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520字硕士毕业论文从新闻照片看中美领导人的形象

36520字硕士毕业论文从新闻照片看中美领导人的形象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520字
论点:形象,领导人,照片
论文概述:

领导人新闻形象的生动展现可以从多角度,多动作,多表情,多种活动内容来实现。令人耳目一新的照片,必然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生动感人领导人崭新形象。

论文正文: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 中外关于新闻照片领导人形象的研究 一.形象的定义与领导人形象 在研究的开始,本文先对领导人形象作一个说明。形象原本是心理学名词,形象是一种能读或心理画像(陈丽香,1976)。《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形象的广义定义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者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对于领导者来讲,领导人的形象是公众形象而非个人形象。Merrill认为形象是态度、印象与意见的综合体,是态度意见形成的基础,也是描述一国政府、人民特性或个人特征的途径。而领导人的公共形象又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输出去的社会形象,是受众通过传播输出和包装而感知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属性上主要是伦理性的政治人格形象,具体是指领导者的政治人格形象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给大众的心理积淀形象。   Mauser的在其书Political Marketing中谈到大众媒介对候选人的形象塑造。Dawson的研究发现大众媒体与形象的形成有显著的关联性,他写道“大众传播媒介于民众头脑中的好坏与加强,占有重要地位”。 Markham在一项为期五年(1959-1964)研究中也有类似结论。原因在于领导人毕竟与大众的接触比较少,人们所见到的领导人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尤其是新闻照片及电视节目,所以大众媒介于领导人形象的塑造作用及影响力是有重大影响的。李金铨(1982)说道:我的感官直接太狭窄了,必须靠传播媒介来提供社会形象,才能形成意义,尤其是在我们直接经验以外的事物,传播媒介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影响力也越大。其实著名的传播学者李普曼早就说过新闻媒体具有议题设置的功能,帮助我们建构脑海中的图像,这就是“脑中图像”理论。所以说领导者媒介形象是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塑造的公共形象,是大众通过媒体信息传递而感知到的具有伦理意义的政治人格形象(姜晨,2008)。那么形象的具体功能有哪些?台湾学者邓尚志归纳出一下几点:帮助认知,影响态度,指导行为,团结、巩固团体。中国的刘庆龙(2006)在《领导人媒介形象优化》中认为领导人媒介形象有三个作用:有效的沟通,积极的动员,显著的示范作用。而领导人形象具体哪些内容,这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经常听到的亲民形象等等。在1995年Hacker发展出政治人物形象的分类模式,具体包括工作属性(诚信,智慧,独立)/个人属性(口才,可亲),政治角色属性(与担任职务的有关行为和资格)/风格角色属性(与政治非直接关系,如沟通能力、个人特性),个人属性/权利强度。Tannenbaum通过研究候选人发现选民心中理想的总统是智慧、公平、有经验、有力、主动、深沉、冷静、强健、生动、年轻而有激情、以及崇尚自由等特质。台湾学者李郁青归纳出候选人的形象类目为:能力,经验经历,领导才能与魄力,政治风格,品德,仪表,个性/性格/脾气,智慧,个人背景,口才等等。陈信助也归纳了台湾候选人形象具体分与政治相关的个人特质(领导能力,了解民众需求,解决问题能力,清廉等)和与政治无关的个人特质(亲和力,领袖气质,群众亲和力)。 二.中国关于新闻照片中领导人形象研究的文献 对领导人形象的研究国内对领导人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领导人的形象,缺乏内容分析的方法。杨光伟与龙永枢合编的《领导人媒介形象设计》,秦德群著的《领导者公共形象艺术——领导力建设与领导生涯成功策略》,《领导者公共形象管理:传媒政治时代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形塑、建构与传播》(秦德群著,2005),《现代领导形象设计》(陶淑艳,2002),《领导者媒介形象设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1997),从书名就可以得知以上文献主要是关于如何塑造领导者形象的,而对与如何展现领导人形象或者领导人形象分析的研究几乎没有,这是国内研究的一个大的空缺。相关的期刊文章有秦德君的《怎样树立领导者的公共形象》,高静《领导者公共形象的传媒因素》,姜晨的《传媒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塑造》,刘庆龙《领导人媒介形象优化》,王薇和龚华生的《基于社会性个人视角的政府领导人形象塑造》。《领导人形象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领导人形象与政府形象的关系。还有一些文章是一些随感而发的文章,主要是关于中国领导人形象的悄然变化,文章都以新闻照片或电视镜头中的领导人为例。牛小武《中国领导人形象的多面时代》分析了 2008 年照片中领导人形象的多面展现,以一些报纸照片为例,中国大法官肖扬的仰天大笑照片等作为例证。张鸣《当国家领导人成为真正意义的普通观众》以国家领导人观看去奥运比赛为感评价了了领导人的普通人形象。 第二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目标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内容分析法。先对两国周刊的领导人照片进行内容分析,然后再作比较分析。同时还会对一些典型照片进行个别解读。内容分析法的始于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情报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发表《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确立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奈斯比特使内容分析方法真正系统化。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贝雷尔森在《信息交流研究中的内容分析》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内容分析法“是对信息交流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种研究技术。”他还强调,内容分析是分析那些“显明性的内容”,即容易识别的内容,而非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东西。而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东西是根据内容分析的结果最后推论出来的。本文研究的新闻照片,照片呈现给大众的显性的内容,但是毫无疑问照片同时还传递了隐性的信息,所以本文期望通过内容分析得出领导人的形象,同时能够推论新闻照片的隐性意义。但是对于单一的照片来讲,内容分析法则难以做到对特定的新闻照片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还会借助个案分析方法对某些典型照片进行定性的研究分析以解读,这些典型照片都是很好展示了领导人的某个具体形象,解读的主要是从技术角度以及照片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

二.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形象是领导者永恒的话题。对他们来说,形象高于一切。形象的具体表现会影响他们给人的印象。领导者具体、直接、直观的形象主要通过图片呈现。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新闻照片在新闻报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领导人的新闻照片在展示领导人形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更重要的是了解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新闻照片是如何在重要杂志上发表的。新闻照片作为报道新闻的一种手段,有四个公认的特点:真实性、客观性、新闻价值和积极性。然而,就像书面新闻一样,这种形式的报道在实践中并不总是客观真实的。毕竟,新闻照片只是记者通过相机记录的新闻事件。录制的图像是真实的,这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解读真实的新闻信息,因为新闻照片和新闻场景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新闻照片会显示摄影师的倾向,如角度控制、焦距控制等。此外,新闻图片最终要经过编辑选择和总编辑审核,新闻图片展示的新闻场景要经过三个筛选过程。恐怕陈述的事实只是媒体事实。霍尔认为媒体是表达意义的工具,媒体通过表达意义的过程构建社会现实。毫无疑问,新闻照片在报道领导人时会对领导人的形象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直观的新闻照片将使图像更容易显示,观众更容易形成印象。本文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即视觉传达的角度切入对两国最高领导人形象的研究,探讨两国最具影响力的周刊杂志展示了什么样的领导人形象以及展示的方法和技巧。本文的样本研究选取了时间跨度超过十年的周刊。我们的目标是找出这两种周刊在不同时期展示的领导人形象,是否有任何变化,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照片是否都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摆好姿势,积极正面,等等。

第二章 中美新闻照片中的领导人形象 第一节 内容分析样本与编码说明 一. 本论文样本说明 本文选取的中美两国最具权威的时政类周刊作为样本,之所以选择周刊,是因为它们在大众传播环境中的强大劝说力及其影响力。新闻周刊中的报道比较深入,而且一般报道都会配上新闻照片。同时新闻周刊毕竟是一周出一期,所以有足够的时间选取好的新闻照片为文章配图。和报纸的新闻照片相比,新闻周刊的照片更具典型性,更有说服力。把《瞭望》作为中国的研究子样本,首先它是国内办刊比较早的周刊,持续时间长,除此刊外,国内并无其他周刊能与之相比,此外《瞭望》周刊作为时事政治性质的周刊,类似于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以提供国内外大事的热点报道及背景分析为主。它的依托是整个新华社的新闻来源,具有很强的新闻采集能力   。而美国TIME杂志则是美国最具权威的新闻杂志,所以样本非它莫属。在内容分析的研究中,由于前期时间比较充足,所以对没有对《时代》   周刊进行抽样。由于资料所限只获得1987到2003年的过刊,而且2000年的过刊只有半年, 1988年的过刊也缺少2个月。经过拍照与整理,共从《时代》杂志中获得美国时任总统新闻照片810张。而《瞭望》   杂志由于资料缺乏,得到1994年到2008年的期刊,没有2002年的照片样本。由于后期研究时间紧迫,所以不得不对1998年至2008年的样本进行抽样。关于样本规模的大小,有学者认为样本当然越大越好(戴维·S·穆尔、罗杰·D·维曼和约瑟夫·R·多米尼克)。而关键是样本的大小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文所采取的等距抽样,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因为没有时间上不均匀的断裂,并且时间的断裂比较短,比起10多年时间的跨度,这不算什么。再者一年的照片样本基本上都达到或超过了30张,对于这么长时间的跨度来讲,样本的质量是比较高的。
二. 变量的确定与说明
根据相关论文研究及本文研究问题,本文设定了一下六个变量:景别、拍摄角度、脸部角度、面部表情、动作和领导人活动。但是涉及到具体某个形象的分析时还会从一些变量中寻找分变量进行解释说明。1.景别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说明:本文将出现领导人肩部以上至头部的新闻照片定为近景,其中包括了脸部的特写照片;而远景是根据照片中的空间感判断,判断更具拍摄场面比较大以及领导人全身照;其他则判断为中景与中近景。)2.拍摄角度分为仰拍、俯拍、平拍。(说明:判断仰拍比较容易;而判断俯拍与平拍则显得较为困难,有时候不易判断,判断的依据有视角,背景垂直线条是否竖直,领导人是坐或立以及领导人头部位置与画面中心高低。)3.脸部呈现分为侧面/前侧面、正面、背面/后侧面。(说明:标准侧面为只见到半边脸,而前侧则为有一只耳都看不到的,正面是两只耳朵都可以看得到。)
第二节《时代》杂志中美国总统的照片形象 本文的照片样本涉及到了四位位美国总统总统,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诚然各个总统那个都有其自己的特性,本文的研究旨在发现 TIME 杂志所呈现的共有的一般形象,对于个人的特征形象会做一点说明。本研究发现,从 1987 年至 2003 年这17 年间,美国总统比较突出的形象主要有普通人形象,运动形象,笑脸形象,散漫自由形象,亲民形象,强势强硬形象。从表情、动作、活动内容上看,美国总统的形象比较丰富。 第二章新闻照片中的中美领导人形象.............15第一节 内容分析样本与编码说明.............15第二节 《时代》杂志中美国总统的照片形象.............29第三节《时代》杂志中美国总统的照片形象分析.............29第三章 对照片中所呈现的中美领导人形象的比较.............42第一节 亲民形象的比较分析.............42第二节 拘谨形象和散漫形象的比较分析.............43第四章 对中国领导人新闻照片形象改进的几点启示.............47 结论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研究了四位美国总统总统,里根(Reagan)、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在《时代》周刊上的形象。本研究发现,从 1987 年至 2003 年这 17 年间,美国总统比较突出的形象主要有平民形象,运动形象,笑脸形象,散漫自由形象,亲民形象,强势强硬形象。总体上看美国总统的形象比较丰富。本文选取了《瞭望》杂志从 1994年至 2008 年的期刊,照片样本中的领导人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和胡锦涛。总体上看,中国领导人的照片形象的呈现是比较客观的,具体的拘谨形象,亲民形象,温和低调形象,笑脸形象。总体上看,《瞭望》杂志展现的领导人形象显得单一。中美领导人照片形象相同的地方主要是笑脸,都比较注重穿着,都以政务为主,而形象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差异形成的原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个人因素和体制因素。领导人新闻形象的生动展现可以从多角度,多动作,多表情,多种活动内容来实现。令人耳目一新的照片,必然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生动感人领导人崭新形象。当然领导人的形象不可能一日发生巨变,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毕竟领导人照片是涉及到政治问题。而且中国国内的体制性的拘谨   。让人们喜欢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一幅领导人新闻照片,这和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后遗症不无影响,所以在创新的时候还要谨慎,但也不可以以此就保守,不探索拍摄新手法。总体上看中国的新一代的领导人的开放与务实作风以及更加亲民的做法以及政治环境的开放度、宽松度也有利于较少记者的担忧,束缚感降低,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进行领导人形象的再塑造。 参考文献 [1]布赖恩·麦克奈尔著 段祺译 政治传播学引论 [M] 新华出版社 2005年[2]龙永枢 杨伟光著 领导者媒介形象设计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年
[3]杨意菁等合译 葛罗斯柏格等合著 媒体原理与塑造 [M]韦伯文化 1978年彭怀恩 政治传播与沟通 [M] 风云论坛出版社 2002年李成言 现代行政领导学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田中初 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 [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牛莒光 大众传播媒体与形象塑造之探究 新闻镜周刊2001年 602、603 期祝基澄 政治传播学 [M] 二民书局 1995年白德华、连隽伟 中国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 [M] 商讯文化 2002年秦德群 领导者公共形象管理:传媒政治时代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形塑、建构与传播 [M]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年0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