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650字硕士毕业论文邯郸方言语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基于河北省杜家寺村入声的变化

38650字硕士毕业论文邯郸方言语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基于河北省杜家寺村入声的变化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650字
论点:调查,入声,方言
论文概述:

邯都市可以分为三个方言区,分别是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区。由于方言间的接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邯郸方言一直处在入声舒化的演变过程中。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绪论

1956年,国务院发布了《推广普通话指令》。从那以后已经50多年了。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国家政策下,汉语方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也正在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记录农村语言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是本文试图解释和解释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河北省汉正县杜家寺村进行了语言调查。在理解方言语音全貌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入声的难易问题。同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年龄、职业和教育水平群体入声难易程度的一般变化。

1.1起源

社会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讨论社会因素在语言和言语活动中的反映以及语言的使用是如何受到社会限制的。社会语言学通过寻找语言中的变异项,并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来研究语言变异。他们的目的也是探索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在这一点上,社会语言学与前百年的结构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研究是一样的。自1964年社会语言学正式诞生以来,社会语言学出现了“重城市轻乡村”的趋势。这可以从社会语言学的几个著名案例中看出:拉博夫1962年对纽约市三家百货公司变量的调查,1965年对哈莱姆中南部地区英语方言与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标准英语之间差异的调查2,特鲁奇1972年对诺里奇市语言和性别的调查,阿什和米希尔1986年对费城黑人英语和白人英语之间语言接触的研究,代顿1996年对美国黑人英语的研究大多数社会语言学经典文献也是从城市中提炼出来的,构建了许多理论,得出了许多结论,反映了西方社会与语言的关系,这可能不完全符合中国的社会和语言现实。陈建民先生和陈章泰先生也提到:“社会语言学通常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变异的方式和规律,具有明显的共性。然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语言条件和与之相关的不同社会条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不同的社会习俗。因此,每个国家特定的社会语言学都有自己的个性。共性包括个性,个性体现共性。”

 1.2研宄个案的选择 我选择的调查地点是杜家寺村,隶属邯都县河沙镇镇,东面与邯郸市肥乡县接壤。据《邯鄭县志》杜家寺“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4公里处。建村在明朝以前,因有杜姓居住,故名杜家村。后兴建庙宇,改名杜家寺。”据村中的老年人介绍,村南以前有寺庙,香火很旺盛,在“四清”运动时拆除,现在的寺庙为后来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近些年集资善款,扩大规模,每年正月都会请戏班唱戏,也会吸引不少外乡人前来。村落处于邯鄭县的东南,属于平原地区,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有道路,向西可以进入市区,向南向东则会进入邻县,处在两个县的交界上。村子正中有一条东西向的路横穿,村民在心理上以这条路为分界,将这条路以及两侧的房屋形成的地域称作是“街里头”;这条路以北称作“后边”;以南称作是“南边”。“街里头”的房子修建的时间比较长,以平房为主,居住的人群也是中年以及老年人偏多;“后边”以及“南边”的房屋比较新,有很多是年轻人为了结婚而新盖的两层楼房。当地的传统是三代同堂,年轻人结婚后和父母同住,所以也有些年纪大的人在子女结婚后也搬到新房里居住。 第二章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2.1调查材料的确立 笔者根据调查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方言的特点制定了两个调查表:一是《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社会因素,还包括了和调查对象社会经历及语言态度有关的八个问题;二是《方言入声舒化调查字表》I4,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制的《方言调查字表》,根据那鄭方言的特点,去掉了方言中不用的字以及一些难认的生湿字,一共选取了532个入声字,其中清入字287个,全池入声字130个,次池入声字115个。 2.2调查对象的选取 在确定了调查内容后,笔者分两次进行了调查,一次是2012年的7、8月,重点是和村民谈话,观察他们的语言,以及了解整个村的状况。这个时间在外打工的人在家的比较少,主要调查了年龄大一点的人;一次是2013年1、2月,正是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到了家乡,这次的调查比较全面。另外,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遇到当时记得不太详细的字,又打电话进行了复查。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考虑到家庭对个人语言的影响,选取的是一家三代都是当地人的家庭,家里的年轻人母语就是邵郝方言。(因为村里有四五户家庭,媳妇是河南人或是四川人,这样家庭的孩子一个是年龄比较小,调查字表上有很多字不认识;另外一个他们和村里人用那郸方言交谈,但是和自己母亲交谈时会用母亲的方言,考虑到他们的那郝方言可能己经受到了第二种方言的影响,所以没有考虑这样的家庭。)调查选取了 30位发音人,老、中、青三个年龄组各占10人。每组男女各占五人。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在调查人的选取过程中,也考虑到了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因素,尽可能的使调查的范围比较全面。因此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并不是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而是带有选择性的。其中老年组的十位中,1人曾到附近矿上上班,1人走街串巷卖小商品,其余几人在家务农;中年组中有6位曾经或现在还在外出打工,2位教师,1位在政府部门上班,1位县退休在家;青年组中有4名初中没有毕业,2名初中毕业,(这6人都曾经到过外地打工)2名高中生(1名教师,一名现在市内工作),2名大学生。 第二章调査对象及调査方法.............92.1调查材料的确立.............92.2调查对象的选取.............92.3调查方法.............10第三章那郸方言的语音系统.............11第四章入声舒化与语音结构格局的关系.............344.1[iei]或[yei]舒声韵母出现的原因.............344.2入声字缺失带[i]韵尾的舒化音原因.............35 结论 关于晋语的入声问题,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撰文讨论,但多是从方言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邯郸方言的入声进行了探讨。一、利用方言学的调查方法全面详细地对邯鄭方言的音系进行了整理,包括声、韵、调系统以及同音字表,对那郸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又采用了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如参与观察法、釆访法等对入声字进行了调查,两种调查方法互相补充,尽量使调查的数据全面详实。二、从语言系统内部研究其演变模式,解释了方言入声舒化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语言外部的方面研究各种相关的社会因素对入声字舒化的影响:受到普通话以及周围官话方言的接触影响,那郵方言的入声正在向普通话靠拢,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舒化的最大的社会因素。 参考文献 [1] 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陈淑学:《中古入声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3]陈松军:《语言变异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4]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付义荣:《言语社区和语言变化研宄一基于安徽傅村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郭骇:《方言变异与变化:深水街上话的调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年。邯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邯郝县志》,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