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2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基础

302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基础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200字
论点:法律体系,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概述:

本文是法律毕业论文,通过多年的探索,中国独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国家才能够稳步发展。

论文正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

(1)提出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命题
是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探索后正式提出的。它的建议不仅体现了党的智慧,而且符合中国的国情。20世纪80年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经讨论了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形成。建议立法应符合中国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独立法律体系,以便有法可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初步构想。以宪法为“领袖”的社会主义法制已经形成。到了20世纪90年代,法制建设的目标再次明确。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在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现行法律,初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初步形成适合中国当时发展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是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明确规定了法制建设的目标,即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期内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199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其工作报告中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提出是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此同时,它宣布“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到2010年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此期间,十五大报告中的“你”一词被取消了。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伟大的名称已经正式问世,而这项工作的目标就是建立、补充和完善这一法律体系。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构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构成,法律界和立法部门有不同的分工,也提出了不同的分工方案。国务院2011年10月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对此描述如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体,行政和地方法律为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同意白皮书的这一部分。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法。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首位,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它规定了我国的基本制度和任务,并界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所有其他法律和法规不得违反《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相关法律是宪法的“配套设施”,直接保障宪法的实施和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法律,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线,但也必须遵循宪法,不得与宪法相冲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要求。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这也是对法律的进一步细化,符合全国和各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需求和实际情况是不均衡的。这也是一项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开展的立法活动。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渊源

(1)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适应中国当代国情、具有划时代和发展性的法律体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抛弃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而是经过仔细筛选,摒弃了其糟粕,有效合理地利用了其精华。当然,这些传统法律文化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我们不直接引用它们,而是顺应时代的需要,赋予它们新的内容,使传统的法律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变得更加实用和生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承了传统法律文化,吸收了传统法律文化的“营养”,实现了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笔者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代“以德治国”的法律思想经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已经发展成为我们在当今社会法制建设中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孔子的“仁”论强调“仁爱”的观点,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关怀。孟子时期,这一思想得到升华,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国为本、以王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通过古代“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和创新而升华的,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古代中国强调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实现和谐与正义的目标。在当今社会,我们赋予了这一理念新的含义,提出了社会保障的“综合管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通过“善”和“修养”来达到自律的目的,从而达到“和谐”。当今社会法律体系的建立也应在促进“和谐”和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
……..

(2)西方法律文明的杰出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够如期完成。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精髓,还虚心借鉴了西方法律文明的优秀成果。法制社会的长期发展告诉我们,有必要向区域外的法制文明学习。历史也证明,移植外国法律文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法制建设。当然,借鉴外国法律文明的成果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基于中国实际国情的创新。借鉴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立法的智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鸦片战争后,西方法治理念传入中国。一些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法律文化。西方法律翻译出现了,如中国第一部西方法律翻译《世界公法》。中国资产阶级改革派和革命者也开始积极翻译西方法律书籍,涵盖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目的是全面引进西方法律文化,彻底改革中国落后的封建法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法律界翻译了大量西方法律经典和法律文本,这表明当时的法律研究者已经意识到立法需要积极借鉴和引用其他国家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西方法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中国法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理论渊源.......17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制思想.......17
(二)列宁的法制思想.......1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21
(1)毛泽东的立法思想.......21
(2)邓小平的立法思想.......23
(3)江泽民的立法思想.......24
(4)胡锦涛的立法思想.......2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

(1)毛泽东的立法思想
毛泽东的立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初步理论成果,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在我国立法过程中,毛泽东大胆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毛泽东深刻认识到阶级法的弊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发现了封建法的根本缺陷,从而提出了实事求是的立法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新中国成立时以会议形式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针。第二,毛泽东高度重视法律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法律工具论”的思想,认为法律是维护人民利益最有效的对策,并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法律内容。第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毛泽东等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明确了法律为人民服务的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内部联系,强调依法办事的理念,确立了人民民主革命的法律形式。第四,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制定了许多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如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直接领导了建国初期婚姻法和五四宪法的制定,调整了建国初期的基本社会关系,巩固了新政权,维护了社会稳定。
………。

结论

经过多年探索,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只有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才能稳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它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产物。它还继承了古代中国和西方法律文明的优秀法律成就。总结和全面分析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真正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人民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法治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得以建设。

参考资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