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600字硕士毕业论文激励我国机构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分析

39600字硕士毕业论文激励我国机构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600字
论点: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科技
论文概述:

从政策体系整体出发,对多种财政政策模式和工具进行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文献还不是很完善,这方面还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和目的。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国际经济实体在很大程度上参与科技竞争。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中心总是随着科技中心的转移而转移。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长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成正比。因此,各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系。科学技术的发明、传播和应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R&D支出年均增长20%,成为推动亚洲R&D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高资源消耗和粗放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环游世界的“中国制造”中,相当一部分产品附加值极低。有数据显示,目前,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左右,而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现已超过80% [1]。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力跨越、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2004年,中央政府首次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此后,中央政府一再强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部署并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确立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深化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作为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从全球角度规划和推进创新。科技发展方兴未艾,创新之路任重道远。特别是,如何利用财政政策作为鼓励人们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创新发展中来,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技术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它没有竞争力,而且由于成本高,排他性往往难以操作。因此,市场对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热情往往是脆弱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48)在他的著作《经济学》中明确指出,技术是一种公益[2]。技术创新的市场资源配置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基础创新研究越多,市场失灵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政府需要确保全社会对技术创新的动力需求。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投资。他们加大了科技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发展的财政政策,努力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鼓励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1.1.2选题意义
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建立和完善创新型金融政策体系是我国金融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对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金融工具的综合效应,本文试图分析各种金融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激励效应,旨在揭示我国现行金融政策体系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它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体系,而且对完善我国现行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章激励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理论分析

什么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什么?财政政策如何干预技术创新?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是这一分析的理论基础,只有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才能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1科技创新的基本认识

2.1.1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定义
科学和技术,即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系统的一个分支,而技术是关于劳动工具的一个规则系统(即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科学的目的是揭示“什么”和“为什么”。然而,技术是为了实用的目的,实践中的“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可以看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是反映和理解自然,而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在生产实践中是“适用的”[30]3。科学非常重视理论,而技术非常重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然而,技术应该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应该为技术服务。两者相联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共同促进生活和生产的进步。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和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它们通常被简称为“科学技术”。相应的“科技创新”一词在我国也广泛使用,而欧美领先国家却没有“科技创新”的概念。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认为,科学技术活动是指与科学技术所有领域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活动。科技活动分为三类:科学研究和实验发展(也称为研发,即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科技教育和培训(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专业和高等教育及终身培训)以及科技服务(包括一些科技服务活动,如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文献服务的系统工作)[32。在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编辑的《科技活动分类案例集》(2009)中,科技活动分类采用了五种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R&D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其中,R&D成果的应用是基于中国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并确定了中国科技统计采用的分类。其他四类活动完全符合联合国[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激励.........17
3.1中国金融科技投资政策……17
3.1.1中国金融科技投资规模分析.........17
3.1.2中国金融科技投资结构分析.........20
3.2中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22
3.3鼓励中国科技风险投资的财政政策.......26
3.4中国政府采购科技创新激励政策……29
3.4.1中国政府采购制度.......29
3.4.2中国政府采购规模和结构分析.........30
小定居点..............................32
第四章中国财政政策对企业科技的影响.........33
4.1模型建立和数据源……33
4.2政策效果检验的分析与评价...................37
..............................37
第五章完善我国金融激励企业部.........38
5.1完善金融科技投资政策……38
5.1.1加强法制建设,加大财政科技投入..............................38
5.1.2优化科技金融投资结构……38
5.2完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39
5.2.1完善税收优惠立法……39
5.2.2完善税收优惠制度……39
5.2.3加强政策执行……40
5.3建立领先的政府风险投资体系……40
5.3.1完美……40
5.3.2完美……41
5.4支持风险投资,强化政府采购政策的创新激励功能.......41

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本文从降低创新成本和提高创新效益两个方面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激励政策进行了分类,并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政策激励科技创新的机制。金融科技投资、科技税收优惠、政府风险投资等金融政策降低了科技创新成本,而政府采购增加了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了创新者的收入预期。这两项金融政策的协同作用共同刺激了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增加了科技创新的供给,满足了社会需求。
(2)从金融科技投资、税收激励、风险投资和政府采购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激励政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制度不完善、支持力度小、结构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立法建设、优化政策结构、突出政策导向等改进建议。
(3)从金融工具的综合效应出发,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种财税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激励效应。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拨款、政府采购和国内生产总值对代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R&D支出有显著影响,而税收激励和有R&D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对企业的R&D支出没有显著影响。作者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参考
[1]曾浩周蓝韵。中国技术进步中的产权制度约束与路径选择[。《金融问题研究》,2011,332(7):32-36
[2]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硕士]。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2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44-47
[4]曼斯菲尔德。工业创新的社会和私人回报率[。《经济学季刊》,1997年,77:221-240
[5]索洛罗伯特. m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J]。经济学季刊,1956,70:65-94
[6]斯万·特雷弗。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经济记录,1956年,32:334-361
[7]箭头。引用该论文[。《经济研究评论》,1962,80(29):155-173
[8]罗默。《收益与长期增长》,[。政治经济学杂志,1986,94(5):1002-1037
[9]宋桂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济南:山东大学,2008
[10]哥伦比亚特区北部。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化[。上海:上海联合出版公司,19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