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56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中国转型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协调

3956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中国转型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协调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560字
论点:法律,道德,社会
论文概述:

本文通过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转型社会的社会控制提供新的价值选择。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实质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二者价值取向的重新界定与选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背景
中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是指经济体制的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即从农业、封闭落后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的转型。[1]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体制转型主要表现在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体制改革上。结构转型更具体地反映在政治、法律、道德和文化概念的更新和变化中。这两种变化充分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和文化的完整性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领域的历史变化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另一个领域的变化。一个社会要运转良好,其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必须是前提。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国迫切需要一套法律和道德体系来规范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意味着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会导致法律、道德、文化等上层建筑要素的转型。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对转型社会的定义不仅应被视为经济领域的转型或政治体制的改革,还应被视为涵盖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多层次转型。这也反映了转型社会经济与上层建筑之间固有的、本质的、不可避免的联系。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主要有:经济体制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治领域已经从传统的人治中央体制转变为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法律和道德的价值取向也是从传统向现代文明的过渡。社会转型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社会法律、道德等社会控制秩序,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法治建设有着良好的条件,但不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其中主要是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社会意识与社会制度之间的价值冲突。其中,价值冲突包括道德价值取向和法律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如来自毁灭、遗弃老人和年轻人、危难时未能挽救等。都是法律和道德冲突的现象。在舆论的压力下,其中一些案件在道德上满足了公众的情感需求,但由于它们忽视甚至违反了法律程序,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经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对转型期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但仅靠法律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道德的社会调节功能,补充和加强法律的不足。但问题是,尽管法律和道德是一致的,但它们可以相辅相成。然而,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非常尖锐,在许多情况下会出现法律和道德的僵持状态。因此,在转型社会,在构建社会调节体系时,必须在坚持深入研究民主与法治的基础上,正确协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特别是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应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两者之间应形成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揭示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辩证关系。我们不仅应该坚持冲突中的互补原则,而且应该保持冲突的必要独立性。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适应中的作用。

1.2选题的意义

1.2.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重新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我们研究社会转型期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和价值取向提供了依据,也为转型社会的法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和道德始终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政治利益的工具。作为上层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与道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则。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改造社会领袖的战略目标,要求从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实现全面社会转型。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宣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价值多元化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价值多元化的发展促使法律和道德更新和完善其原有的价值取向,寻求和确立一个直接而明确的价值立场,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我国社会转型期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要求法律适应转型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要求,规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实现法律从程序到实体的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法律至上、道德补充、道德补充、道德强化”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始终。论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法律与道德价值取向的变化,分析了二者冲突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冲突的途径,正确协调转型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从而共同推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设。

1.2.2选题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转型社会的社会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选择。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实质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其价值的重新定义和选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殊国情的反映,它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追求在传统法律和道德的调整下发生冲突。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法律道德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已经落后,甚至在许多方面偏离了当前社会的要求。最初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合适了。例如,旧法律难以惩罚新的违法行为,旧道德标准无法纠正新的失范现象等。因此,社会的发展需要法律与道德的同步,更需要社会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法律和道德在社会制度建设中更为重要。然而,当法律和道德由于发展缓慢和滞后而不再适应时代精神时,有必要从本质上重新解释和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新价值观的影响下重建旧的观念和精神,使之适应转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第二章法律与道德的定义及其关系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国外对二者有经典的研究,但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些观点认为,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有些人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完全融合。有不同意见的原因是法律和道德紧密相连,具有不同的个性。只有认真分析二者的异同,才能找出二者冲突的原因,进而解决冲突,协调二者的关系。

2.1法律与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调节秩序的组成部分。法律属于制度层面,所以它总是通过外部强制力的他律。另一方面,道德属于意识,所以它经常通过自律来调整。因此,调整它们的字段和方式是不同的。

2.1.1法律的内涵和特征
“法”历史悠久。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分析如下:“巴,兴也。像水一样平。离水,林,所以摸不直,离”。[1]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不仅与“惩罚”相同,而且与“法律”相同。根据我国的《尔雅·石鼓》,秦汉时期,“法”和“法”是同义的,具有规则、统一和统一的含义。从法律的起源来看,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调节手段,自诞生以来就以其强大的威慑力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法律在保障实现人权和义务标准化方面发挥双重作用。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道德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从关注道德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法律定义为:法律是社会公共道德或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通过强制手段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内心正义感的道德。

第三章转型社会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25-33
3.1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25-27
3.1.1理论根源:不同的评估标准……25-26
3.1.2实践根源:不同的时代和内容……26-27
3.2转型社会中法律和道德价值观的重建……27-33
3.2.1转型社会法律价值观的重建……27-29
3.2.2重建转型社会的道德价值……29-33
第四章转型社会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协调路径……33-43
4.1法律道德化要点……33-36
4.1.1法律道德化的必要性……33
4.1.2法律道德化的路径……33-36
4.2道德合法化的要素……36-38
4.2.1道德合法化的必要性……36-37
4.2.2道德合法化的路径……37-38
4.3整合法律和道德资源,完善转型社会……38-43
4.3.1法律和道德资源的整合……38-39 [/BR/] 4.3.2法律和道德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39-43

结论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律与道德中一个永恒的新话题。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现实生活中法律与道德的矛盾和冲突。文章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传统法律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和新形势下法律道德关系变化的新特点,进一步展示了转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大趋势,探索了解决法律道德冲突的有效途径。而这两者最终将融入到转型社会的法治建设中去,为转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控制手段。本文以转型社会的历史时期为研究背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动态审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和道德应具备的价值取向,以适应转型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传统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分析和思考,并沿着法律与道德历史关系变化的纵向线索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揭示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最后,针对具体的冲突情况,建议通过相互交流来调整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为转型社会的制度建设提供力量。作者需要在这里解释的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本身的研究需要跨学科,因为它涉及到伦理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法哲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此同时,由于作者能力有限,理论基础薄弱,资料收集困难,这一课题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意见是粗略的,所以请纠正任何错误。

参考
[1]李小多。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调节机制的关系[。黑龙江大学。2009.
[2]龚陈娟。简评《法律与道德必然联系理论》,[。中国政法大学。2011.
[3]吴华伟。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对传统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德)。吉林大学。2004 (4)。
[4]张伟涛。道德与法律对人的全面发展影响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6 (2)。
[5]王夏越。法治与德治的适度冲突与融合趋势[。上海交通大学。2003 (8)。
[6]韩非。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辩证思考——当代中国德法关系的对立冲突与和谐整合[。沈阳师范大学。2009 (5)。
[7]吴文珍。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哈特的法律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 (5)。
[8]陈肖斌。论道德与法律的相互转化[。华中师范大学。2005 (5)。
[9]张文显和余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中国法律,2001 (1)。
[10]王泰贤。论中国法律人文基础的重建[。中国法律,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