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18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黑格勒美学的艺术及其伦理哲学

18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黑格勒美学的艺术及其伦理哲学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80000字
论点:黑格尔,美学,哲学
论文概述:

本文将结合黑格尔在其美学讲演中各个层面的具体问题,探讨他在艺术与伦理问题上所呈现出来的批判与关怀。主要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明显地具有伦理的关怀与旨趣。

论文正文:

第一章,“双重语境中的伦理学”

伦理学不仅是黑格尔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黑格尔美学的重要方法,本文也是如此。因此,《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与伦理研究》一书中的“伦理”主张不再是自然的和不言自明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个“伦理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黑格尔的“伦理学”,即黑格尔的“问题”,它不仅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是黑格尔哲学和美学的内容和实践问题;一个是这里的“伦理学”,也就是本文考察前一个对象的视角和方法。两者都必须事先解释清楚。
黑格尔非常重视哲学的语言问题,因为“思维形式首先是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和记录的”,“语言渗透到人类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他认为“一个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的所有宝藏并自由地将其应用于任何内容的国家都不能被视为受过教育的国家”(1)黑格尔轻视像汉语这样缺乏丰富逻辑词语和分词的语言,自然称赞德语的思辨精神。他认为,除了上述优点之外,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有不同的含义,而且有相反的含义”和“它是一种思考的乐趣”。②因此,年轻的黑格尔在1805年5月给他的一封信中对福兹说,就像“路德让圣经说德语,而你对荷马也做了同样的事”,他也应该试着“教哲学说德语”;(3)[·br/]黑格尔哲学本身有许多重要的词汇和概念,也带来了德国哲学语言的重大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德国哲学话语,甚至包括其他欧洲国家的哲学话语。然而,不同于海德格尔或德里达等人在20世纪,黑格尔并没有发明新词或新表达。他只是试图发掘德语中丰富的资源,在继承中创造新的含义,或者改变使用范围,而不排斥外来词的形式。最好的例子是黑格尔经常使用的三个重要短语:一个sich、für sich和一个und für sich(即“自足的”、“自足的”和“自足的”)。(4)此外,还有许多例子,其中更重要的是奥夫赫本(即“扬弃”)、维斯坦(即“知性”)、反思(即“反思”)等。我们要考察的“伦理学”(Sittlichkeit)特别体现了黑格尔在哲学语言和术语使用上的务实而非僵化的艺术性。……
..............................

第二章自然美:排斥规划中的伦理标准

在本文中,当我们说“黑格尔美学”时,我们指的是关于黑格尔美学的整体,包括我们在这一领域中可以看到的所有文本和文献。从斯图加特早年的黑格尔日记到晚年,所有文本中的美学思想和材料,如手稿和作品,都在这一总体框架内,不仅仅是以美学文本(“美学讲座”)为主要形式。然而,甚至认为“美学”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最终形式”的观点也是不准确的。对黑格尔来说,美学没有“最终形式”。自海德堡时期以来,他已经发表了五次美学演讲,每一次都将进行修改。黑格尔的儿子卡尔·黑格尔(Karl Hegel)说,黑格尔“很少坚持他曾经做过的分类,他必须在每一个班里做一些改变”。罗森·克朗茨(Rosen Klontz)还表示:“他总是制作新内容,所以即使是现在,也只能相对完成。即使在写信时,也是一样的:“人们什么也找不到,删节、素描和重写的数量超过了黑格尔在柏林时期为一封信写的手稿”。(1)这五次美学讲座前后的时间跨度约为十年,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黑格尔自身的生活和艺术经历发生变化的同时,他的美学思想的内容和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美学在他的体系中的地位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卢卡奇指出,没有必要“对美学问题进行如此庞杂的讨论,当然黑格尔已经逐步成熟”。(2)黑格尔美学仍然有必要分析这些变化的意义和变化本身,即作为艺术史的黑格尔艺术哲学史。
黑格尔在1828-1829年的最后一次美学演讲可以说是他美学思想的成熟展示。当霍托在1842年编辑黑格尔美学讲座的第二版时,他在这篇演讲中添加了一些来自1823年和1826年演讲的材料和黑格尔自己的手稿。③他使它更加忠实于黑格尔本人,但这显然不能涵盖黑格尔所有的美学思想。当考察黑格尔思想的任何领域,包括美学,一个人不能只看眼前的“点”,即使这个点是“终点”,也必须看这个“点”以前的历史和路线。因为这个“点”是逐步扬弃所有“中间点”的结果,它不能像黑格尔在批判《精神现象学》中直接从绝对知识出发的哲学实践时所说的那样,直接从这个“点”开始,带有“像手枪射击
感情这样突然的兴奋”。虽然扬弃是扬弃的结果,但它不能等同于扬弃本身。................
..............................

第三章........................................................86
论黑格尔艺术史观中的“伦理决定”——古代与现代之争的第一部分被黑格尔理解为古代与现代伦理之争。...........................................87
是一种“民族教养”.....................................................................89
其次,艺术争议已经被作为其背景的伦理争议所取代..........................................................95
第2节“建筑.....................................................................102基于伦理学”的艺术史
黑格尔格式塔艺术史...............................................................................................103
第二类周转中的伦理转变......................................................................................116
内容与方法:黑格尔艺术批评中的伦理问题.........................................125
第一节,安提戈涅的鬼魂....................................................................................126
用“诗”来“思考”:……128
在《安提戈涅》和《精神现象学》中安提戈涅在第二次美学讲座:和解的伦理,或伦理的把戏............................132
第2节荷兰通俗绘画的兴起:新教伦理、市民社会的审美化和世俗生活……138
.........................................

结论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早已失去了解释世界的整体模式的意义。然而,黑格尔用来建立这一体系的许多思想事实仍然不断地引起后世的讨论。尽管黑格尔自1817年《哲学全集》第一版出版以来不断丰富这一“全集”体系,但他以《哲学全集》的各个部分为内容,开始了各种课程的讲座,并多次重复。这些讲座的主题涵盖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法哲学(即自然法和民族哲学)和历史哲学等。但是,正如我们在开始时所说的,黑格尔在《全集》体系框架下出版的官方著作中,除了作为意识形态原则和体系第一部分的“逻辑”之外,只有一部解释体系中“客观精神”的“法哲学原理”。
事实并非没有意义。这可能表明“客观精神”或“法哲学”是黑格尔最有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就像政治是他一生关注的问题一样。同时,从黑格尔所有思想的发展史来看,这部分内容也是他第一次开始哲学探索时的主题,这一点我们已经在第一章的第一节中讨论过了。因此,就作品和文献作为其思想的客观表达而言,黑格尔的整个哲学探索生涯始于“客观精神”或“法哲学”,止于“客观精神”或“法哲学”。另一方面,就内容本身的这一部分而言,在所有后黑格尔时代,不仅是黑格尔的人施加了最大的力量和占有了最深的地位,而且是最有争议和最广泛使用的人。或者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考虑,伽达默尔认为“客观精神”的概念和理论不仅“超越狄尔泰,甚至超越了本世纪才出现的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而且“获得了新的活力”和“成为狄尔泰学派([·斯普兰格尔,[·利特),弗鲁尔,[·罗沙克最有影响力的遗产]和正在瓦解的新康德主义([·E·拉斯克,[·卡西尔),哈特曼,哈特曼)。①
事实上,直到21世纪的今天,黑格尔的“客观精神”理论,即“法哲学”,仍在引起新的反响。黑格尔所考虑的这些问题仍然对当代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自我生成、信念和实现有着强烈的对话和启发。...................

参考
1。王成、曾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黑格尔早期作品(第一卷),何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由宋祖亮和程治民翻译。杨溢之学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逻辑(上下),杨溢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5。《自然法的科学方法》,程治民译,哲学翻译丛书,1997年第3期,
6。《自然法的科学方法》(续),程治民译,哲学翻译丛书,1999年第2期,
7。耶拿系统1804-1805:逻辑与形而上学,杨祖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8。《精神现象学》(上下),何琳、王久·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9。精神现象学(1和2)(英汉全译),由王成和曾琼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黑格尔全集》,第10卷:纽伦堡高中教程和演讲(1808-1816)
11。张东晖胡晓慧梁志学李雪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黑格尔全集,第17卷:讲座手稿一(1816-1831)》,梁志学、李丽丽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