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刑法的社会危害性概念研究

36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刑法的社会危害性概念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200字
论点:危害性,社会,刑法
论文概述:

本文是法学毕业论文,社会危害性理论来源于前苏联,是我国建国初期全盘移植前苏联法律思想、法律制度与法律体系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说,社会危害性理论作为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的中心。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移植

第一节苏联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社会危害性理论起源于前苏联,诞生于前苏联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并与前苏联的刑事立法一起发展。这一理论的出现与苏联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和阶级斗争密切相关。它是社会主义刑法和资产阶级刑法彻底决裂的产物。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理论在苏联萌芽并蓬勃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1917年,苏联赢得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联政权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困难的压力。在抵抗外国武装干涉和进行国内战争的过程中,为了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抵抗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俄特别委员会、革命法庭和革命军事法庭等苏维埃政权机关根据形势的需要,取旧代新。一系列纯粹犯罪或高度犯罪的革命法令相继颁布,如关于法院的第一项法令、关于贿赂的法令、关于投机的法令和关于革命军事法院的法令,并多次发出“致人民的信”。红色恐怖对抗的白色恐怖、暗杀的消除、破坏、暴乱、叛乱以及残余反动势力制造的其他白色恐怖粉碎了国内外阶级敌人组织的疯狂反击和攻击,使新生的苏联政权能够渡过最困难的最初时期,并逐渐获得稳固的立足点。当时,虽然没有刑法,但上述刑法承担了临时刑法的使命,成为镇压反革命和维护新政权的重要工具。镇压的合法性在于反革命行为的极端危害性,这反映在对新红色政权的威胁和破坏上。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社会危害性的元意义。
……

第二节社会危害性理论在中国的移植
苏俄刑法对犯罪进行了实质性的界定,强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犯罪的定义不是从形式上决定的,而是从是否违反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整体利益上决定的。这种对犯罪的社会主义定义是开创性的,自然会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刑法产生影响。“人民民主国家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和法律理论确定的。因此,在所有这些刑法中,必须首先提出社会危害性标准。”苏联学者的这一论断在我国确实得到了证实。要追溯社会危害性理论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单纯从刑法典来考察是不全面的。它必须追溯到建国初期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甚至追溯到当时刑事政策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中国对苏联刑法的移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全面开始。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以说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正是这一时期的努力为苏联刑法移植到中国刑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刑法基本上处于照搬和消化苏联刑法的阶段。当时,复制和消化的对象不仅是教条的法律规定,而且是其精神实质。毫无疑问,刑法的精神实质是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因此,作为苏俄刑法核心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将不可避免地移植到中国。毕竟,“法律至少包括除规则之外的原则”和“移植法律的主要目的是这样的法律可以发挥作用,人们不会满足于移植法律文本。”对苏俄刑法来说,社会危害性是其原则,社会危害性理论所包含的政治属性是刑法在当时发挥工具性作用的根本保证。因此,只要有必要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性活动,就必须以社会危害性为标准。因此,无论《刑法》的规定是否正式确立了社会危害性,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产生影响。诚然,早在1979年,在中国刑法正式确立社会危害性理论之前,社会危害性的概念就已经在中国刑法领域得到了遵循,并实际上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作用。在《刑法》颁布之前,我国打击犯罪的法律基础只是刑事政策,只有少数具有单一刑法性质的零散规定除外,如195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和1952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腐败条例》。当时,社会危害性是刑事政策的风向标,引导着刑事政策的总方向。
……

第二章社会危害性的内涵演变

第一节苏联社会危害性内涵的演变(俄国)
苏联选择社会危害性为核心的原因既有现实需要,也有理论基础。从实际需要的角度来看,刑法的功能在苏俄早期被界定为刑事镇压。刑法和各种具有刑法性质的命令、命令和通知都是为了满足镇压敌对势力反革命行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们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出现的。只要阶级敌人的行为必然对社会有害,他们就需要受到刑法的压制。从理论基础上看,新生的苏联政权在建立自己的法律体系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与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刑法彻底决裂。为了公开表明这种法律上的突破,有必要抛弃旧的形式主义法律观,从本质上界定犯罪。苏联学者选择了社会危害性的概念,让它承担体现犯罪本质的重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苏俄刑法中社会危害性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自苏联刑法确立社会危害性概念以来,关于社会危害性的讨论并未平息。然而,这种讨论并不是怀疑或否认社会危害性。相反,“苏联学者从不怀疑社会危害性理论,认为该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刑法的内在地位’。”当时,所有的讨论都是在支持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讨论的重点主要是论证社会危害性的合法性、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如何丰富其内涵。正是在不断而广泛的讨论中,社会危害性的内涵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丰富和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苏俄刑法逐渐科学化的表现,也是社会危害性逐渐理论化和规范化的表现。在这一进化过程中,一些迹象和里程碑一样明显,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水滴多年来穿透石头。
………

第二节中国社会危害性内涵的演变
社会危害性已移植到中国刑法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法律的全面移植,即这一时期的集中而全面的翻译。苏联刑法理论在国民政府时期已经扎根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全新基础上。然而,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这种移植的势头在20世纪50年代末戛然而止。以1957年为分水岭,中苏刑法从此分道扬镳。如上所述,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宣布进入国家法时代以来,其法律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也得到极大丰富。尽管中国刑法从此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但它并没有迷失方向,也正在走向规范化。当然,我们应该把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刑法历史上的停滞甚至倒退放在一边。回顾我国社会危害性走过的道路,我们会发现围绕社会危害性的纠纷从未平息。纠纷的主题或大或小,或缓或强,苏联和苏联时期引起的几乎所有争议问题都没有摆脱我国的激烈命运,一度成为纠纷的焦点。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危害性理论的不完善,但在1997年我国现行刑法修订颁布之前,没有人否认过社会危害性理论。所有的争议都只集中在社会危害性本身的内容上。真理辩论得越多,就越清晰。也正是通过争论,共识逐渐增加,社会危害性的内涵逐渐丰富。这种共识不仅是不断丰富的社会危害性内容的宝贵积累,也是社会危害性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化的持续标志。本节旨在提取与社会危害性相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社会危害性内容不断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标志进行介绍。由于这些争议也出现在苏联刑法中,并且在前一节中已经讨论过,这一节将仅作简要阐述。
……

第三章社会危害性与刑事立法........122
第一节社会危害性对犯罪的影响....122
第二节社会危害性对惩罚的影响....134
一、社会危害性决定了刑罚存在的原因....134
二。社会危害性决定刑罚如何存在....136
第三节:社会危害性和犯罪概念中的但书...143
一、在刑法中确立但书的初衷...143
二、但书的功能和价值...147
三、不得取消但书...151
四、勘误表和对但书理解的更正...158
第四章社会危害性和刑事司法........161
第一节社会危害性对刑事司法的必要性........161
一、中国大陆刑法语境的分析与论证.......161
二。域外刑法语境的假设与反证.......166
第二节社会危害性如何在刑事司法中发挥作用...168
一,定罪职能........168
二,判决的作用........173
第三节刑事司法解释中的社会危害性限度........176
一、形式解释理论与实质解释理论学术争论的启示…… 176
二。社会危害性解释的限度…… 181
第五章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构成........207
第一节犯罪对象的重新考虑和重新安置........208
一、苏俄犯罪客体兴起的初衷及其功能分析...208
2、在我国植入犯罪对象引起的疑虑...216
3、对犯罪客体自然价值/功能的理性审视...222
第2节,三级犯罪理论中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之间等级关系的启示...243
第3节,“犯罪质量-犯罪数量”犯罪结构模型...250

第五章社会危害性和犯罪构成

理论在中国刑法体系中起着基石作用。以犯罪构成理论为基础,以“罪—责—刑”协调过程为基本秩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体系。这说明了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体系中的作用。由于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构成的“灵魂”,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研究不能脱离社会危害性研究。同样,我国刑法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研究也离不开对犯罪构成理论的研究。本文最后一章旨在探讨社会危害性在我国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即如何以社会危害性为核心改革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中国的四要素犯罪构成模式直接继承了前苏联。这几乎是对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全移植,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四要件犯罪构成的基本原则在前苏联和中国是完全相同的。在前苏联,崔宁认为“犯罪构成是苏联法律中决定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行为(或不行为)的所有客观和主观因素(因素)的总和。”布雷宁直接指出了犯罪构成的社会危害性,认为苏联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是规定特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构成该特定犯罪刑事责任基础的客观和主观特征的总和”。无论是崔宁、布雷宁,还是其他前苏联刑法学者,犯罪构成都被定义为一种重要要素(也称为要素、要素、特征等)的总和。)。我国刑法吸收了这一“总和”定义,没有任何变化。“在我国刑法中,绝大多数著作和教科书基本上遵循苏联刑法‘总和’理论的表述,即犯罪构成是犯罪构成所必需的所有客观和主观要素的总和。”正是通过这些因素的总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才得以显现。
………

结论

社会危害性理论源于前苏联,是建国初期前苏联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制度全面移植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说,社会危害性理论作为中国刑法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线,在1979年刑法颁布后和刑事政策主要用于办案的前几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这样一种可以说是最大贡献的刑法理论,在其他内外环境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条件下,仅仅因为修订后的刑法明确确立了对特定犯罪的法定刑原则,它形而上学地认为社会危害性已经成为刑法中的毒药,侵蚀了对特定犯罪的法定刑原则,从而主张将其从注释刑法领域中驱逐出去。作者认为这种观点实在太突然和激进了。根据对特定罪行进行法定惩罚的原则,强调罪行的非法性当然没有错。有时,社会危害性与特定犯罪的法定刑原则之间存在差异,即犯罪的非法性。然而,客观地说,这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情况只会偶尔发生。这种不一致情况的发生不是社会危害性本身的过错,而是由于人类认知能力有限、社会变化迅速、立法稍显滞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即使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否定者将社会危害性从注释刑法领域中驱逐出去,这个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还会出现其他新的问题。从社会危害性理论否定者的角度来看,所谓社会危害性不规范、社会危害性容易导致犯罪的批评和指责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负面结论没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缺乏从刑事司法实践中得出的令人信服的实证分析。因此,轻视社会危害性理论是不明智的。
……
参考资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