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公益救助企业非货币化资产税前扣除的法律分析

39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公益救助企业非货币化资产税前扣除的法律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200字
论点:捐赠,公益,货币
论文概述:

本文的分析讨论主要基于现有的法律规定,并结合已有的理论资料、国外的制度设计及经典案例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主观假设或推定。当然,在各部分的具

论文正文:

指导理论

1。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慈善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然而,在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公益捐赠立法滞后、公益捐赠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章子怡“欺骗捐赠门”和郭美美炫耀财富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了公众和法律学者对中国公益捐赠事业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仅从公益事业的非货币资产捐赠来看,最近陈发书、曹王德等企业家捐赠股份、陈光标低价出售房屋进行慈善捐赠的事件充分表明,非货币资产捐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公益捐赠的非货币资产能够产生强大的积极外部效应。首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意识,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实践中,企业经常使用生产产品或技术服务等非货币资产进行捐赠。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捐赠,都会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品牌价值的提升。其次,有利于保证企业资本链的正常运行和股东的权利。现金捐赠后,企业的资产及其股东的可分配利润将相应减少,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资本链的良性循环,损害企业及其股东的利益。最后,这也有利于处理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自然灾害发生后,首先要做的是确保灾民的生存需要,并为他们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资。此时,非货币资产有时比现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在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捐赠中,只有捐赠支出才能享受所得税前的优惠扣除。也就是说,捐赠行为发生的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公益捐赠支出不超过企业年利润总额的12%的部分除外,其他捐赠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税法规定的限制性制度安排直接导致中国企业不愿公开捐赠非货币资产,也直接影响了非货币资产的积极外部效应。
因此,扩大我国企业捐赠非货币资产税前扣除范围,完善非货币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是促进我国公益捐赠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发展慈善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对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捐赠税收激励的研究是现实而迫切的。2012年8月,笔者参加了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组织的社会公益组织法律问题研究项目,走访了上海市徐汇区近50家社会公益组织,包括社区公益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各类非政府组织等。通过这次访问,了解到这些社会公益组织本身没有收到任何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也没有自己捐赠任何非货币性资产。原因是我国税法不将企业非货币资产的公益捐赠纳入税前扣除范围。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关于慈善捐赠的研究,国外学术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视角广泛,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法学。美国法学家和经济学家查尔斯(Charles)在他的著作《联邦税法与慈善捐赠》(Federal Tax Law and慈善捐赠)中,对美国各种慈善捐赠的税法和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慈善捐赠税收优惠的制度安排将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良好影响的结论。目前,我国一些学者专门研究了企业公益捐赠的税收激励,主要包括对现行政策的解读、对现行捐赠扣除政策的质疑以及利用捐赠扣除进行税收筹划。其中,朱魏群在《捐赠行为的税收政策效应分析》中详细总结了我国现行的捐赠税收激励措施,并探讨了税收捐赠扣除方法的激励效应和分配效应。戴夫在他的文章《企业所得税法中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规定的研究——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中将完善我国企业公益捐赠税前扣除制度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曹红斌认为,中国的社会捐赠税收政策存在歧视性条款,优惠政策不够强。有必要废除歧视性税收规定,加强税收法治,减少过于复杂的税收优惠实施程序,建立促进捐赠的税收政策体系。其中,对实物等非货币资产的捐赠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范围,这是一种歧视性的税收规定。关于企业公益捐赠的非货币资产,金平在《社会团体财税制度》一书中介绍了中国企业公益捐赠的税制,并对可用于公益捐赠的企业非货币资产进行了分析。

第一章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捐赠的定义及法律经济分析

第一节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性捐赠的定义
企业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细胞和现代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企业利益分配关系是整个社会分配关系的核心。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发展的矛盾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这种矛盾被人们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个人相比,企业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如果他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不仅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而且会极大地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为了界定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捐赠的概念,首先必须明确界定“公益捐赠”和“非货币资产”的含义。

1。公益捐赠概念的界定
公益捐赠也称为第三次分配。它在弥补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不足,调节贫富差距,使社会分配更加公平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公益捐赠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行为之一,是对公共救助的重要补充。公益捐赠与市场调节的初次分配和政府调节的二次分配共同构成了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对缩小贫富差距、平衡社会关系、构建现阶段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公益捐赠可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筹集社会资金,实现社会互助,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弘扬良好的社会公德。慈善捐赠的概念是世界上公益捐赠的总称。在我国,公益捐赠的法律概念包括公益救济捐赠和公益捐赠,它们是随着税法的变化而依次出现的。笔者认为公益救济捐赠的概念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早期就已经被使用,由于当时发展水平有限,单独规定是谨慎而恰当的。公益捐赠比公益救济捐赠有更广泛的渠道和用途。慈善捐赠的特点有以下两点:自愿性和公益性。慈善捐赠和普通捐赠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公益性。中国的法律文件没有明确界定企业公益捐赠的含义,所以我们只能参照其他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来理解和解释捐赠在中国的含义。2003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对“企业捐赠”进行了界定。第一条规定,“企业捐赠是指将部分合法财产自愿无偿捐赠给合法受赠人,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事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所谓公益事业是指下列非营利活动:救灾、扶贫、助残等困难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其他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章货币资产公益捐赠现状及税法体系……16
第一节中国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捐赠现状........16
第二节现行非货币资产税法体系........18
一、企业公益捐赠税前扣除比例及涉税类型...................18
二。企业公益捐赠的非货币资产税前扣除范围…… 19
三。我国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捐赠税制分析……24
第四章扩大非货币税前扣除…… 26[/br/ ]第一节实物……27
第二节股权……29
第二节专业和技术服务........31
第三节第四节知识产权...32
第五节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33
第五章企业非货币资产的改善.........35
第一节扩大适用于税前扣除的非货币资产范围...................35
第二节澄清非货币资产评估的主题........36
第三节……37
第四节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性的建立......39

结论

税收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杠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改革,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是本文要表达的主题。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不断扩大的社会需求与不完善的税收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将实物、股票、专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等企业拥有的非货币资产纳入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范围,已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笔者试图从我国税制对企业非货币资产公益捐赠的激励作用出发,探索完善税制的相关措施。完善相关税收立法,明确非货币资产的价值确定方式,对企业公益捐赠非货币资产给予税收优惠,对促进我国企业公益捐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
[1]田薛莹,《企业捐赠行为与竞争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
[2]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论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3][·日本]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1989年。
[4]张守文,《税法原则》(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法利·克劳斯,《公司在美国慈善事业中的作用》,载于麦莉和杨俊主编:《公司与社会福利》,华夏出版社,2002年。
[6]杨团主编:《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7]石包拯:《税法原则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8]王照新、吴国祥和张颖主编:《金融市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第4版。
[9][美国]菲利普·科特勒,南希·梨竹,江文博等译:《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公益扩大更多商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彼得·德鲁克,译。沈国华:《新社会——产业秩序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