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00字硕士毕业论文财政支农资金投资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600字
论点:支农,财政,投入
论文概述:
本文首先对农村宏微观经济情况和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因素。分别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和农村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并选取数理方法探讨财政支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990年、1991年和1992年,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分别为307.8亿元、347.6亿元和376亿元,约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0%。1993年至2003年,国家财政支农投资总额逐年增加,但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1998年,这是最高的投资比例,但只有10.7%。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不一致。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自2004年以来,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农村的支持力度。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近6000亿元,占9.5%,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达到7161.4亿元。其中,四项补贴合计1230.8亿元。农业生产(科技投入)支出2642.2亿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2693.2亿元。它占财政总支出的9.4%,在巩固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财政支农在中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并未增加,平均比例仅维持在8.69%。因此,这表明中国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总量非常有限。如何使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本文的内容。通过分析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讨了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程度判断其重要性,并据此对财政支农结构提出客观合理的建议。
1.1.2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以及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大,而对农村生产总值、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有必要从这个角度进行有益的探索。因此,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的建议。这一课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和国家财政支持结构,分析导致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和农民收入困难的财政政策因素。通过对财政支农结构和农村经济的统计分析,分析了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总体水平和财政支农结构可以提高农村经济产出水平和政策执行方向,提出了提高财政支农政策的可行性建议,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与此同时,尽管我国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相对于农村需求而言,仍然供不应求,这使得在有限的财政支持资金中研究财政支持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研究财政支农,相关文献也很多,主要是从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与消费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国外学者根据自己的国情分析了金融支农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虽然国情不同,但分析结果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第二章相关理论分析
2.1财政支持农业重要性的理论基础
西方学者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在凯恩斯国民收入核算中,使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碳+碘+碘+(X-M),碳代表消费,碘代表投资,碘代表政府支出,碘代表净出口。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总支出等于总需求,所以:y=c+i+g=c+s+t(不包括价格因素),当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或净出口中的独立投入发生变化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将翻倍。收入的这种双重变化被称为乘数效应。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Oa+e (y-t)是指独立消费,e是指边际消费倾向,y是指收入,t是指税收。因此,y= a+3 (y-t)+i+g,y=( a+Hg-g t)/(l-住户)。根据上述公式,投资乘数为1/(1-5)。可以看出,不仅投资支出的变化具有乘数效应,而且政府采购、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也会影响消费,从而具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农作物保护价格、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和投资农村科技都是政府购买的。农村救济、直接粮食补贴和农具补贴是政府转移支付。因此,在凯恩斯理论中,政府支持农业的各种政策都会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影响国民收入。
2.1.2公共财政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国家分配理论
公共财政理论:在《公共财政理论》中,美国金融专家穆斯格雷夫将政府的经济角色划分为三种类型:“稳定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分配”。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我们必须依靠市场之外的力量来弥补空白色,即没有人提供公共产品来满足市场失灵带来的公共需求。市场之外的力量就是政府的力量。”从起源上看,公共财政并不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的出现。从欧洲的经验来看,公共财政被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后,以公共权利为代表产生的以法律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取代了原有的皇家金融体系。
它认为,金融作为一种公共部门经济,国家组织和机构有责任解决“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求应主要通过政府渠道来满足,政府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应在公共需求领域。同时,金融稳定经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金融制度安排,如建立累进税制和救助基金制度,发挥金融“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第二,通过“自主”财政政策,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在我国,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城乡资源分配失衡,基于公共财政理论,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需要政府财政进行公平合理的干预和资源配置。
第三章中国农业投资的金融支持结构..............................23-35
3.1金融支持农业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23-24
3.2财政支农资金投资结构现状分析................24-26
3.3农村经济现状分析................3.4农业金融投资结构与农村经济的关系................30-31
3.5农业金融投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31-35
第四章金融投资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35-51
4.1金融投资结构对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35-43
4.1.1变量选择和数据源................35-36
4.1.2经验过程................36-42
4.1.3实证结果分析:................42-43
4.2金融支持农业投资结构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43-48
4.2.1变量选择和数据源................44
4.2.2经验过程................44-48
4.2.3实证结果分析................48
4.3农业对农民的金融投资结构................48-51
4.3.1变量选择和数据源................48-49[/比尔/] 4.3.2经验过程................49-50
4.3.3实证结果分析................50-51
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51-56
5.1研究结论................51-52
5.2政策建议................52-54
5.3前景................54-56
结论
本文主要关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包括四个方面:
(1)运用凯恩斯理论的理论分析表明,由于市场失灵或社会福利需求,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政府需要依靠财政资金来弥补资金缺口。在中国农村,农业的薄弱和农村公共产品的缺乏使得财政支持农业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同时,财政支农政策通过财政支农资金投资影响消费,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不同的财政支农资金投资项目和结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也不同。从宏观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金融对农业的投资结构对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
(2)通过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来分析金融支农结构对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的金融支农结构,不难发现:根据金融支农结构对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农村科技三项支出和农村社会事业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应逐年提高,其中农村科技三项支出比重保持最大,其次是农村社会事业比重。 在正常年份,降低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比例和农村救助费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林、牧、渔业支持投资比例保持在较低水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不再是财政支农投资结构的组成部分。目前,农村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救助支出占第三位,农村科技支出占最低比例。因此,可以判断,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结构是不合理的。
(3)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农村科技投入在三大成本中的比重应保持最高;支持农、林、牧、渔业的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费用短期内偏离平均值,但偏离平均值相对较小,表明虽然农业综合开发费用的投资比例需要逐步提高,但增幅不大。农村救助资金、农村社会事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内与平均值相差不大,只有小的调整才能将它们从不平衡状态拉回到平衡状态,这些投资的比例调整幅度很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差异项目最小,因此其投资比例的调整幅度最小。
(4)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财政支农投资结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七大财政支农投资与农村微观产出的关联度相对平均,七大财政支农投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较大,其中农村科技三大支出比重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农村微观产出的关联度最小。根据财政支农投资结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农村科技投资比重要大幅度提高,比重最大,其次是农村救灾资金和农村社会事业转移支付比重,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比重要适度提高。相比之下,有必要降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以财政支持农业项目的比例最低。
一般而言,在农业财政支持结构中,对农业项目的财政支持比例最大的应该是农村科技三项支出。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救助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比例处于中间水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应调整到最低限度。
参考
[1]庄,srozelle .中国植物生物技术,http://sblunwen.com/czxlw/Science25 2002年9月
[2]PGPardey .《中国农业发展经济学杂志》1997(6):115-137
[3]哈米德·莫赫塔迪·特里·罗,《民主、寻租、公众悬而未决与希鲁弗米·什巴塔》。埃德华·埃尔加出版有限公司。2002
[4]金松清、黄继坤、胡如发、罗泽尔。技术的创造和传播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美国农业经济杂志》,第84卷,2002年11月。
[5]杰西卡·派克特,余睿·李。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转型发展分析。《应用地理》。电话31,第3期,2011(7):1094-1105
[6]刘彦随华楼龙。吴秀琴,董桂华。苏-Xi-昌地区耕地和农村居民点时空动态格局:对沿海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土地利用政策。第26卷。第2期,2009 (9): 322-333
[7]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姚沃坚等译。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舒尔茨。Trans。梁肖敏。[传统农业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6年:48-49
[9]转。大卫·海曼。张彤。“公共财政:现代理论在政策中的应用”(第6版)。[,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2001年
[10]转。亚当·史密斯。谢祖军。国家财富:关于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米】。新世界出版社。北京。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