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7200字硕士毕业论文财政分权机制对县市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

37200字硕士毕业论文财政分权机制对县市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7200字
论点:分权,供给,财政
论文概述:

本文首先提出研究问题,即探讨地方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行为取向的关系;其次通过文献梳理来分析地方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关系;然后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地方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两者

论文正文:

介绍

1.1本专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本专题的背景
自19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权力下放的变革运动。政治分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分权,因此财政分权是不可避免的。过去20年来,财政分权已成为世界趋势。无论是联邦制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单一制的亚非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权力下放改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成就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学术界普遍认为,财政分权改革是关键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市场化改革发展迅速,转型基本成熟完善。然而,相应公共部门的改革非常困难,特别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改革进展缓慢,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其原因已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话题。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在社会稳定和政治均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是公共经济学中公共部门经济理论研究的经典课题。另一方面,就中国的现实而言,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和结构能够很好地反映和反映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定位和绩效。同时,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民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转型时期极其重要的行政体制改革背景——“省管县”改革,对分权改革进程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是完善民生体制安排,要求建立相应的公共财政体系,以财政分权为主要理念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分权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公共经济学和政府决策部门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之一。现有实践表明,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引发的激烈金融竞争导致了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差”,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公共产品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导向型公共产品的挤出,导致了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扭曲(乔宝云等人,2005;平新桥等,2006;傅勇,张艳,2007;傅勇,2010)。这种扭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充斥着“绩效项目”,基础设施的成就被视为“增长竞争”的结果;第二,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面向服务的公共产品供应不足。中央政府下的政府财政分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那么具有制度创新优势的政府财政分权会对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什么影响呢?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省管县”财政分权的视角梳理了地方财政分权的理论与实践,回顾了地方财政体制的变迁,探讨了“中国分权”政府治理框架下财政激励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并实证研究了“省管县”财政分权制度对浙江县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1.1.2研究意义
理论上,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始于公共经济学中公共部门经济的理论研究。公共产品的供给源于大卫·休谟(1739)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政府必须提供某些服务。史密斯、穆勒等人通过金融方法证明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维克塞尔和林达尔分析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平衡。皮古、萨缪尔森和布坎南等人在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界关注政府职能和国家财政等“公共问题”,将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从单一的经济范畴扩展到包括金融在内的许多领域。现代政治经济学、博弈论、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相继建立了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框架。各国的财政分权和公共产品供给实践为上述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目前,我国正在研究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更多的是模仿相对成熟的西方理论,如蒂布特模型中的“用脚投票”理论,但这些理论往往忽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转型,缺乏对与理论假设不一致的现实的考虑。此外,以往的研究较少讨论地方政府的地方公共产品,也没有深入研究分权约束下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和规模。穆文试图通过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财政分权制度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和结构的影响,并补充现有的财政分权理论。

2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学者从分权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并给出了解释(徐谦,1993;徐,马斯金和钱,2000年;刘志强林毅夫,2000年;张艳,2005;张军,2007)。从权力下放的文献来源来看,权力下放主要是通过“用脚投票”(Tiebout,1956;盖茨,1972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主流财政分权认为财政分权可以改善社会福利,随后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对此提出质疑(ICeenetal)。,1996年;;特里斯曼,2000年;Bardhan,2002年;蔡等人,2005年),特别是对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不一定能改善社会福利。关于中国财政分权的文献更多地关注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没有学者研究财政分权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一些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导致了各地区之间福利差距的扩大(Westand Wong,1995)。更多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有负面影响,导致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乔宝云等,2005;张恒龙等,2006;傅蜜和张发,2007;邓克斌等人,2009年;傅蜜,2010)。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前人的研究,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2.1公共产品的定义和供给
“公共产品”是公共部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能追溯到大卫吗?休谟在他的“人性论”(1739)中对“草原排水”的研究在亚当·斯密(1776)和约翰·穆勒(1848)的“照明问题”之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维克塞尔和林达尔分析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平衡问题,庇古、苏特森和布坎南等进一步改善了这一问题。,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产品理论。一般采用萨瑟逊1954年“公共支出纯理论”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所有成员共同享有的消费。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社会其他成员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即供应一个以上的人的边际成本为零。根据公共产品的含义,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非排他性(不可能排除任何人为其付费)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或组织其他人的消费和利益),这导致了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和“市场失灵”现象。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从均衡的角度来讨论。如果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按照他获得的边际收益贡献他在公共产品资本成本中的份额,那么公共产品的供给就可以达到一个有效的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林达尔均衡”。它有两个前提:一是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愿意准确地表明他可以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边际利益;另一个是,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准确地掌握其他成员的爱好和收入状况,以及公共产品给他们带来的真正边际利益。然而,实际社会很难有上述假设,因此这种有效的平衡很难实现。由于搭便车问题,自愿捐赠和费用分担的合作融资模式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只有通过强制融资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事实上,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利用税收提供公共产品。

3地方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分析.........16
3.1财政分权理论........16
3.2财政分权制度:财权与行政权的匹配........17
3.3地方财政分权制度下的公共产品供给........19
4地方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21
4.1典型实践........21
4.2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县级公共产品供给........24
4.2.1浙江省的“治县”财政制度........24
4.2.2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县级公共产品供给........27 [/BR/] 4.2.3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县级公共产品供给........29[/比尔/] 4.2.4摘要........33 [/BR/] 4.3浙江“省管县”财政分权........34[/比尔/] 4.3.1指标选择、测量模型和样本........34[/比尔/] 4.3.2指标描述和经验结果........38[/比尔/] 5结论和政策建议........44[/比尔/] 5.1结论........44[/比尔/] 5.2政策建议........46

结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分权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始于1980年代的财政分权被认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财政分权是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税收权利和公共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加强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措施,提高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自主权。本文选择浙江省管县财政分权制度对县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以财政分权理论为基础,首先分析了浙江省县级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不同县之间的财政差异,发现县级公共产品总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且具有短期性。再次,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OLS方法对浙江省2001-2010年省县财政分权与县级公共产品供给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省县财政分权对县级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结论:首先,省县财政分权与县级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二,省县财政分权程度对不同类型公共产品的供给有不同的积极影响,对行政型公共产品的积极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型公共产品,对公路密度型公共产品的积极影响最小。第三,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省县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的积极作用越强。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推进县域扩权改革,完善地方政府监督机制;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有效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绩效评估机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本文在理论和实证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导致样本年只有10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县级政府预算外支出结构的数据,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的准确性。二是省县财政分权指标的选择。由于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缺乏这一指标的空。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今后可以进一步考虑的方向。本文选择的衡量省县财政分权程度的指标是指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衡量方法。如何优化这一指标,更好地反映“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省县财政分权的要求,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何选择数据年数较长的指标来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政府预算外支出结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考虑。

参考
[1]横山男,邝广生,冈野t,等.胶束形成聚合物-药物缀合物的制备http://sblunwen.com/ggczlw/[J]。Bioconjug。化学。,1992,3: 295-301。
[2]田军,陈海,卓乐,等.一种高选择性,细胞可渗透荧光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中过亚硝酸根的比率检测和成像.j .,2011,17: 6626-6634。
[3]吴文华,陈春英,田勇,等.增强染料包裹聚合物胶束的聚集诱导迁移用于生物成像[.Funct.Mater,2010,20: 1413-1423。
[4]李克,潘杰。冯树生,制备荧光共轭聚合物负载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纳米粒子用于靶向细胞成像的一般策略[。函数。板牙。,2009,19: 3535-3542。
[5] OW H,LARSON D R,SRIVASTAVA M,等.制备荧光共轭聚合物负载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纳米粒子用于靶向细胞成像的一般策略[.纳米列特。[2005,5: 113-117
[6]李振福,吕肯斯坦。水溶性聚(丙烯酸)接枝发光硅纳米粒子及其作为荧光生物标记物的应用[]。纳米列特。,2004,4: 1463-1467。
[7]高雪,杜弗兰·米·赫,桑特·维·普,等.嵌段共聚物胶束:制备、表征及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J. control.release,2005,109: 169-188。
[8]徐建平,季军,陈伟德,等.新型仿生多聚体作为药物传递的多聚体疗法[]。j .控制。发布,2005,107: 502-512。
[9] KWONA G,NAITOB M,YOKOYAMAC M,等.用于药物递送的嵌段共聚物胶束:阿霉素的装载和释放[]。j .控制。Res .,1997,48:195-201。
[10]高志,艾森伯格.嵌段共聚物不溶物的胶束化模型[[]。大分子,1993,31: 7353-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