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与新西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实践方法的比较分析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与新西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实践方法的比较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2000字
论点:新加坡,语文,母语
论文概述:

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引介国外颇有特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借鉴,从中可找出解决我们面临问题的策略

论文正文:

第一章:中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体设计的比较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件不朽的民族大事。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国家形势的起伏。许多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学者都知道利害关系。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许多国家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措施来改革教育战略,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加坡共和国教育部还于2000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正式实施)。作者比较了母语教育的两种“构成”,发现同一语言实体的整体课程设计因国而异。

1。中国与新西兰义务教育阶段汉语课程总体设计的共性。要点

(1)澄清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
语文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母语教育课程。语文课程通常被认为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将语文课程定义为“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基本特征归类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制定小组组长赵宗琦教授曾谈到“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并指出其在人际沟通和维持社会关系中的实际作用和中介作用。它说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它属于文化,不同于“不由人类意志存在”的自然事物。属于文化的事物无一例外都包含情感、意志和思想的内容,因而具有人文性。
(2)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学生在掌握汉语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工具的掌握。
中文班是新加坡华裔儿童的母语教育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有两个总体目标:一是工具性目标;一是思想文化。
(3)工具目标包括语言在交流、认知和思维中的功能。它们体现在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和使用。他们还需要结合汉语学习掌握思维、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能。..............................
..............................

第二章:中国和新西兰义务教育汉语教材编写比较

中国义务教育汉语教材主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言办公室编写。目前,一些学校正在试行由语言出版社教科书研究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加坡早期中文学校使用的中文教科书大多来自中国,而目前的教科书则由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Proceeding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编写。作者对两国汉语教材的选择原则、内容和类型进行了比较。

一、中新义务教育阶段汉语教材编写的共同点

(一)重视教材的德育功能
母语教材总体上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意愿。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国家都非常重视语文教材在母语教学中的道德规范功能和母语教材的编排,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被潜移默化地安排在教材中。我国教材的编写十分重视文学与伦理的统一,遵循伦理与道德,提倡健康趋势,减少邪恶。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加坡的中文教科书也注重道德教育。他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教授中国文化和灌输传统价值观。新加坡教育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单位前主任梁春芳先生曾在一篇题为《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文章中提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理念。“道”的意思是“用汉语表达的思想内容,即文化传统”。13年多来,新加坡的语文教材编写强调以一系列共同价值观为基础,通过严肃而有意义的历史主题、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或日常生活的实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思想文化目标。令作者特别耳目一新的是,新加坡的中文教材将“我们必须根据功绩任命人员,避免腐败”。“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等观点被纳入教材,成为“关心祖国”主题的一部分。从学生时代起,他们就被灌输了优秀的社会道德,包括正直和正直。
(2)文化传承的作用
在我国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中,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和爱国情怀。教科书的内容也开始关注人和自然,体现了继承人类文化的特点。............................
................................

第三个孩子:中国与新西兰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比较................................21
一、..............................21
(1)仪器.....................................................................21
(2)注重语言教学的人文性.........................................................................21
(3)聚焦语文教学....................................................................................22
(4)..........................................................22[/溴/] 2。中国与新西兰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差异............................23
(1)语言环境的差异——单语和双语系统的差异................................23
(2)教学要求的差异——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24
(3)教学方法的差异——实施综合教学方法的差异.............................25
(4)教学内容的差异——思维技能训练的差异..............................26
(5)教学方法的差异——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差异..............................27
3。通过比较,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27
第四章:中国与新西兰义务教育阶段汉语测试与评价的比较...................34
一,《中国和新西兰义务教育阶段汉语测试与评价的共同点》……34
(一)测试和评估的目的是明确的:.......................................................................34
(2)关注测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歧视性.........................................34
(3)试题是根据同样的原则编写的。......................................................34
二。中国与新西兰义务教育语言测试与评估的差异。................35
(一)测试和评估方法之间的差异...................................................................35
(2)测试和评估内容之间的差异...................................................................35
(3)测试和评估过程之间的差异...................................................................36
3。通过比较,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测试与评价的启示……36
.........................................

结论
新加坡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苏启贞博士在《为语文教学把脉》一书中提到了这一点。英语中有句谚语。如果他们遇到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们会说,“那对我来说是希腊语”(哦,我无法理解,这是希腊语)。一次,苏博士问一个希腊学生,“如果你们希腊人看到了一些你们不明白的东西,你们会怎么说?”希腊学生回答说:“对我来说这是中文!”(对我来说,这是中文)显然,学习中文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和新加坡的语文课程实施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基本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一再遭到“轰炸”和改革。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强调的“老两个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强调的“新两个基础”(奠定良好基础和发展能力),以及直到世纪之交和新世纪的“基本语文素养”,都是来自实践和社会进步的真实知识。然而,中国“标准”中提出的“基本语文素养”内涵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热爱祖国的语文思想感情、思维品质、道德修养、审美情感、良好人格和健全人格的“合金”。对每个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来说,成为这样一个“金刚体”并不容易。我们仍有艰难曲折的道路要走。
新加坡是一座被外国西方物质文化包围的国际城市。它的制度,无论是政治、法律、金融、宗教、教育等。,与西方制度和文化相联系,面临着文化身份转移的问题。一些新加坡人轻视自己的母语,认为学习母语是一种负担,在新加坡社会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他们甚至认为汉语是一种远离现实的“祖先语言”。根本原因是他们认为他们的母亲文化不是他们自己的。根据新加坡语言专家对当地高中生的一项调查,新加坡家庭被分配了19.3%的汉语、56%的英语、6.5%的汉语和英语以及0.9%的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面对如此复杂的语言环境,学好汉语并不容易。……

[书目/br/](1)林崇德,编辑。《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新加坡)周庆海:《汉语教学之路》,南大汉语语言文化中心出版,1998年初。
(3)张大钧,编辑。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4)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高中语文”。《中学语文(速成课程)》,中学语文(普通课程),小学语文(三年级),新加坡教育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中国,中国读者》(七年级,上下),中国出版社,2002年,月刊。
(6)钟德干/吴岳薇/冯启德/作者:《中学语文反当单元教学法》,山东教育出版社。
(7)(新加坡)蔡志立,石琳主编:《创造力与信息技术——语文教学的一门新学科》,SNP出版私人有限公司1997年出版。
(8)华郭栋,《差异教学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9)复旦大学中国文学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高兴斗、许文秀,《母语教育与智力发展》,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
(11)(新加坡)罗杰斯,《重要的学习:在治疗和教育中,教育领导力》,1959年。
(12) a.f .奥斯本,《应用想象力》(3} d版)。纽约:斯克里布纳出版社,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