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幸福分析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幸福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幸福,幸福观,恩格斯
论文概述:

本文力求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整理与比较发现其中的精华和不足,为探求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提供历史依据。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和个人等不同角度对建立科学合理的幸福观的路径进

论文正文:

一、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历史上,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因此对幸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古人说:“不考察它的起源,就不能理解古今的变化。无论得失如何,都无法从中获益。”专家、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都对幸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它们不仅具有社会影响和准发展的关系,而且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生活状况。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总结历史上不同学派和学者的观点,梳理和总结过去的幸福观,吸收和借鉴有利于社会主义与社会联系的思想,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和社会调节理论,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人们在享受牟取物质生活的同时,需要精神繁荣。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幸福”一词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温家宝总理对“幸福”的内涵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放眼世界,不断上升的幸福调查显示,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幸福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这一现象反映出对幸福的历史解释不再完全适应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当前需求。“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获得幸福”的定义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因此,有必要在总结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一种新的幸福观,以适应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新的幸福观的指导下,人们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促进现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br/]

幸福的概念很早就在西方发展起来了。它是随着西方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繁荣的。梭伦是第一个关注幸福的人。从那以后,在每个历史阶段,关于幸福的思想都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
现当代外国学者大多从心理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他们对幸福的理解,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把幸福解释为一种主观的幸福感。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英格兰的幸福》、《弗格森的《英格兰幸福的终结》、《艾伦的《法国幸福随笔》和《英格兰的伯特伦》?罗素的《幸福之路》和《幸福哲学》等。其中包括美国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诺齐克在《考试后的生活——哲学沉思》一书中,将哲学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以独特的思维方式传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探索,揭示了什么是真正幸福的生活,使哲学回归到生活最重要的主题。此外,英国学者弗格森调查了西方人缺乏幸福的原因。在《幸福的终结》中,他指出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是幸福的源泉。然而,随着现代质疑上帝的声音不断上升,人们的幸福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个时代的难题,弗格森试图从宗教的终极价值层面来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希望通过宗教的回归来解决现代人的幸福问题。另一方面,罗素在他的著作《通往幸福之路》(The Road to Happiness)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作为一个普通人详细论述了“幸福”的人类价值,希望那些遭受不幸或未能实现幸福的人能尽快找到不幸福的原因并找到幸福。根据东西方不同的伦理和社会观念,罗素还抽象出一些他认为普遍适用的幸福原则。
表面上看,国内学术界对幸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早在国外就有了。但事实上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人的研究。本质上,民族哲学是一种主观的研究。对幸福的研究并不缺乏,但也没有系统的讨论。从古代的老庄到近代的陈独秀,他的哲学研究都涉及到对幸福的理解。
目前,中国学者对幸福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追溯西方幸福概念的研究历史,找出可供我们这一代借鉴的思想和观点。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包括冯柯俊的“幸福论的四个方面”。第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幸福问题,揭示幸福的主观心理特征。李维的《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就是代表之一。第三,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工具对中西各种幸福观进行了辨析。张琼源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意义》、冯雷的《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幸福观的新表述》和刘玲玲的《马克思实践幸福观分析》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特征、意义和实现。赵桂平、陈隐帝的《庄子幸福观》、吴迪、赵军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和陈邵明的《幸福与儒道两家的幸福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然而,邢立军的《幸福乌托邦的终结——民族主义幸福观及其解构》、孟可的《马尔库塞的“片面的人”幸福观简论》、寇振成和柴延平的《古希腊哲学中善与幸福的关系》都分析了西方哲学家的幸福观。..............................
..............................

内容
-,幸福观的内涵....................................................................................4
(1)幸福的概念是什么.....................................................................4
(1。)幸福的概念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含义是............................4
(2)幸福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5
2。幸福观的历史演变.......................................................................8
(1)........................................................8
(2)........................................................9
1。......................................................9
2。....................................................................10
(3)......................................................11
的物质内聚力和苋菜式幸福观;3)中国幸福观的现状及其探索.........................................13
(一)当中国公民幸福观念的多样性..............................13
1。萧艺式幸福概念....................................................................................13
2。功利的卓福观....................................................................................13
3。.........................................................................13
4。虚无主义的幸福观....................................................................................14
(2)多元幸福观的成因及其对公民幸福的影响............................14
1。经济活动对公民幸福观的影响.............................................14
2。现实政治生活对公民幸福观的影响................................17
3。多元文化碰撞对公民幸福观的影响............................19
4。树立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构建和谐社会............................22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22
1。坚持在实践基础上服务群众的原则……22
2。坚持主观幸福与客观存在的辩证统一-................................22
3。坚持物质丰富与精神满足的辩证统一-................................23
4。坚持当前富裕与长远发展的辩证统一-..............................23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3
1。有效运用经济宏观调控措施提升公民幸福体验.......23
2。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公民幸福............................24
(3)履行社会责任,引导社会健康发展................................25

1.发挥地理导向作用,促进人民精神繁荣......................25
2。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5
(4)提高个人文化和道德素质。树立积极的快乐观……26
参考....................................................................................28

作为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因此,提高福利、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能对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是科学技术的普及。科学技术的普及对提高公众素质和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伪科学骗局,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也要求人们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提高技术水平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从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过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大众传媒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普及和传播科学技术。
其次是教师职业。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教育对每个人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可以培养人的科学知识水平、素质能力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受过教育的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生活,并为未来的生活规划设定自己的目标。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人才,通过说教、教学和解疑提高知识水平和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应该为提高国家整体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帮助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幸福观。
最后,医疗卫生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全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人享有”,这意味着公平和正义。无论年龄、职业、性别、财富、国籍等。应该平等享有这一权利,这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医疗卫生单位或者组织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满足每个公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参考

[1]马克·叶,恩格斯。马克害怕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兑,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

[5]苗田丽。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

[6]莱布尼茨。人类理性新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

[7]冯·柯俊。两种幸福理论[·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8]周福成。《芳族[名人录》。商业印刷厂。1996.

[9]伏尔泰。[·俞哲通信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10]余元培,叉小明。将马克思的地球哲学引入经典文本[。第一卷高等教育山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