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568字硕士毕业论文刘吴昕的作品是“理性的文本”

36568字硕士毕业论文刘吴昕的作品是“理性的文本”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568字
论点:刘心武,小说,作品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论文,主要论述刘心武小说研究的式微与其创作数量丰盛间的错位关系,于研究者而言,是需要深刻反思的;80 年代刘心武小说研究的沸点热潮,与 90 年代之后的冰点局面。

论文正文:

第一章政治约束下的想象

刘吴昕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品获得如此高评价的原因也取决于他长期的创作基础。应该指出的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刘吴昕的作品常常通过思考官方政策来确立自己的写作主题和想象力。因此,我们不妨说刘吴昕在“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和70年代末的作品属于同一个“收藏”。他们无法独立说话,是政治纪律的“产物”。

第一节《十七年》作品
作为《出身》,刘吴昕因《班主任》而“出名”。事实上,在《班主任》之前,刘吴昕已经发表了许多作品。在“十七年”期间,大部分都是长度约为1000字的小型小说和散文。刘吴昕称这些作品为“练习”和“豆腐脑”1,这是一种谦虚,但也揭示了这一时期创作的真实状态:它处于“临摹”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在刘吴昕之后,我们的作品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对分析生活方式的感知。换句话说,在刘吴昕近60年的创作中,他的作品在“十七年”时期发挥了“本源”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整理这些短小的“豆腐块”对于拓宽刘吴昕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写的《多美的阳光》(1959)讲述了小英寻找母亲的故事。小英在商场购物时失去了妈妈。在商场焦急呼唤“妈妈”的小英吸引了前来购物的人们。每个人都打电话给商场员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小英终于找到了她的母亲。小说结尾,小英和妈妈在金色的阳光下散步。叙述者不由自主地称赞道,“多美的阳光啊!”这种难以言喻的甜蜜和快乐是刘吴昕“十七年”作品的情感基调。
这种甜美的情感基调沿袭了“延安文学”的传统。1942年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加快了左翼文学“整合”理想文学的建设。充满植物的日常生活被清理干净,只留下一种颜色的花。1942年2月17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何其芳的《叹息三章》。1942年6月19日,《解放日报》发表了吴石云的批评文章,文章指出“人们不需要诗人“一起叹息”,他们也不唱“悲伤的歌”。1942年10月16日和17日的《解放日报》连载了何其芳的散文教育。诗人回顾了他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2:他对“软弱的性格、精神损伤、人格价值、空漏洞、各种空思想等的“痴迷”。”“在新社会中,“这种暴露在光中的“黑暗”常常阻碍我们对更粗糙、更简单的现实,即更正常、更伟大的现实的视觉和理解”。何其芳如此迅速地改变自己的写作立场,在延安作家中是很常见的。丁玲、周立波等作家自我批评,表达了积极接受思想改革和“向工农兵学习”的决心。
到“十七年”,在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审视“胡风集团”和“反右运动”之后,这一规范的界限越来越清晰。甜蜜,成为作品的唯一基调;赞美“新人”、“新事物”和“新生活”已经成为文学的唯一方向。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随后,出现了许多被称为“干预文学”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现状的批判和对现实的干扰为叙事动力,表现出深刻的忧患意识。然而,在政治干预下,这些作品很快被称为“毒草”。虽然“干预文学”的持续时间很短,但它就像一颗逝去的流星,给黑暗的夜晚空增添了一丝光彩。
.............................................

第二节刘吴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创作:“文化大革命”意识形态脚注
刘吴昕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公开出版了两部小说,一部短篇,一部中篇。短篇小说《红印试卷》(1975)被收录在同名短篇小说集《红印试卷》中。这是一本关于教育革命的小说。在工人老师的帮助下,红卫兵中队成员周晓琴成功地做了一个烟嘴并转动了脖子。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革命的合理性,从而彻底消除了温老师等人的担忧。中篇小说《睁大眼睛》(1975)讲述了一场“阶级斗争”的故事:在院子里工人的帮助下,儿童团团长、红军战士齐芳与资本家郑船山英勇战斗,最终获胜。这部小说出版后,受到主流批评的高度认可。《人民日报》认为,“睁大眼睛”是“教育青少年党的基本路线的好书”。北京文艺提出“睁大眼睛”是“向邓小平开了一枪,是对邓小平“阶级斗争消灭论”的批评”。对“睁大眼睛”的赞美意味着,通过调整,刘吴昕能够在“文革”时期的文学规范中更加自由地行走。
如果说刘吴昕“十七年”时期的作品由于对日常伦理情感的描述而仍然具有真正的生命意识,那么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作品则完全脱离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成为解释官方政策合法存在的注脚。如果说刘吴昕“十七年”时期作品中所教导的原则仍然是知识性的,那么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作品中所阐释的相关“文化大革命”政策完全是反历史、反现代、反人类的政治激情想象。刘吴昕以文学的形式将这些政策合理化,完成了自我对象化,同时成为传播官方意识形态的工具。
1。从文老师到张老师:刘吴昕流亡“自我”
“十七年”时期,文学是实现政治权力的工具。虽然这已被定为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但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发现文学与政治之间的细微差距,并制造自己的微弱声音。”《多美的阳光》(1959)、《阿姨》(1959)、《桂花香》(1962)等作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爱的状态《窗影》(1961)和《播种》(1962)表达了他们“向劳动人民学习”的决心,同时也阐明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效用。“文化大革命”发生时,知识分子被完全剥夺了发言权,文学和政治被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变得铁板一块。只有当知识分子“失语症”时,他们才有可能进入“文化大革命”的文学领域。这可以从红印试卷(1975年)中温老师和张老师的形象中看出。
文是红卫兵中队成员周晓琴的数学老师。与周晓琴等红卫兵的“先进性”相比,温老师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落后”的面貌。首先,温老师对新的教育革命有些不满,不能摆脱“旧的影响”。其次,温老师对红卫兵的言行总是持怀疑态度。得知周晓琴没有参加考试,温家宝立即对周晓琴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并说:“这种考试来不来都没关系。“1
如果说《说文》延续了刘吴昕“十七年”时期的教师形象——注重教学经验,尊重理论知识,那么《张班主任》就是对“文革”时期教师“理想”形象的想象。与温家宝对教育革命的“抱怨”不同,张艺谋总是保持沉默。考试即将结束,这时周晓琴汗流浃背地走进考场。温老师马上问道:“你为什么对考试这么不重视?你不能来参加开卷考试吗?“不过,张老师”没有说话,但他信任地看着周晓琴,好像在鼓励她:说出来,别担心!刘吴昕把这种沉默解释为对红卫兵言行的无声支持。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知识分子只有在失语症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一个席位的可能性。
.........................................

第二章,“时代精神与新面孔”

无产阶级持有“先进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导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刘吴昕作品的叙事立场。进入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取代了无产阶级,成为时代的代言人,肩负着“国家发展、国家命运和人类自由精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与以往的创作相比,刘吴昕80年代小说的叙述者摆脱了政治权力的束缚,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在中篇小说《紧急议程》(1984)中,有一位批评家日夜努力工作他深入探讨了时代精神和近期优秀作品所反映的新风格,但他不得不转向对不健康创作倾向的详细分析。批评家对优秀作品的认同——把握“时代精神和新人的出现”,揭示了刘吴昕80年小说的核心思想。这种“时代精神”的主要特征是积极参与“现代化”事业,担负起振兴民族的责任。

刘吴昕小说第一节与“新时期”早期文学
是当代文学的传统主题。与“十七年”时期作品中直接呈现的“新人”、“新事物”、“新生活”不同,刘吴昕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主要关注社会问题,以引起“救治”的关注,从而共同建构理想的社会形态。这种强烈的社会干预感可以说是20世纪问题小说的延续。然而,在材料选择、情感基调和叙事立场上,它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的明显特征。
1。赵树理“问题小说”
的延续与他70年代后期的小说相比,刘吴昕80年代的小说对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关注社会问题的写作方法是对20世纪问题小说的继承,即赵树理的问题小说。
刘吴昕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尝试在他的小说中描写社会问题。然而,他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作品并没有围绕特定的社会问题展开。他们专注于颂扬“新人”、“新事物”和“新生活”:从《班主任》(1977)的标题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创作动机是塑造班主任张君石的形象,而“青少年精神创伤”问题是在塑造张君石形象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的。《穿米色外套的年轻人》(1978)是一个关于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未完成的课程》(1978)描绘了一位坚持教授科学技术知识和反对“四人帮”的教师。一大早,一群白鹤飞出窗外(1979年),向一位发誓将毕生献给祖国的工程师致敬。《幸福》(1979)描述了一位高中老师几次为他的学生反抗他的儿子,等等。
在刘吴昕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中,这种凸显人物优秀品质的写作风格日益衰落,对“问题”的认识日益突出。银鼎关山(1982)侧重于失业青年的就业。《紧急议程》(1984)指出了党政机关在智力研究领域的过度干预问题。《黑墙》(1982年)和《蓝色封面》(1982年)等作品呼吁不要侵犯他人的私人房间空;《非钥匙》(1983)发现了学校钥匙和非钥匙划分的不良影响;周五(1983年)下午6: 30的故事和《白牙》(1988年)指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信任的萎缩。《天伦王朝》发现了父母过度干涉子女婚姻的问题。《长镜头》(1985)指出年轻人缺乏精神生活。”《钟楼与鼓楼》(1984)、《公共汽车咏叹调》(1985)、《王府井万花筒》(1986)等作品发现,市场经济实施后,人们的精神状态落后于物质发展等等。
.........................................

第二节
说把知识分子分为“适应型”知识分子和“反对派精神”知识分子。1“适应性”知识分子只对“公众”和“为公众”承担“代表、呈现、表达信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责任,很容易“沦为社会趋势中的另一个职业或人物”。当“对抗性”知识分子承担“适应性”知识分子的工作时,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处境是公开提出尴尬的问题。对抗(而不是创造)正统和教条不容易被政府或团体吸收。他们存在的原因是代表所有那些通常被遗忘或抛弃的人和问题。”显然,刘吴昕属于“适应性”知识分子的范畴。这可以从刘吴昕在1983年“现代派”讨论中的态度看出。总体而言,刘吴昕对“现代主义”持积极态度。在文章《在“新、奇、怪”面前阅读》中,刘吴昕非常欣赏高行健的书:“近年来,大量关于现代西方小说发展的文章分散在报刊杂志上,一些系统介绍作家、作品、流派和技巧的书籍也相继出版。”然而,像《高行健统治下的现代小说技法初探》这样的书还是很少。与李拓、冯骥才等人不同,刘吴昕没有沉浸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中,而是“理性地”提出了李拓、冯骥才、高行健等人的遗漏,并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虽然在过去一两年里,中国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农民普遍富裕起来,农村读者的文化水平和欣赏习惯仍很难说发生了多大变化。因此,当中国作家为他们写作时,他们毕竟不能归入“现代主义”的范畴,尽管他们可以学习高行健小册子中介绍和总结的现代小说技巧。不仅农村地区如此,普通城市居民、工厂、矿山和解放军部队的许多工人、服务业的各种侍者和士兵也是如此,他们的文化水平、欣赏兴趣和审美习惯也是如此,他们担心薄熙来仍然难以消化“现代”文学作品。1
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是这种适应气质将如何影响刘吴昕的想象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前刘吴昕作品中的人物经常活跃在公众中空。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常生活空成为故事发生的重要场所。然而,刘吴昕并不打算呈现日常生活的复杂性、模糊性和敏感性。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是刘吴昕的兴趣所在。“传统”和“现代性”是20世纪80年代作家面临的共同命题,刘吴昕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和“现代”是刘吴昕80年代小说的两把钥匙。
也是一种理性的历史信仰,认为历史的发展遵循一种上升的趋势。它还旨在构建一个“现代”世界。由于“调整”的气质,刘吴昕在具体细节的处理上与同一时期的作家有很大不同。前者认为“传统”是动态的和可修改的,而后者认为“传统”是隐藏肮脏和接受肮脏的地方。前者建构的“现代”世界以“知识”和“理性”为原料,而后者对“现代”世界的想象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
.............................................

第三章文学身份的焦虑与困惑............................72
第一节侧重于...........................................72
我,民间:侠义梦想的现实想象..............................73
二,“消费”的混沌想象..............................79
三。爱情叙事:一幅灵魂缺失的油画.............................83
第二部分徘徊在日常生活和形而上学之间。..........................................86
一,“游戏”:基本的叙事基调“风过耳朵”。..............................86
二,“四排楼”:审视空之间缺失的想象..............................95
3,“奇峰大厦”:叙述者的参与意识与解决方案..............................101
第四章“流动的窗户”:对当前社会普遍心态的模仿……107[/br/ ]第一节“荒谬的”现实世界.............................................107
第二节失败的“启示”.........................................111
第三节,“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叙事立场..............................114
第五章刘吴昕小说的日常叙事风格..............................117
第一节是明确的美学:.........................................117
1、刘吴昕小说的日常叙事风格,................................117
2,作为抒情载体的叙事语言,“绝对”概念的书写..............................122
第二节“立体交叉桥梁”:模糊美学的无形表象.........................................134
一、............................135
二,................................138
三、当代日常叙事的继承与突破..............................140
[/ Br/]第6章“一维”人
[/ Br/]由于思想的介入,刘吴昕的日常叙事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然而,仅仅从日常生活的层面来审视刘吴昕的小说作为“理性文本”是不够的。本章将聚焦于刘吴昕的“人”的写作,希望通过本章的分析,对刘吴昕作为“理性文本”的小说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里是黄金》(1979)、《如意》(1980)等小说出版后,刘吴昕强烈意识到,“作为一名文学作家,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学眼光”、“对人类命运的感知、对人类心灵的解剖”;文学作品主要描写人及其命运,以人为本,以人的命运为线索。“人是目的。想法不是目的。”然而,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刘吴昕的创作实践与其文学创作观和表达观并不一致,甚至与之相矛盾。在刘吴昕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理解刘再富所说的:“任何人,不管他的性格有多复杂,都是由对立的两极组成的。”3.刘吴昕小说中的人物总体上呈现出简单的物质特征。

第一节的叙述者,“专制”
1。叙述者
“从小说叙事话语的语言风格来看,描写和叙述是两种最基本的类型4刘吴昕的小说主要使用“讲述”的语言。用“讲述”的语言,作者不仅能提供事件的背景、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还能直接评论和判断人物刘吴昕小说的叙述者对小说中人物言行的控制比普通的“讲”语言作品更为严格。这种控制隐藏了小说中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使叙事呈现出清晰生动的风格。
“记忆”是刘吴昕小说中“讲述”故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人物在回忆一些经历的过程中必须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讲故事时的“叙事主体”,另一个是经历故事事件时的“体验主体”。“以《醒醒,兄弟》(1978)为例。小说中的“兄弟”向“兄弟”和陆书记讲述了他的“文化大革命”经历。作为记忆的“兄弟”是叙事主体,故事中十几岁的“兄弟”是体验主体。
这个故事也以记忆的方式展开。不同的作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它。傅贵在余华的《活着》中回忆了他的人生经历,叙事主体的眼睛总是注视着故事的发展。然而,在细节上,叙事主体往往会放弃自己的眼睛,转而转向体验主体的眼睛。在回忆的过程中,年迈的傅贵常常后悔、叹息或无助地回忆起贾珍催促他离开赌场回家的情景。傅贵不禁后悔:
现在一想起这件事,我就感到苦恼。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真的是个龟杂种。这么好的女人,我打了她,踢了她。1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这样一个叙事主体直接评价体验主体的言行时,它只会出现在傅贵的行为直接影响到那些与他关系密切的人时,例如他的妻子、女儿、母亲等。这种处理方式与其说是叙述主体的视觉干扰了体验主体的视觉,不如说是叙述主体的视觉干扰了主体的视觉(“我”和读者)。叙事主体视觉的突然介入强化了叙事主体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立场,这直接影响到主体的判断。傅贵对他过去行为的谴责很容易导致接受者有类似的情感态度。当傅贵的言行与他周围的亲属没有直接关系时,体验主体的视觉往往会取代叙述主体的视觉。例如,傅贵对他嫖娼行为的回忆采用了经验主体的视角。
.........................................

刘吴昕·

作为一位理性作家,通过以上分析,刘吴昕小说的“理性文本”一面得到了详细呈现。然而,如果我们要判断刘吴昕是一个理性的作家,仅仅依靠“理性文本”是不够的。根据“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薛倩先生将作家分为两类:生活作家和理性作家在世界观中,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理性主体与认知客体之间没有分离或对立。“不同于生活世界观”,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理性世界观与世界是分离的,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理性主体,以自己的理性作为对象来观察和分析世界,并获得明确的理性原则。以下作者将通过分析刘吴昕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想象,进一步丰富刘吴昕作为理性作家的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主流文学的主题、表现形式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作家的创作似乎与主流文学的变化没有太大关系,总是稳定在创作状态。例如,汪曾祺呼应沈从文的田园抒情传统;余华总是执着于个人与世界的对抗。林白被个人的孤独迷住了。这并不是说时代的热点没有投射到这类作家身上,而是说这些作家更愿意表达自己的主动性。时代热点、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世界”和“我”作为“非我”是“混合的”。换句话说,在这些作家看来,“世界”本质上是“人”主观能动性的投射。征服“世界”就像暴露自己。莫言的小说有着清晰的历史背景。红高粱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87年5月27日发生在山东苍山的蒜薹事件使莫言有了创作的冲动,他有了《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的故事是以清末高密村民拆毁胶州为背景的。青蛙对“计划生育”政策有丰富的想象力。然而,莫言无意判断这些历史事件是否有所进展。莫言与其说描述中国历史上这些相当重要的事件,不如说描述“人”是如何参与塑造历史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被历史淹没的。
我们也可以在刘吴昕的小说中看到清晰的历史背景。红印试卷(1975)讨论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改革”。诸如《班主任》(1977年)、《醒来吧》、《兄弟》(1978年)和《未竟之业》(1978年)等小说呼应了政府为清除“四人帮”及其残余毒物所做的努力。《钟鼓楼》(1984)、《公交车咏叹调》(1985)、《男妓》(1987)等小说的背景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风语录》(1992)、《四排楼》(1993)、《奇峰楼》(1996)等小说则描述了市场经济实施后人们的生活状况。然而,刘吴昕的小说采用了与莫言、余华等作家完全不同的方法。
首先,刘吴昕通过主流政治来评价这些历史事件。红印试卷(1975)证明了当时在周晓琴和工人师傅的帮助下实施的“教育改革”政策的合理性。《班主任》(1977)、《醒醒吧,兄弟》(1978)和《班级未完》(1978)等小说通过指责“四人帮”摧毁人们的精神,回应了清理“四人帮”残余毒物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钟楼与鼓楼》(1984)、《咏叹调》(1985)、《男妓》(1987)等小说都描写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尽管《风语录》(1992)、《四排楼》(1993)、《奇峰楼》(1996)等小说也描述了市场经济实施后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揭露这些问题只是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而不是刘吴昕创作的最终目标,这是刘吴昕的深层动机。
..........................................
参考资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