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60145字硕士毕业论文中风瘫痪中医诊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60145字硕士毕业论文中风瘫痪中医诊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60145字
论点:偏瘫,运动,康复
论文概述:

这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中医综合治疗组比对照组的Barthel 指数改善明显,可能是因为治疗组运动功能的改善更佳,而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偏瘫患者ADL能力的提高 。

论文正文:

1.中风偏瘫康复的中医方法研究

1.1中风偏瘫的中医康复方法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一般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并根据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中风偏瘫,分期治疗常与辨证相结合。在临床上,中风一般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各种中医治疗,但主要是针对中风。然而,由于这种治疗影响未来的功能恢复,它也包括康复治疗的内容。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风病情相对稳定。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功能障碍。卢氏将中风偏瘫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偏瘫,恢复期偏瘫,功能重建期偏瘫,同时进行头针治疗。潘石分三个阶段治疗脑出血。在早期、中期和后期,王进一步将中风早期分为两个阶段。醒脑汤用于病程2周的患者,神奈汤用于病程2周的患者,分期辨证治疗是中风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42例脑梗塞采用赵氏对,急性期风痰阻络者采用大秦角汤和郑虔散,阴虚阳亢者采用健林汤或正安熄风汤,阳虚痰热者采用焦玲汤和杏鲁成芪汤,肝风痰阴亏阳亢者采用正安熄风汤。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丸用于阳亢痰热型,地坛汤用于肝风痰湿型,气虚血瘀型用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汤用于恢复期,天麻钩藤汤用于肝阳上亢型,大丁奉珠用于肝肾不足型,半夏白术天麻汤用于痰浊型, 地黄饮子为袁琪虚证,阳中风恢复期基本方为生活区、女贞子、山茱萸、牛膝、川芎。 红花、当归、地龙、山楂、槲寄生、鸡血藤等。阴虚津亏加石斛、麦冬和葛根、痰阻加鲜竹汁、菖蒲、远志、眩晕加钩藤、菊花、黄芩局部肿胀加黄芪、茯苓、肢体活动不太灵活加路路通、丝瓜络或豨莶草,同时结合西药和功能锻炼,将陈氏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分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气滞血瘀

1.2中风偏瘫的针灸康复

针灸是中风偏瘫康复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整气血、疏通经络、刺激脑神经、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可用于偏瘫的各个阶段。为了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李博士等人通过查阅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手工作业,选择了以针灸为干预措施治疗中风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质量评价。根据本研究中9篇文章的分析,针灸治疗在恢复偏瘫侧上肢和下肢肌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优于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最初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是有效的,但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将中医理论与康复医学理论相结合来指导针灸治疗可以提高偏瘫的康复效果。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报道很多。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眼针等针灸方法。

………………

2.脑卒中偏瘫康复的西医研究

2.1西医对中风偏瘫的基本认识和功能评价

中风偏瘫的康复机制涉及形态学和生理学。形态学变化包括神经再生,神经再生是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因为恢复性突触比反应性突触增生更明显。最近的研究表明,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出生后,神经细胞分裂会持续到成年。即使是年老的动物也仍然有相当大的能力在不同的皮质区域形成新的神,这是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此外,诸如休克消失、同侧优势、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系以及新神经通路的形成等生理适应也部分揭示了中风偏瘫的康复机制。大量康复实践证明,早期可塑性刺激受损神经的修复潜力。Jorgensen等人促进异常运动模式向正常运动模式转变的一系列研究表明,95%的患者功能恢复在中风开始后的12.5周内完成,中风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基本上在发病后3个月内达到最大恢复水平,尤其是在最初几周最快的6个月内。因此,人们认为,如果康复训练不及时,康复开始得越早越好。

2.2脑卒中偏瘫康复机制的西医研究

传统的运动功能训练技术是基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回归的原理。内容包括保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对抗痉挛肌肉的肌肉力量训练、避免加重痉挛的因素、姿势和姿势训练等。2.3.2。偏瘫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根据中枢性瘫痪的神经发育、神经生理学和恢复规则的原则开发的用于中枢性瘫痪的训练技术,包括促进,在恢复的后半部分,促进从共同运动到单独运动的过渡。其主要特征是通过感觉输入促进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应用神经发育原理促进神经肌肉反应,通过身体所有关节的运动强调其协调性,并反复学习和加强。常见的促进技术包括Rood、Technology、Bbath、Technology Brunnstrom、Technology、PNF、Technology等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是澳大利亚、珍妮特、卡尔等人提出的一种运动疗法。他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是一个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该方法基于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理论,并以作业或功能活动为指导。人们相信康复应该对病人和重新学习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有意义,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或非特异性的活动。它强调病人积极参与和理解的重要性。重点是专项运动训练、可控肌肉活动训练和运动中各种运动成分的控制。目前,它强调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障碍表现选择不同的康复技术。这也是建立中风偏瘫康复计划的原则。

………………

3研究方案34

3.1案件分组34

3.2康复方案34

3.3观察项目和方法35

4研究结果36

4.1综合康复效果的比较36

4.2肢体痉挛改善程度的比较37

4.3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比较38

4.4日常生活活动改善程度的比较38

4.5痉挛性偏瘫中医证候观察38

5研究结论41

6讨论41

6.1中西康复科学对中风偏瘫发生和康复机制的不同理解…… 41

6.2中风偏瘫的中医康复特点…… 43

6讨论

6.1中西康复科学对中风偏瘫发生和康复机制的不同理解

根据西医康复学,单侧肢体瘫痪主要是由中风引起的肢体运动方式的改变引起的。偏瘫的康复一般经历六个阶段:放松阶段、痉挛阶段、带状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运动。变化过程是肢体不动、关节运动范围小、关节关节运动、单关节部分分离运动、单关节分离运动和正常运动。因此,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实际上是运动模式的改变,而不是肌肉力量的改变,而异常运动模式的改变和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需要通过主动运动训练来实现,即通过运动感觉的正确输入和运动模式对偏瘫肢体的正确输入,这种运动模式是通过反复训练来固定的。在中枢神经系统西医康复中建立新的神经通路或功能重组,强调偏瘫功能的恢复应注重提高运动整合水平,通过功能训练,抑制低水平运动的机能亢进,促进高水平运动,促进控制肌肉运动的高水平神经的重建,以恢复协调运动,通过分化抑制的发展,消除不适当的神经肌肉兴奋,抑制病理运动模式的形成或促进其消退,同时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建立、发展和巩固正常的运动模式,人们在脑卒中偏瘫的康复中运用了各种康复技术,如推广技术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和物理康复治疗技术。

………………

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综合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可能是由于治疗组运动功能的改善,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两组在平衡功能的改善上差异不明显,提示推广技术在平衡功能的改善上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推广技术可以使中枢神经功能获得重新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大麻肌肉的协调水平,此外,推广技术还可以促进肌肉的自主控制,扩大关节活动的范围,因此,运动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的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具有抑制痉挛状态、促进正常运动模式重建等功能。引入这一重要的康复训练方法,无疑对改善中医偏瘫的康复系统,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