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12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我国非婚同居的若干法律条件

3812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我国非婚同居的若干法律条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120字
论点:同居,关系,当事人
论文概述:

非婚同居现象的大量出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我国,传统的婚恋观念不断经受着西方文化、经济发展、女权运动等因素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

论文正文:

一,我国非婚同居财产的法律问题

(1)非婚同居和同居财产
1。非婚同居的含义和特征
虽然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我国对非婚同居概念的解释仅限于学者的讨论。理论界对非婚同居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
(1)有些人认为非婚同居是“非法同居”,有非婚同居和非婚同居两种形式。这里的非婚同居不要求一方或双方没有配偶。道德和法律不允许这种生活方式。对非婚同居等同于“非法同居”的理解与本文讨论的非婚同居有本质的不同。
(2)一些学者认为,非婚同居是“事实婚姻”,是不同于合法登记婚姻关系的另一种婚姻存在形式。双方是否有配偶并不影响这种婚姻形式的存在。然而,与合法登记的婚姻关系相比,“事实婚姻”对于当事人不依法登记基本上是非法的。与此同时,法律上承认,“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实际上是矛盾的。因此,中国新婚姻法废除了“事实婚姻”的法律概念。
(3)有些人认为,非婚同居指的是同居男女都没有结婚的意图,但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婚姻形式相同的生活社区。这个生活社区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有人认为非婚同居主要是指现阶段大量存在的“试婚”现象。也就是说,为了测试未婚男女是否可以成为终身伴侣,并在决定是否与另一方建立正式婚姻关系之前,尽管男女双方在没有合法登记的情况下生活在一起,但“试婚”双方都有结婚的意图。(5)有人认为非婚同居不符合传统婚姻的要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愿同居关系。这种观点强调非婚同居是生活在一起的男女的自由结合,但它不构成婚姻,因此它不同于事实婚姻。
(6)有些人认为,非婚同居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都不自愿登记结婚。当双方继续公开同居一段时间时,就构成了所谓的非婚同居。此视图需要3次要求。
(7)许多学者认为,非婚同居应指男女双方建立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没有基于他们共同生活愿望的法律障碍。在这种观点下,双方是否有结婚的意图是无关紧要的。
通过对理论界各种理论的分析,虽然有许多观点有可取之处,但大多数人对非婚同居的理解是有偏见和误解的。在我看来,非婚同居与“非法同居”、“事实婚姻”、“试婚”和“同居”等概念有本质区别。从目前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非婚同居的组成部分都必须是符合婚姻基本要求的未婚男女。双方相对稳定的共同生活行为必须来自双方的同意,必须符合双方的意愿。字面上讲,非婚同居是指没有结婚但同居的性别关系。这种解释的范围相对较广。在法学理论界,非婚同居包括两种含义:广义的非婚同居和狭义的非婚同居。广义而言,非婚同居是指所有没有合法婚姻的性结合。所有没有合法婚姻的性同居都包括在内,范围非常广泛。广义而言,非婚同居包括“事实婚姻”、“无效婚姻”和“非法同居”等情况。从狭义上解释非婚同居意味着符合婚姻基本要求的未婚男女根据自己的意愿达成长期和公开的共同生活共识。双方无结婚意向,不履行婚姻登记手续。我国《婚姻法》第3.5条禁止一方或双方同居。这种行为不仅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而且受到法律的禁止。它们本质上不同于非婚同居,属于广义的非婚同居。本文仅讨论狭义的非婚同居,其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
(1)非婚同居双方应为无配偶的两性。男性和女性是指本条所讨论的非婚同居双方应为一男一女。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道德和法律不承认同性恋者,所以他们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性别关系,也不能构成本文中非婚同居的当事人。与此同时,婚外同居的男女都应该有结婚的基本要求,他们应该确保没有配偶。在我国,法律禁止配偶与他人同居。情节严重的,也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重婚,是违法行为。
(2)非婚同居双方建立一个像丈夫和妻子一样的婚姻和家庭社区,并有共同生活的事实。共同生活包括双方之间建立的性生活和必要的经济生活。这是事实。在共同生活中,双方建立了稳定的服装、食品、住房和交通关系。核心是持续不断的性关系,这不同于贝拉的精神爱情模式。虽然性关系是婚姻和家庭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非婚同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如果非婚同居双方之间只有性关系而没有长期生活在一起,就不能被视为本文所讨论的非婚同居关系。非婚同居关系的建立也要求非婚同居双方建立夫妻一样的婚姻家庭共同体。所谓“像夫妻一样”,是指非婚同居双方也应该表现出共同占有的愿望和事实的存在,就像他们与夫妻相处时一样。如果将非婚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相比较,那么非婚同居关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没有合法的婚姻登记。我国现行《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在非婚同居双方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之前不适用,从而将非婚同居与婚姻区分开来。
(3)非婚同居应得到双方的公开承认。这里提到的公众认可并不要求同居双方故意向外界表明他们已经结婚。只要同居双方没有故意隐瞒他们的同居关系,男女是否互相称呼夫妻并不影响非婚同居关系的确定。公众认可的要求是更好地将非婚同居关系与其他婚姻和家庭关系区分开来。如果非婚同居双方不隐瞒非婚同居关系,并且第三人在得知后没有明确否认,就可以认定非婚同居关系。同时,强调公众对这一构成要件的承认也是为了更好地在法律上保护非婚同居关系。

2。我国非婚同居人际关系法律问题的处理

(1)处理我国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赡养关系
1。非婚同居期间双方相互扶养的权利和义务
现阶段,我国法律没有关于非婚同居存在期间非婚同居双方扶养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非婚同居当事人的赡养请求仍在法律规范之外,只能根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共秩序和良好习惯原则处理,在处理时也将参照现行《婚姻法》中关于夫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从非婚同居的概念出发,“非婚同居是指男女双方在没有法律障碍的情况下,基于双方共同意愿而建立的生活方式。”与正常婚姻关系相比,本文所讨论的非婚同居缺乏法律规定的登记程序,不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虽然法律没有规定相互支持的强制性权利和义务,但从情感层面来看,我认为非婚同居双方基于一定的情感基础自愿选择同居。然后为了共同的生活,有些人肯定会为了家庭放弃他们的一些时间和事业,所以对方有义务承担对方的生活义务。负担的程度和责任可以由双方商定。由于非婚同居关系存在期间双方之间不存在矛盾,此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也不存在太多冲突,相对容易处理。

2。中国非婚同居关系中个人关系法律问题的处理……14
(1)处理非婚同居双方的赡养关系........14
(2)……16
3,……18
(1)……18
(2)……20

结论

非婚同居现象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我国,传统的婚恋观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经济发展、女权运动等因素的巨大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也反映在更多人对个人自由的追求上。婚姻观念的巨大变化为非婚同居的生存提供了土壤。通过对法律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新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法律的变迁。特别是近年来,非婚同居引发的财产纠纷和人身纠纷频频发生,引起了越来越多法律学者的关注。通过对非婚同居的进一步理解,我认识到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本文,我们可以认识到非婚同居的存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关注。虽然对于非婚同居是否应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仍存在争议,但从保护人权和尊重个人自由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人仍然可以正视非婚同居。本文主张通过立法保护非婚同居。它也不鼓励适龄未婚男女在选择婚姻和家庭模式时选择非婚姻同居的生活方式。相反,通过对非婚同居的立法讨论,我们可以为公众列举出非婚同居相对于婚姻的诸多弊端。我国对非婚同居的立法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社会关系法的调整和保护,充分发挥法律事后的引导、预防和调节功能。我国现行婚姻家庭法中没有对非婚同居的概念进行阐述。因此,如果对非婚同居关系进行立法,必将是我国现行婚姻法的一大突破。由于非婚同居和婚姻关系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也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过比较研究,我对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构建做出了大胆的设想。在学习了其他学者的优秀著作后,我对现阶段我国处理非婚同居问题的弊端和不足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完善建议。我希望通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建设,能够有效地预防纠纷,并在纠纷发生后提供可以依据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司法实践中有法可依。对非婚同居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符合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法律角度对非婚同居进行重新审视,通过法律手段对非婚同居中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外部矫正,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的调节作用,平衡非婚同居双方的利益分配,最终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参考
1。埃德·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曹阎志:《论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载于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的新问题与前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
3。王伟:《论现代社会非婚同居立法的发展趋势》,陈伟主编:《家庭法研究》(2007卷),大众出版社,2008年。
4。秦致远:《非婚同居本质初探》,陈伟主编:《家庭法研究》(2005),大众出版社,2008年。
5。江悦:《婚姻家庭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
6。王红:《婚姻家庭热点问题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7.吴昌臻:《中国婚姻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8。杨绥全:《论亲属继承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9。秦致远:《非婚同居本质初探》,陈伟:《家庭法研究》(2005),大众出版社,2006年。
10。刘鸿芬:《对非婚同居立法的思考》,载于杨立新、刘德权主编:《亲属法的新问题与前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