

论文正文:

1.介绍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只要存在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差异,任何国家都会有不平衡的发展和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省级财政收入的差异反映了省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果这种差异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将有利于提高省级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就会影响政府财政职能的实现程度,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总的来说,省级财政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均衡是相对的,而非均衡是绝对的。如果一个经济社会系统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系统竞争的压力和活力,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然而,失衡问题的长期持续也将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从而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从经济角度来看,省级财政收入差距的扩大往往会加剧地方利益的竞争,导致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从而降低省级财政收入的整体效率。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很容易流向东部发达省份,不利于欠发达省份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缩小省级财政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决于省级行政收入的无差异或微小差异。探索省际财政收入差异,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对省际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由于没有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可以使地方财政收入理论系统化,从而为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对省际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探索省际财政收入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地方财政收入形成的一般规律,进而充分优化这些因素,以最大化收入潜力,达到改善和平衡省际财政收入的目的。此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结构和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

1.2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概述
1958年,赫希曼(Hirscbjman)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经济进步不会在每个地方同时发生,而是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地区发展。一旦经济出现进步,其巨大的经济推力将使快速的经济增长集中在最初的增长上。因此,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增长过程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并建议中央政府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补贴,以确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1965年,威廉森在他的文章《区域不平等与国家发展进程》中提出了所谓的区域经济差异倒“U”理论。他利用英格兰东部110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根据世界24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剖面和时间序列分析。他的结论是,剖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都表明,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换句话说,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会逐渐扩大,然后区域经济差异会保持稳定,但是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因此,如果威廉姆森假设成立,各省财政收入能力的差异将首先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大,然后随着经济发展而减小。然而,小阿莫斯(Amos Jr .)在1988年发现,从1929年到1978年,美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正在缩小,从1978年到1985年,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因此,他提出了所谓“经济发展后期地区收入差距”的假设。综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发展理论可分为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强调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各省经济均衡增长的原因,省级财政收入水平的均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中央政府在平衡各省之间的经济或财政收入差异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努力。从现状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省级财政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2.1省级财政收入数量的比较分析
财政总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财政资源规模的指标,反映了该地区能够控制的财政资源。这里所说的财政总收入是指地方财政总收入,主要包括地方财政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以下是对省际政府财政总收入的详细审查。本文选取了四川、安徽和浙江五年来的财政总收入数据。如表2-1所示,按绝对值计算,2005年四川总收入为1206.63亿元,安徽总收入为656.55亿元,浙江总收入为2115.36亿元。相对而言,2005年安徽的财政总收入不到浙江的三分之一,只有四川的一半,而皮川的财政总收入约为浙江的57%。从时间上看,2005年至2009年,四川财政总收入增加2926.68亿元,浙江财政总收入增加2006.688亿元,安徽财政总收入增加894.7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09年四川财政总收入增幅超过浙江省,但由于汉川地震的影响,四川财政收入得到了国家、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大量支持和援助。因此,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浙江省财政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安徽省和四川省。

3。影响省级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30-48
3.1影响省级财政收入的经济因素..............................30-35
3.1.1经济发展水平..............................31-34
3.1.2资源捐赠..............................34-35
3.2影响省级财政收入的政策因素..............................35-37
3.3影响省级财政收入的体制因素..............................37-47
3.3.1财政体制改革和省级财政收入..............................37-43
3.3.2税收结构与省级财政收入差异..............................43-44
3.3.3转移支付制度与省级财政收入差距..............................44-47
3.4影响省级财政收入的其他因素..............................47-48
4。平衡省级财政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48-54
4.1加快经济增长..............................48-49
4.2提高发展决策能力..............................49-50
4.3加强金融体系改革..............................50-52
4.4完善中国转移支付制度..............................52-54

结论

在当前我国各省财政收入水平差异很大,“越强越弱”的情况下,仅靠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来平衡各省财政收入差异,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因此,与其考虑增加中央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不如由地方政府采取行动,在发达和欠发达省份、东部省份和中西部省份之间实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从东西部“结对”财政援助入手,为财力雄厚的发达省份选择合适的转移支付目标,使地方政府逐渐成为转移支付的主导角色,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将从理论层面逐步推向实践。
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监督和管理。首先,应建立转移支付预算和决算的特殊制度,以便通过预算法案对转移资金进行最有效的监督。建立NPC、审计、财政和社会公共组织联合监管体系,加强转移支付资金全过程监管和多部门联合监管;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处罚制度,对截留、挪用、挤占转移资金的现象必须依法处理。其次,应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来评估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考虑到省际财政收入均衡分配的目标,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逐步采用“要素法”作为确定转移支付的基本方法。实施“要素法”的关键是计算省与省之间的标准财政资源,用公式表示:一个省的财政转移支付金额=(该省的标准财政支出-该省的标准财政收入)x该省的转移支付系数。其中,转移支付系数是参照当年财政转移支付总额、各省标准支出与标准收入之差、各省财政困难等因素确定的。

参考
白志平和胡德仁。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适度模型及其应用[,金融研究,2009(8)
陈国际和刘亮。税收政策、财政制度和税收的地区差异研究,[,金融研究,2009(4)
高培勇。《中国税费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郭王庆和鲁杨冰。《近十年税制运行的基本特征分析》,[,税务研究,2004(11)
郝陈数和曲顺兰。新一轮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影响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郝书波、李尚邦:税源结构与地方财政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J],税制改革,2008(6)
黄培华。中国:国家发展和地方财政[硕士》,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康佳和白敬明。中国政府收入来源及改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1998(6)
金仁庆。《论当代中国税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口铁军。关于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几点思考,[,金融与贸易经济,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