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历史语境中的再审视——论《新青年》中西方文化的翻译和引进

4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历史语境中的再审视——论《新青年》中西方文化的翻译和引进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200字
论点:中国,思想,翻译
论文概述:

本文论述的是《新青年》杂志译介西方思想文化的状况。20 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需要引进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刊物,我们必须在历史的语

论文正文:

第一,前提和基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状况,接受

(1)特殊的客观环境
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封建意识形态的国家。清末,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强大船只和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古老的中华民族遇到了“几千年未见的强大敌人”(李鸿章的语言)。与此同时,与中国固有思想完全不同的西方思想开始影响这个古老的国家。在长期“与世隔绝”之后,中国被动地接受了西方的思想。这些科学民主的思想目前很难被中国人接受。此时,中国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改革,还是顽固保守,被时代淘汰?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他们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壮大自己。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史是基于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水平。事实证明,照搬西方的“工具”和“制度”是不可行的,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改变中国的旧传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新思想,如何接受和接受这些思想的哪一部分尤为重要。中国的新知识分子仍然需要有自己的解释方法,尽管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仍未得到解答。他们在引进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目的,对这些思想文化进行了适当的选择和改造,试图使其更为中国人所接受,最终达到宣传新观念、新文化、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目的。
20世纪初,五四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内外困境的实际情况和辛亥革命后多变的政治形势深感失望。尽管如此,这些有识之士仍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被动挨打的事实证明,中国过去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是不协调和失败的。那么,哪里是适合中国的道路呢?新知识分子在进行了物质和制度改革但没有取得很大成效后,意识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不足。要改变这一切,首先必须进行思想启蒙。
“当时,许多思想家和开明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理论起点看穿了这个谜团:政治革命未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目的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进行扎实、大规模和有效的思想启蒙,也没有向广大公众灌输与新制度相适应的新思想;人们没有意识到,没有新的道德、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情感、新的体质,在贫困中挣扎,被旧的仪式“新”制度所愚弄,这不足以承担民主和自治的沉重责任。……
..............................

二。方法和途径——翻译(小说、戏剧、诗歌、论文等)。),介绍与创作

(一)陈独秀,翻译
《新青年》的创作者,在他第一次创办该杂志时,打算读《青年》。根据中国目前的形势和办刊宗旨,对新青年提出了六个希望:“独立而非奴隶”、“进步而非保守”、“进步而非退休”、“世界而非禁锢”、“有益而非空虚”、“科学而非想象”。
这些对年轻人的希望实际上包括了五四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所倡导的一切。与此同时,它表明“不同国家的制度文物的形成并不需要完全相同,但那些不想把自己的国家推向危险的人,在遵循共同原则的精神上逐渐一致,这种趋势是永远不能违背的。因此,他们抱着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来抵制这一趋势。他们仍然有在不了解世界的情况下封锁国家和在不了解世界的情况下封锁国家的精神。他们的国家如何计划在世界上生存?“
由于这些想法和目标,《新青年》将向当代青年介绍西方科学和民主作为其首要任务。陈独秀还说:“这是为了向各国灌输学术思想,以备不时之需。从这些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青年》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一面“共同的旗帜”。只要是西方现代思想,只要是理论、知识等等能够给年轻人新的知识,它就可以进入杂志。到底应该做什么,在杂志出版之初不应该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新青年”的理念有一个没有具体目标的总方向。它的发展不是预设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陈独秀在《新青年:[/br/》第一卷第六卷发表的《为罪行辩护》一书中说:“但追溯其渊源,这本书本来是清白的,只是因为他支持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他才犯下了这些滔天罪行。为了支持塞纳先生,人们必须反对旧的艺术和宗教。要支持德和赛,必须反对中国文化和旧文学的精髓。让我们冷静地考虑一下。除了支持德赛先生,还有其他犯罪吗?如果没有,请不要特别批评本智,只有你有力量和勇气反对德赛先生,你才能被视为一个真正的人和一个根本的措施。陈独秀相信只有德先生和塞尔先生才能治愈中国所有的政治、道德、学术和意识形态黑暗,他代表杂志同事宣誓:“如果你支持这两位先生,所有的政府压迫和社会攻击和批评都是斩首和流血,你不会拒绝。“
为了促进民主和科学,陈独秀提出了一个选择问题:西方社会、历史和文化各方面都是如此庞杂。有哪些具体的现实可以介绍给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旧文化传统,从而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和变化?”《新青年》发表的文章涉及许多学派和社会问题,根本不能一概而论。就《新青年》的“特刊”而言,“易卜生”、“人口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都是新的思潮,很难找到任何内在联系。作为一份思想文化杂志,《新青年》视野开阔,兴趣广泛。讨论的主题包括孔子的评论、战场形势、女性贞操、罗素的哲学、民族语言的演变、科学方法、偶像毁灭和新的诗歌技巧。可以说,“新青年”的同事们正在努力回答中国人所关心的所有新知识和新问题。因此,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政治态度,而不是在特定的学时提倡的“民主”和“科学”,才能把中国强大而充满活力的新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
..............................

目录
报价.............................................................................................................................1
1。前提和基础——当时的社会、思想状况、接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
(1)特殊客观环境...................................................................................................4
(2)翻译和介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
2。方法和途径——翻译(小说、戏剧、诗歌、论文等)。),介绍和创建……8
(一)翻译..............................................................................................................8
(2)介绍..............................................................................................................21
3。描述和检查-翻译内容的选择、目标效果和评价...........................................28
(一)翻译文学的选择和预期目标..................................................................................28
(2)特点和实际效果....................................................................................................32
(3)审查和评估....................................................................................36历史背景下的
...........................................................................................................................43
参考.........................................................................................................................48

总结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初期,胡适、陈独秀、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先驱在引进和确立外国先进文学思想和各种文学思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革命早期的理论讨论是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进行的,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外国文学思潮的引进和传播。在这一文学思想理论建立的基础上,许多思想先进的作家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使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作品得以向世界展示。
翻译文学在现代精神的启迪、作家的培养、读者审美情趣的陶冶、文学表达领域的拓展、文体模式和创作技巧的展示和引导、现代文学语言的成熟,乃至整个现代文学的迅速萌生和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文学不仅是新文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而且直接参与了现代文学史的建设和民族审美心理的发展,从对象的选择到翻译的完成和成果的出版,从一定程度的文学市场份额到对创作、批评和接受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翻译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翻译文学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翻译文学在为读者开放广阔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那些视文学为纯粹享受和休闲的读者的心理惰性,培养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读者。翻译文学的读者从年轻学生扩大到普通公民。读者已经从新鲜的灵感转变为发自内心的情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寻求。现代中国的文化水平、话语风格甚至精神面貌都与翻译文学的传播和接受密切相关,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翻译文学不仅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范式,而且不断为整个社会提供重要的话题,推动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青年》。《新青年》的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以关注。
通过对《新青年》杂志翻译情况的简要描述,可以顺利得出上述结论。这些结论也为我们正确理解《新青年》的翻译问题提供了方向。然而,我们仍然需要看到,《新青年》杂志的翻译实际上不仅仅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以适应那个时代的“大众翻译”。事实上,在翻译文章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主观性,也就是说,《新青年》的翻译作者对要翻译的文章有很高的选择性。..............................

参考资料:
[1]常彻。清末民初的主要思想[。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2]程光炜编辑。大众传媒与中国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王祥源。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丙钦。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5]周哲宗译,周子平译。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6]钱理群、温如民和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7]陈思和。陈思和的《[选集》。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8]郭志刚编辑。20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趋势(1897-1949)[。江西:百花国家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
[9]孟赵一,李再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10]张宝明。现代性的变迁——聚焦《新青年》中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北京: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社,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