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3112字硕士毕业论文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

23112字硕士毕业论文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3112字
论点:国际关系,心理学,学科
论文概述:

本文是心理学论文,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历史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历史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国际关系当中各种现象和事件之间的研究与讨论,发现事物本身的实质,以求一般性的结论。

论文正文:

一.导言

(a)选择主题的原因

一百三十年前,当国际关系理论已经出现时,对心理学的系统而详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是在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后才产生的。当时,这两个学科完全独立,没有整合或互补。然而,随着宏观政治越来越受到大国政治家、军事家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国际关系与心理的趋同性也越来越明显。这两个学科分别给出了人们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寻求问题时所寻求的答案。因此,当这两个学科联系在一起时,必然会导致巨大的冲击和碰撞,心理学的视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关系学科体系中。

理论上,对国家关系的解释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孔孟商鞅的历史著作。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文化遗产中,也有许多与国际关系学科本身相关的有力叙述。当然,在国际关系学科中,《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难免被引用和叙述。甚至可以说,对于以后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来说,他们可以从这项伟大的工作中获得无限的收获和启示。就国际关系学科本身而言,不同的理论学派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以冲突为例,现实主义认为,冲突的最重要原因可以用“利益冲突理论”来解释,即国家间的冲突是由于对利益的无限追求而产生的,从而导致国际冲突。另一方面,自由主义倾向于坚持其“缺乏系统论”。他们认为国际体系中缺乏制度管理和限制导致了国际冲突。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从全新的文化身份和建构角度解释了冲突的根源。虽然建构主义突破了许多其他学校对“客观现实”的关注,这与以往主流学校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没有逃脱在宏观层面上解释国际冲突的原因。然而,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在国际关系学科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寻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国际关系中的冲突。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从国际关系心理学分析的角度来看,秦亚青教授是较早在中国受到系统关注和研究的人。他完全翻译了罗伯特·杰维斯(罗伯特·杰维斯)的《国际政治中的认知和误解》。杰维斯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引入的国际冲突研究中的心理认知和人际认同的概念被充分引入到我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并详细介绍了几种错误感知的产生机制,包括认知一致性、诱发集、历史负担等方面,从而为我国国际冲突微观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

朱永新和袁振国还在合著《政治心理学》一书中探讨了微观层面对国家间合作和战争的影响,特别是非常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层面的巨大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更为深远,实现了政治与心理的更好融合。

张亚航还在文章《国际冲突心理学理论》中引入了“镜像”的概念,认为长期敌对和敌对的两国人民之间会产生所谓的扭曲印象。它的内容与镜子的反射图像有些相似,被用作解释国际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尹吴极的文章《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问题》详细论述了认知心理学在外交决策分析领域的应用,也解释了认知心理学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等问题。然而,在他的另一篇文章《心理学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辩护与研究方法》中,他从“层次分析法”和“行动者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辩护,然后详细梳理了国际关系心理学分析的现有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相结合存在的内部问题,以及微观理论与系统论相结合对国际关系发展的意义。

当然,中国其他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冲突的原因,并用传统的“三原则”模式进行了分析。然而,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国际关系心理学显然为更多的国际关系现象提供了更新的起点和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二.国际关系中的心理分析

(一)国际关系与心理学的结合

在详细解释两者的结合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为什么两者应该选择结合,为什么不可能只从两个不同的学科本身寻求讨论和研究。

行为主义的概念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在心理学中,我们知道行为主义强调行为本身,而不太注意意识。它关注的是经验,而不是思考的内容。行为主义最基本的分析公式是刺激→反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演员的任何表演都只是身体本身的反应,是对外部环境的反应,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处理。结果,环境在存在过程中失去了客观性,因而它会认为什么样的刺激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这样的结论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如果我们从国际关系中现有的案例来判断,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当时,美国认为这是苏联对自己的极大挑衅和威胁。在苏联看来,也许仅仅是因为古巴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苏联本身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团结和友谊的外部象征。因此,可以说,对于相同的刺激,不同行为个体做出的反应和判断肯定是不同的,因此简单地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水平单线联系是不科学和不准确的。因此,当在国际关系中讨论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时,我们需要称之为“行为主义”讨论。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关系中的各种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讨论如何理解这些行为的含义。因此,在国际关系中进行心理分析时,两者的结合尤为重要。如果参照层次分析法本身,这种心理分析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

(2)心理学在国际关系中的未来发展

1.国际关系与心理学的双向互动效应将得到更多关注。就国际关系和心理学的交叉性质而言,它仍将是未来几十年国际关系研究的焦点之一。因为心理的信仰、动机、感知、价值观等内容会影响政治精英的政治行为,文化和组织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现象。通过比较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趋势,可以发现国内国际关系学科较少关注心理因素,现有的研究内容大多是对国外现有内容的报道,缺乏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内容。尽管国外国际关系理论更加关注行为者心理因素的作用,但对组织如何反过来影响个体行为者心理因素的研究仍然不足。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两个学科之间的双向互动研究。

2.国际关系中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将进一步加强。由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作为国家行为者之间实际表现形式的个人的关注也相应增加。目前,罗伯特.杰维斯的错误知觉理论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具有最高的理论和系统水平。我们可以用它来研究个体心理学(当然,它也可以是国家心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科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提炼个体心理特征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这种研究和关注的意义不仅可以解释一个具体的国际关系问题,而且对帮助和促进我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的系统建设也有很大的作用。

3、在研究方法上,仍应坚持通过综合研究达到精通。如前所述,这两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中,两者在整合过程中不应该受到现有学科框架体系的约束,而应该从其他学科中吸收更多优秀的研究方法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中,从而促进该学科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

可以说,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艰巨的任务有待完成。例如,我们如何使这个主题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另一个例子是如何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内容、适度的建构主义以及个人需求、态度和个性等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上述三个基本原则,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要从系统和理论上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学科本身。

三.罗伯特·杰维斯的知觉与错误知觉.........17

(一)导致错误认知的三个重要机制……18

②罗伯特·杰维斯对……21

(三)罗伯特·杰维斯的理论启示……23

Iv .心理建构下的国家间冲突……26

(一)关于心理建设的……26

(2)心理建构下的国家间冲突..............................27

(3)解决国家间冲突的出路.........31

V.结论……35

四.心理建构下的国家间冲突

(一)关于心理建设

正如上面开头提到的,心理结构,字面上,是一个混合在一起的词。一方面,它与政治心理学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政治心理学更强调心理能力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心理建构与国际关系中的建构理论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并不相同。学术界对政治心理学的定义有许多概括。其中一种认为政治心理学主要是指人们过去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活中各种政治信息的刺激和诱导下会被打上政治的烙印,从而在特定的政治生活中形成一种心理学。当然,如果你不这么具体地描述它,你可以把政治心理学看作是把心理内容应用到政治活动中,关注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同样,对于建构理论,我们现在有一个相对系统的温和建构主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理论找到答案。温特将国际关系的不同流派分为四个框架,并将他的建设性理论定义为整体论/理想主义。这种划分体现在方法论层面,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影响。这是国际体系结构在国际关系领域对国家的影响。反映在世界观层面上,温特拒绝纯粹的唯物主义,主张观念的作用的重要性,承认物质因素的客观存在,但强调客观因素只能通过行为者的共同观念来影响行为,并能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显然,通过理解温特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划分,特别是对建构主义理论内容的概括,我们可以发现,在温特温和的建构主义理论中,对纯粹理性主义和纯粹唯物主义的反对是非常明显的。

V.结论

本文提到的心理建设中国家间冲突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发展的针对性。然而,通过分析近年来几个国家发生的冲突,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这些原因是普遍的。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虽然在此期间,两国关系经历了美国错误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和南海碰撞等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了两国正常外交关系,但两国总体发展趋势仍然是积极的。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之间的互信逐渐加强。两国还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各种合作。即使在2009年下半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发展到了一个极好的状态。然而,无论两国在多少领域合作,中美之间仍会有各种冲突,包括政治冲突、经济冲突等。这些冲突背后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美之间可能存在的误解。例如,美国可能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会侵犯美国现有的利益,但美国可能不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能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并帮助两国在相互援助方面进行合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然而,中方认为美方的一些行动和言论是对中国人民的不尊重,但事实上美方只是从客观的角度对具体事件发表评论。因此,两国之间的错误认识已经成为两国在许多领域爆发冲突的重要原因。在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精英能够认识到频繁的虚假感知,这无疑对减少虚假感知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仅从本文的角度来看,国家间的错误认识、国家在抵制自卑情结中的作用以及国家对利益的无限追求已成为国家间在心理建构下爆发冲突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将政治心理学和心理动力学分析的一些内容融入到国际政治研究中,并在多个层面上融合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从而得出结论:它将极大地促进国际关系和心理学学科的未来发展。也许这些内容和结论在现阶段在理论和系统化上还不完善,但如果我们能借此机会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们相信经过多年,我们可以丰富我们各自学科的内容,更令人信服地解释国际关系现象,这些也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内容。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