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712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扩大居民消费的税收方法分析

3712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扩大居民消费的税收方法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7120字
论点:消费,假说,我国
论文概述:

本文以消费经济理论为依据,首先指出我国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有效增长的作用机理,从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情况出发,结合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从消费率、消费倾向及消费需求对经济

论文正文:

介绍

[1.1研究背景和意义[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为确保经济稳定发展,需要平衡和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三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国国内需求严重不足,存在投资转型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经济繁荣时期的出口和经济低迷时期的政府投资,导致投资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过低。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税收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但立足点主要是鼓励投资,这对刺激消费并没有起到显著作用。增值税改革主要受益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在鼓励投资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企业所得税法》的改革降低了企业的税率,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但主要是鼓励投资,如再投资退税、投资抵免、smart%优惠税率等。此外,房地产交易优惠销售税和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政策也对投资产生了显著的鼓励作用。然而,能够直接鼓励消费的税收政策很少,而且力度也很小。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应该主要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中国经济正面临产业转型。如何扩大消费支出比重,用消费拉动经济,几乎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中国的税收政策应该进一步调整,真正发挥刺激消费的作用。

1.2文献综述
外国学者对消费的研究一直在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首先建立了消费函数理论,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认为有必要通过国家干预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美国杜森堡(Dusenberg)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受周围人的收入和消费以及他们过去的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消费依赖于相对稳定和长期的可持续收入。佛朗哥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必须在一生中平等分配财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收入。此外,影响较大的理论包括随机游走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和预防性储蓄假说。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学者并不把消费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消费者需求才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中国第一本消费经济学教科书是尹世杰1983年编辑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随后,李一宁于1984年编辑了《消费经济学》。在这一消费研究时期,学者们更多地关注消费结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波动,而很少关注消费政策的分析。直到1993年,郑碧青和陈炯才在《论消费调控》一书中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消费调控。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下半年后,中国学者和全社会开始关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关注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更多的学者专门分析了中国的消费政策。例如,2004年,罗易云重点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结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社会保障、价格、税收、收入分配等消费控制政策的有效性。2006年,方艾青和范剑平在《中国消费需求和消费政策发展趋势研究》中全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消费政策的变化。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消费政策;特别是针对目前的形势,本文提出了鼓励消费、兼顾可持续消费的消费政策建议。这些研究将中国消费需求理论的研究推向了消费政策的方向,也是基于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的经济政策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建立消费函数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并给出制度解释。例如,巩建·亨在1978年前后两个时期的《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中研究了中国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函数。1997年,张平在《消费者行为的统计检验、系统解释和宏观效应分析》中解释了三个时期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行为:1978年之前、1978年至1988年之间和1988年之后。1999年,孙凤和易丹辉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演变的制度解释和统计检验》中也将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不同时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制度解释。

2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理论基础

2.1消费需求的一般理论
20世纪初现代消费理论构建的消费函数理论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起着核心作用。消费函数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代表性的理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多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代表性的理论是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续收入假说。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学者们先后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约束假说,形成了消费生命周期理论的现代形式。

2.1.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1936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ian)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基本观点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在理论分析上,可以把消费看成是收入的函数,表示为C=a+BY,其中,C是消费,a>O,表示自发性消费即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l,Y是即期可支配收入。该模型结论为:消费与收入呈正比例变动,但消费的变化幅度小于收入的变化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为小于1的正数,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