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7900字硕士毕业论文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的比较

37900字硕士毕业论文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的比较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7900字
论点:国有经济,社会福利,国有企业
论文概述:

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资金利用安全性来考虑,资本节约优先的原则是广大中小企业应遵循的以推进技术进步,无论是对金融体系还是中小企业都是有利的。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问题及其意义
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等反危机经济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在反危机时期,一些行业和地区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和非国有企业收购股份,如国有企业主导的山西煤炭行业重组、吉林同港事件、东兴航空空事件、中粮集团控股蒙牛乳业等。随着国有企业在国内房地产、金融、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兼并与整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而“国家进人后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除了“国家进步,人民后退”的争论之外,社会上对国有企业还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本身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在经营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所有者缺位、代理链条过长、政策负担、管理者缺乏激励、预算软约束等。人们质疑国有经济能否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时期,特别是上世纪末,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出现低谷。许多国有企业经历了生产问题,导致裁员,甚至一些国有企业被卖给个人经营,从而改变了国家的性质。此外,国有经济的另一个流行观点是,国有经济不应从事竞争性行业,而应只从事私营企业不愿或无法经营的公共产品领域。通过国有经济改革,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领域,竞争领域只由私营或私营企业经营。在NPC会议和CPPCC会议期间,再次提出了“国家退却和人民进步”的问题,呼吁国有企业退出竞争领域,给予私营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
面对各种关于国有经济的社会纠纷,相反的观点一直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每个国家在任何时期和阶段都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和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对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体制转轨和实施赶超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实力,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功能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从零开始越来越强大。此外,大量中小国有企业已经转变为民营企业。国有经济在国家工业领域的比重已经大大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总体形势是“还国于民”。“国家进步,人民后退”还是“国家后退,人民前进”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何判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也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福利的问题,如环境恶化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人们开始反思增长和发展,并在全面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增长和发展。一个有代表性的表述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戴利认为,“增长指的是物质和数量的增长。发展是指社会制度、管理、生活质量、财富分配等方面的进步。”“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福利问题,指出在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阶段,党的奋斗任务是社会建设,加快改善民生是关键,这表明以福利为发展目标是我国现阶段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从社会福利出发,建立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科学分析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对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有经济与社会福利研究
郭大万(2009)指出,国有企业没有实现促进全民福利的目标。国有企业的实际职能是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这种控制功能与促进全民福利相矛盾。这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的控制地位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之间的矛盾上。国有企业的控制地位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与提高全民福利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控制权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剥夺了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谢思泉和Xi鄢陵(2011)认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的利润目标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然而,垄断市场中的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为了获得超额利润,他们可以采取措施控制价格和限制产出,并对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做到这一点:第一,它们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福利损失;第二,在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企业利润的过程中,它们会产生转移成本;第三,他们可以将效率更高的私营企业的利润挤出市场。周小珂等人(2011)持类似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在竞争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因为国有企业面临“价格成本硬约束”,与民营企业一样。在垄断市场中,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不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是与之背道而驰,因为国有企业面临着“软价格成本约束”。阿马蒂亚·森建立了社会福利与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公式。袁一鸣(2006)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中国所有制改革的边际社会福利公式。从提高整体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他研究了中国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发现了以下问题:国有经济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福利效应是不平等的;随着国有经济的相对扩张,整体社会福利将会下降。在集体经济比重不变的情况下,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之间的结构性变化能够带来社会福利的增长。通过比较研究各种路径的福利,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有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从公共向非公共的转变;降低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比重是合理的。现阶段,集体经济向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整不如国有经济向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整好。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和差异
2.1.1国有经济的概念
我国宪法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根据企业登记的类型,“国有经济”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合资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有成分。包含国有成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从统计上看,为简单起见,仅限于数据源,“国有控股企业”的数据分为“国有经济”数据。这符合党的十五大关于国有经济控制权的解释。国有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中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国家,国家是我国公共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体现。

2.1.2私营经济的概念
经常说,私营经济也是非公共经济,它是除公共经济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狭义的非公有制经济相当于民营经济。本文所指的民营经济是狭义的非公有制经济,即民营经济。目的是衡量国内资本中私人成分的比例,并将其与国内资本中公共成分进行比较。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制形式主要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即全民所有制和非全民所有制。所有制形式非常简单,私有制基本上不存在。民营经济的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形成的,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不再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个组成部分,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章国有和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13
3.1现有社会福利评估系统..............................13
3.2国有和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原则........16
3.3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框架......17
3.4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设计........21
第四章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的比较……25
4.1国有和私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指标评分标准........25
4.2中国国有和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结果与分析..26
第五章进一步促进社会福利发展的结论和建议...................28
5.1收入分配角度建议..............................28
5.2技术进步角度建议..............................29
5.3环保角度建议..............................29

结论

在技术进步方面,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第一,为了能够为吸收更先进的技术做好准备,它们应进一步增加自己在R&D的投资,并保持对基础研究的稳定和持续投资;其次,在过去,企业更注重技术的引进而不是吸收。为了改变这一缺点,他们应该注意消化和吸收进口技术。第三,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提高收入水平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进步。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民营中小企业作为满足就业需求的主力军,应该结合我国国情,采取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确保社会有足够的就业机会。考虑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资本使用的安全性,资本节约优先原则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促进技术进步应遵循的原则,这对金融体系和中小企业都有利。
企业应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先事项。他们不仅要为环境保护设定一定的责任目标、方针和计划,还要有效地将环境保护行动落实到正常的管理和运行中。企业应把环境污染控制提上议事日程,通过技术创新或其他手段减少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通过动力、资金和物质激励动员企业人员参与环境污染控制。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提高自身实力。职位和待遇应达到总经理的相应级别。在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应规定每段时间相应的污染控制任务,并将权力和任务分配给相应的部门甚至个人。要求任务必须在时限内完成,对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或个人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除了使用奖励和惩罚措施之外,还必须真正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身上,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减少污染的责任感。企业本身应配备专门的环保人员,在企业内部宣传环保法律和政策。同时,还应与同行业多沟通,与其他企业共享信息,并对合作者提出一定的环保和减少污染要求。通过行业自律和合作企业自身提出的要求,督促环保责任的履行。

参考
[1]黄有光著,唐翔译。社会福利协会和经济政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汪丁丁。经济思想史讲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边沁。道德和立法原则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张夏准。富国的虚伪——自由贸易的神话和资本主义的秘密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刘国光。共同理想的基石:国有企业若干重要问题评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郑功成。社会保障科学-思想,系统,实践和推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8]熊彼特等。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9]公元前庇古。福利经济学http://sblunwen.com/jjgllw/[。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 P .达斯古普塔。人类福祉和自然环境[。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