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850字硕士毕业论文网络传播语境下的电视新闻评论综述

39850字硕士毕业论文网络传播语境下的电视新闻评论综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850字
论点:节目,新闻,舆论
论文概述:

虽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密切注意网络上的热点话题、热门的网络事件,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用自己的选题来吸引受众,让观众更多的关注节目设定的话题,用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去吸

论文正文:

介绍

 论文研究的依据:以传达意见性信息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观点的直接传达、立场的直接阐发,与以传达事实性信息为主的新闻报道相比具有更强的舆论影响力和舆论控制力。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由于资源的独占和话语的垄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控制和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信息的流通、民意的表达有了新的渠道与平台,民间的声音日益响亮,网络舆论异军突起,民意洪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具有影响决策走向的作用。这对充满主流意识形态、精英话语色彩浓厚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战。面对网络这一最大的民意表达平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何主导新闻舆论话语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在众声喧哗的环境下有效地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成为了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严峻而重大的问题。 第一章 传统媒体环境中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本章首先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多种相似的节目类型做了比较,继而归纳总结出节目的本体特征,探讨了节目的主要类型,并对传统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舆论影响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原因做出了深入分析。 第一节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认识 学术界和业界对“什么是新闻评论节目”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界定不清,国内很多学者都纷纷出书写文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主要有王振业、李舒所著的《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吴庚振的《新闻评论学通论》、李法宝的《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杨新敏的《当代新闻评论学》、殷俊的《媒介新闻评论学》等。在这些论著中,作者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理论特征和实践写作等方面都做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然而他们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特征等问题上仍然众说风云、各执一词、很难统一。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谭天教授在《试论电视新闻舆论场》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彻底摆脱对节目形态的纠缠,从传播学视角来重新审视整个电视评论。”①他认为对电视评论节目的研究不应该“停留在节目形态这一实务层面”,而应该“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等多学科理论,对存在于各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意见性信息传播进行多维度的学理性分析”。①②依据谭天教授的分析,跳脱出纯粹的形态讨论,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到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播现象的研究更有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本文是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主体研究对象,所以仍然有必要对节目形态做出辨析和界定,从而更好地划清文章的研究范围。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其它类似电视节目的区别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深度报道的区别虽然这两类节目都以追求深度和理性为主,但在节目的偏重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度报道以展示事件背景,理清事件脉络为主要目的。如中央电视台的名牌节目《新闻调查》就是以调查的方式揭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寻事件发生的原因,以挖掘、讲述事件背后的故事为主。虽然节目中也带有分析评论的成分,但通常都蕴含在记者的调查思路中,体现在对事件本身的叙述和对内容的组织中;秉持着“用事实说话的原则”,记者或主持人并不会在节目中直接对事件发表意见、做出评论。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则是以意见性信息的传达为主,最主要的就是媒体或主持人、嘉宾的观点和意见,节目通常以新近热门事件或思潮为引子,然后由主持人或嘉宾针对这个事件或思潮做出分析、展开讨论,他们在节目中直接用语言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如央视新闻频道晚间九点半的《新闻 1+1》,就是一档典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节目一开始先放一段视频短片,介绍一个热门的新闻事件,接着主持人与嘉宾就短片中所反应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意见和观点。总的来说,深度报道更注重的是事件过程的探究、事件原委的探索,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更注重的是事件原因、意义、影响的分析。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基本特征与界定 大部分学者都强调新闻评论节目一定要具有“新闻性”的特点,“新闻性”这一说法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然而却过于笼统和抽象了。就如杨新敏在《当代新闻评论学》所指出的“因为它(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就说它具有新闻性,这是不恰当的。”①因为“我们从来没听人讲过体育评论具有体育性,经济评论具有经济性,文学评论具有文学性。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的属性,而不是文学评论的属性。”②同样“新闻性”是新闻报道的属性而非新闻评论的属性。同时“新闻性起码包括了真实性、新鲜性、客观性、时效性等特性。”③这是对新闻报道的要求,然而将这些要求都加到新闻评论头上则未免有些牵强。
第二节 传统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舆论影响力 从电视诞生后的几十年以来,人们一直为这个神奇、魔幻的小盒子着迷,它声画皆备、形象生动而平易亲切,它将人们带入到一个个五彩缤纷的视听世界,让人足不出户游万里。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开始走进更多的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媒体,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电视来获知信息、了解世界。电视新闻节目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走向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国家的特殊广电体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隶属与相应的行政单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享有极高的权威性与主导性,拥有不可置疑的话语主导权和支配权。以传达意见性信息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引导舆论走向上,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提出了“舆论场”的概念,他指出,“所谓舆论场,正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①暨南大学的谭天教授在此基础上指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则是通过:“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在新闻性和政论性的基础上构建成一个舆论场。”②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厅中就某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形成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而节目内容又通过电视媒体向广大观众传播,形成了一种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节目中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评论性语言,以及节目中视频短片的穿插播放和现场的视听元素共同为某个话题的论证服务,共同构成了意见的传达。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国家拥有的固定资产,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者和反映者,承担着以主流意识形态教化、引导受众思想的重要作用,而以传达意见性信息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更是如此。电视新闻大多“报喜不报忧”, 为政府正面形象的成功塑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使是有批评性的报道或评论,那也是在政府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发挥政策性的舆论监督作用。正如詹姆斯·库兰所指出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给媒介透风都是‘政策精英们’有意识的议程建构的一部分,用来为改革做铺垫,或者牵涉到某个形象建构的过程中。按照这种解释,大部分媒介揭露性报道都可以被理解为媒介管理的一个有机部分。”①正面的、进步的、光明的新闻在鼓舞受众热情,激发受众干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电视等主流媒体更不应该忘记的则是自身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 第二章 网络传播语境中网络舆论兴起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中国连入互联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标志着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2010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公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①注册域名数达到1682万个、网站数323万个,互联网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第一节 网络传播语境的特征 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媒体环境。本节先对网络媒体做出界定,接着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做出分析。 一、网络媒体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业界对网络媒体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难以统一。吴满意教授在《网络媒体导论》一书中,综合比较了多方观点后指出“网络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主体的人类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媒介系统。”③这个定义中吴满意教授将网络媒体视为一种媒介系统,这是因为“如今的网络媒体,是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各种传播形式为一身的新媒介,它集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以前传统媒体的各种优势,以全方位的形态展现在众人面前,因此我们可以将网络看作是一种浓缩了的大众传播媒介系统。”①同时在定义中明确指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信息化”、“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基本媒介特性,使定义具有相当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二、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 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传播方式,深刻改变着广大受众的传受习惯。总的来说,网络具有如下的传播特性:1、多媒体性网络媒体容纳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同时还融合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表达方式,所以说网络不仅是多媒体的集合,也是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的集合。2、传播类型的复合性网络中即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形式,如门户网站的新闻、资讯和各大论坛的帖子等都是发布后,面向所有的网民;同时也有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形式,如私人之间的 e-mail 通信,或是通过 MSN、QQ 等聊天工具进行的个人之间的聊天。3、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这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特性与优势。传统媒体由于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渠道,或是由于节目时间的限制,使得节目中只能展现和呼应少量的受众反馈信息,使得传统媒体通常只能采用的一种点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而受众大部分时候都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媒体传递的信息。而网络传播打破了这种单向传播方式,建立起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传播通道,网络受众即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受众在接受到信息后,又可以及时地对信息进行反馈。网络受众不再像传统受众那样被动地接受媒体传达的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运用搜索引擎在浩瀚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搜索自己想要的。  第二节 网络舆论形成 在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中,“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媒介资源的控制者手中,它们决定“由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个局面,现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现自己的风采。网民对社会的时事进程充满了关注,面对各种新闻事件时他们不再选择沉默或是私下交流,而是积极通过网络向所有网民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谁都可以通过网络放大自己的声音的可能性”②。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时代中的每个网民都拥有了自己的媒体发布平台,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记者”或“评论员”。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到来。 一、网络舆论的界定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③而网络舆论则是指在网络平台上表达和呈现的舆论,是在网络世界中呈现出的公众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意见、观念、情绪的总和。网络舆论主要存在于网络论坛中,网络论坛犹如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允许各种不同意见并存、碰撞、激辩;同时个人博客、网站新闻、网络视频跟帖,也都是网民倾吐心声、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而各种网络调查则是从总体上勾勒出了网民的观念图。网络空间成为了各种意见相互作用进而生成舆论的理想场所,犹如一个天然的“舆论场”。网络空间,如同咖啡馆、广场等社会公共场所一般,在数字世界里为公众构筑起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由 20 世纪 50 年代德国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 20 世纪 60 年代通过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对“公共领域”的概念做了充分阐释,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对公共领域的定义是:“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①同时指出:“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①,它是“政治权利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①网络正是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于政治权力,并能够自由表达各自意见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中构筑起一个又一个的网络 “舆论场”。 二、“网络事件”的界定与类型 不断兴起的网络舆论针对“网络事件”形成,“网络事件”又称为网络热门事件,主要指通过网络传播引发网民共同关注,最终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事件。“网络事件”并不局限于该事件必须首发于网络媒体,而是强调该事件最终引发全社会关注是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由于网民的热烈关注。质疑、抗争型这类事件通常都是众多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政府某项决策或判定的怀疑甚至抗议。随着事件的变化或升级,围绕该事件形成的讨论或争议也越来越大,在网络产生了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共同意见。随着拥有共同意见的群众数量不断增大,网络舆论逐步形成,网络舆论的影响甚至会辐射到现实世界中,影响事件的发展进程。网络开辟了传达公众心声的新渠道,建构起了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新桥梁,在这里网友的公民意识得到了激发,质疑精神获得了张扬,平日里积累的不满情绪也借以得到了宣泄。很多网友,特别是年轻网友,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吸收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他们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再像老一辈的人满足于单向接受、唯一结论。他们热情灵敏、眼界开阔,对于牵涉自己切身利益的事件,他们不再选择沉默接受,而是通过据理力争,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厦门PX 事件”、“海南桉树之争事件”等。而一些与网民并无切身利害关系的事件,他们也会热心关心事态发展和人物命运,并常常从真理和正义的角度发出不平的呼声,如陕西“华南虎事件”、“许霆案”、“躲猫猫事件”以及“杭州飙车案事件”、“新疆建设兵团事件”等。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普通民众可以越来越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网络传播语境中网络舆论兴起............15第一节 网络传播语境的特征............15一、网络媒体的界定............15二、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16第二节 网络舆论形成............18第三章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舆论影响力受到挑战............26第一节 舆论影响力受到网络舆论的挑战............26第二节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舆论影响力受到挑战的其它原因............29第四章 新形势下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舆论影响力的对策分析............38第一节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媒体优势............38第二节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融合接纳网络媒体发挥综合优势............42 结 语
虽然笔者竭尽所能地对本文作了一次次的调整、修改和润色,但由于自身学识底蕴、思维方式和时间精力上的局限性,文章中肯定还存在偏差与不足,有些地方也只是粗画轮廓、初步探讨,因此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另外,笔者一直想就网络传播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的问题,做出深入剖析和探讨,但由于这个问题的论证分析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和长时间的观察记录,这都非笔者一人一时之力所能及,因此只能作罢。同时,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对现今越来越流行的手机上网现象没有展开讨论。这些问题都需要笔者,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不断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2】 陈力丹著.传播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 陈霖编著.新闻学概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4(7).【4】 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5】 高金萍著.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6】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7】 刘建明、纪忠慧、王丽莉著.舆论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4).【8】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 2002.p36【9】 陈力丹.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10】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