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传统是根本——论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起源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传统是根本——论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起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000字
论点: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文化
论文概述:

通过儿童和儿童文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现在与未来;反之,我们又可以从民族和人类的现在看到我们的儿童和儿童文学。本文就拟从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入手,探讨了

论文正文:

首先,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在思维和心理的发生和特征上的相似性

儿童文学经历了一个从模糊概念到清晰定义的漫长过程。在我国,“五四”运动的冲击催生了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似乎突然从无到有发生了变化。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它的根源,我们会发现它实际上存在于很久以前,并与其他文学风格混合在一起。
如果我们想真正理解儿童文学的本质,我们应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来揭示一个主题,即民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源泉,民间文学曾经滋养着儿童文学。在第一章中,我主要从思维和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发生,并推导出它们的异同。
周作人先生在他的演讲《儿童文学》中曾经说过:“文学的起源,由于原始人们对自然的恐惧和好奇,通过想象形成了一种情感思维,并通过台湾语言的行动表达出来。它统称为歌舞,分为歌曲、赋和戏剧小说。四川因为早期人类没有文字,所以我们的祖先只能依靠口碑进行文学交流,所以有所谓的民间文学。我们的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神话传说,反映了许多原始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此外,周先生进一步指出:“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与最初的相似。它的文学作品是儿歌和童话。它的内容和形式不仅与原始社会的内容和形式相同,而且许多都是原始社会的遗物,往往包含野蛮和荒谬的思想。”这表明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密不可分。要真正理解他们的关系,我们首先应该理解原始思维和儿童思维的异同。
原始思维是指人类童年时期的思维,即现代文明人在形成之前的思维。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鲁尔在其著作《原始思维》(Primitive Thinking)中提出,原始人的智力过程与我们习惯描述的现代人的智力过程不一致,并指出:“与我们社会中儿童和成人的思维相比,‘野蛮人’的智力更像儿童的智力。”如果说布鲁尔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描述原始思维的特征上,而对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之间的关系只做了一点点研究,那么我们可以说一直有无数的专家学者试图从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宗教、神学等方面探索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之间关系的奥秘。..............................
.............................

2。在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中,你有我,我有你

江峰曾经说过:“在那些没有民间文学的古代,民间文学不仅从自身的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儿歌、童谣、谜语、谚语等方面填补了空的空白。既适合儿童口味,又直接影响儿童文学的萌发,起到促进和孕育的作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民间文学孕育和滋养了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根基和血液。可以说,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将在下面详细分析每一个层次。由于儿童文学的广泛性,本文只以童谣、童话、儿童诗歌等文学形式为分析对象。

(1)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的形成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的人们不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而且用智慧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民间文学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部奇葩。民间文学是由无数劳动人民创造的,并通过口头流传下来。这正是我们国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鲁迅所说的:“村民的木项圈不亚于伟大的文学巨人。“这种流行的文学模式经历了漫长的人类历史,从2300万年到几十万年不等。如果我们在寻找根源,它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语言已经相对发达,所以他们的交流逐渐变得更加频繁,丧葬等习俗也逐渐增多。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开始兴起,村落的聚落形式也随之形成。甚至一些村庄的规模仍然很大。为了满足当时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语言变得更加发达,神话也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可以说,“叙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催化作用。当原始人接触到不同的人、事、族和习惯时,他们总是想告诉别人,这种告诉肯定不同于我们现代人告诉我们的。这很简单,但这就是说刁有我们最早的文学作品。也正是不同文化在叙事中的传播,开启了原始民族的思维,增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力。这种口头叙述承载了几十年人类发展的知识和经验,一直持续到文字出现。同时,当原始人讲故事时,他们面对老人、孩子、男人、女人等等。这样,讲故事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顾忌和选择。尤其是对孩子来说,这样的顾忌和选择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毕竟,孩子是一个与成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的群体,他们应该有更多的禁忌。................................
..............................

二。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的形成......................................................6
(2)民间文学提供蓝木...........................................8
(3)儿童文学创作——古代人类风俗和心理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体现.............................11
(4)民间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和模式对儿童文学的影响……17
(5)民间文学的故事结构对儿童文学的影响..............................23
(6)民间文学体裁对儿童文学的影响......................................................23
(7)民间文学语言对儿童文学的影响................................24
(/和)幻想的终结——玩家的狂欢.....................................................................27
(九)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基本审美特征的相似性...........................................29
(十)然而,它与.................................................................................31
3。在希望中前行:心理人类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民族性……35
...........................................

结论
通过对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气质的研究,她进一步指出性别和气质也是文化的产物。在书中,她写道:“人性是如此具有可塑性,以至于它能够准确而有区别地对周围多变的文化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性别之间标准化的人格差异也受到文化的“监督”。每一代男女都必须在文化机制的影响下适应自己的文化环境。说到本尼迪克特,她关于日本民族性格的研究报告《菊与刀》享有盛誉。在书中,菊花和刀被用来描述日本民族性格的两极分化:菊花代表温柔和干净,刀代表武士道的粗暴和暴力。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文化的功能。可以说,博阿斯学派开辟了心理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但也有很大程度的不足,即他们重视文化的客体,而忽视了文化的主体——人。精神分析人类学的代表人物
林顿和卡特琳娜意识到了这一缺陷,提出了文化与人格互动的理论。他们不仅强调文化在人格中的作用,还强调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革中的作用。受心理分析学家的影响,他们强调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持久影响。因此,林顿提出了“基本人格类型”(basic personal type)的概念,即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由于共同早期经历的影响而形成的共同人格类型。这种基本的人格类型只是个人人格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体。可以说,基本人格类型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提供了总体趋势和投射系统。
正是在这种趋势下,个人形成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情感反应。因此,文化通过基本的人格类型来塑造和控制基于社会生活的个人兴趣和活动,从而赋予他们特定的文化意义。同时,林顿也意识到个人通过这个投射系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文化特征,所以他指出:“文化只对那些拥有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人有意义。因此,各种文化都来自社会成员的个性和活动。每个人的个性在与其文化的持续联系中发展和发挥作用。因此,人格影响文化,文化也影响人格。\"...................

参考
1,张金毅:《儿童文学的体裁与特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2。屠世:《民间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刘宏宇,杨邱智:《云南儿童文学研究》,陈光出版社,1996年。
4。马莉:“建构与解构:文学史现象——20世纪90年代大陆与台湾童话范式转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赵沈婧:《童话故事集》,上海书店,1990年。
6,[美]布鲁诺·贝特尔海姆,舒威译:《童心世界和童话世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7。吴启南:《中国童话史》,河北儿童出版社,1992年。
8。杨士诚:《儿童文学的语言平台》,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
9。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民间文学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0,王全根:《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湖北儿童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