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3636字硕士毕业论文“十七年”(1949-1966)时期《中国画报》女性形象建构的分析与思考

33636字硕士毕业论文“十七年”(1949-1966)时期《中国画报》女性形象建构的分析与思考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3636字
论点:女性,画报,社会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新闻媒体论文,本研究试图通过两个层次编码结合的方式描述“十七时期女性的社会呈现一般形式,并探讨这样的媒介呈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何种认知?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1.1研究起源1.1.1选择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内容的原因历史上,东西方女性都处于被男性俘虏和奴役的从属地位 西方从属关系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古希腊哲学家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观。 第二是《圣经》中女性地位的系统性下降。 各种各样对女性的隐喻性暗示和平庸,以及认为女性智力低于男性的观点,构成了西方教派中以圣经为经典的女性固有的刻板印象。 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圈形成了明代以来男尊女卑的基本格局。 除了少数情况外,女人没有社交生活(如南北朝诗歌《木兰》中的花木兰,京剧中的女伴马,梁祝中的祝英台)。他们的生活仅限于家庭生活。 尽管她们的反叛仍然不可避免地以父权制社会为特征,但她们已经可以被视为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反叛者。 社会公认的女性形象应该是在“女性四书”(即《女性戒律》、《内训》、《女性论语》、《女性范洁璐》)教育下遵循“三原则四美德”的女性 虽然妇女在通往社会实现的道路上受阻,但她们只能在家庭生活中“婚前跟随父亲,婚后跟随丈夫,死后跟随儿子”,并且终生处于从属地位。 然而,对妇女来说,最重要的只是要“善良、宽容和善于表达”,这些都与妇女的社会自我实现无关 《妇女戒律》直接规定,妇女应该“谦虚”、“尊重”和“服从”。换句话说,即使他们在智力和才能上不比男人差,他们也必须表现出劣等的外表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在现代中国社会,这种系统性的歧视已经成为政治上不正确的言论,被主流社会抛弃,但在社会现实中,仍然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别不平等态度。 例如,在现代人的观念层面,“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家庭结构仍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这意味着在这一框架之外的男女都将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 即使是事业极其成功的女性,如果她们不擅长“在上帝里面”,也会患上疾病。即使是非常擅长“在主内”的人,如果他们放弃“在主外”,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指责 这种逻辑显然是基于性别不平等的思想,即两性都必须符合既定的陈规定型观念,这是一种隐藏意识形态层面的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也存在于社会现实层面。 这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 即使在1980年的中国,中低收入妇女的数量仍然很大,男性仍然占中高收入群体的大多数。 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妇女的收入明显低于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高收入妇女在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受到很大影响。 这意味着在中国的工作场所,尤其是在一些行业,仍然存在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 因此,性别歧视现象在思想和社会现实中仍然存在,这个问题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1.2研究综述中西方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因为西方媒体研究起步较早,所以专业媒体研究也较早。与此同时,最早的女权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此后,系统的女权主义研究得到了发展。 因此,结合两种研究类型的西方媒体女性形象研究,比中国的研究方法更加成熟,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事实上,媒体中女性形象研究的话题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 本部分将分别从中国和西方进行文献综述。 1.2.1西方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中关于女性媒体形象的研究成果诞生于西方。著名女权主义者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为后来的女权主义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领域的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媒体与女性的关系。这种与特定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在传播学学者盖伊·图奇曼的《火石与媒体中的家庭女性形象》一书中的文本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这本书里,图奇曼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别假说”的概念,并认为在媒体文本中,妇女被“象征性地强奸和消灭”。 大众传媒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盲目迎合受众,而媒体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只能是琐碎的,受到指责,前提是利益的拥有者和受众都是男性。 荷兰学者祖伦从女性主义媒体研究的社会背景、妇女在媒体中的代表性以及女性媒体从业者的状况等方面讨论了妇女在媒体中的地位。 在她的研究中,她发现,即使是女性媒体从业者,在媒体和媒体之外的社会环境中展示媒体时,也无法避免陷入遵循男性主导社会一般规则的陷阱。更不用说资本主义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的行为了,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和其他原因,妇女被有意或无意地压成男人,并在媒体上呈现,以巩固人们对妇女的陈规定型形象。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阐述了社会对女性的影响。 然而,在女性主义发展并与新闻传播相结合后,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他们的研究中,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呈现对女性、男性和社会的影响得到了深入讨论。 第二章《中国画报》的发展历程2.1《中国画报》的定位1952年,中宣部确定了《中国画报》以国际宣传为主的基本出版政策。它规定《中国画报》的首要任务是“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国际和国内宣传”。同时,也阐明了《中国画报》在目标受众、覆盖范围、编辑政策等方面的定位要素。 《中国画报》社长兼总编辑徐步用八个字总结了《中国画报》:“大国面孔,人民记忆” 《大国面孔》体现了人民画报与共和国紧密联系、历经60年风雨的基本特征。《人民的记忆》体现了《中国画报》的特色,真正反映了国家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2.2《中国画报》和《人民画报》的发展变化我国的第一个画报是《欢英画报》。该画报由应用中心于1月创办,是一份不确定的期刊,每期超过10页。 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画家蔡尔康。然而,由于销售不佳,该画报仅出版了五卷就被关闭了。 1884年5月8日,报道厅推出了《点石斋画报》,由点石斋出版社印刷。这本画报只能称之为我国画报业的鼻祖。 首先,这本画报在当时影响很大。 一旦每期出版,它将出售一个空,因此印刷机将不得不在盛大场合空之前一次又一次地印刷它 其次,《画报》13年来共出版了36卷473期。 这在我国报刊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点石斋画报1号》中有一篇由美查(即点石斋画报创始人之一的英国商人美查)撰写的序言,解释了点石斋画报成立的三个原因:第一,改变中国不重视画报的局面;第二是为中国人提供饭后的休闲谈话。第三是赚钱 从这三篇文章不难得出《典史斋画报》不如《欢英画报》短命的原因。 首先,作为一名商人,美查对吃东西有着敏锐的商业意识。当时,当观众普遍受教育不足时,绘画销售并不局限于能够读写的知识阶层。因此,市场自然会更广阔。 其次,第三个目标是赚钱和为街头巷尾的事业服务。 在操作上,《点石斋画报》改变了西方画家在《欢英画报》中采用的西方绘画方法,采用了当地中国画家绣像风格的传统中国画技法,更贴近观众的审美习惯。 主题选择还强调新颖性、趣味性和新颖性。 《点石斋画报》问世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画报期刊。 然而,直到晋察冀画报成立,中国共产党才拥有了第一个新闻摄影画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一系列会议决策和政策制定,发展了新闻出版产业。其中,新华书店和全国图书定价统一,重要图书版本统一,出版了大量政治理论书籍和流行政治书籍。 其中,在出版大量政治理论书籍和大众政治书籍的精神指引下,期刊的发展也有理论基础 然而,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识字率仍然不高,发展诸如《人民画报》等通过图片传播政治内容的通俗书籍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三章数据统计与分析……113.1图片整体研究……113.2封面内容研究……213.3两套数据统计揭示的《中国画报》特征.......38第四章理论延伸和社会意义研究……424.1中国社会框架中的女性形象……434.2各种框架对现代女性的影响........52第四章理论延伸与社会意义研究4.1中国各种社会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在图奇曼的《做新闻》(Doing News)中,认为呈现给公众的新闻有一定的固定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新闻机构可能有各种其他属性。 虽然这种框架的存在有时是有意识地植入的,有时只是无意识地发生,但这种框架存在于任何新闻表达中。 本研究的这一章是对各种社会框架中妇女形象的扩展研究。 4.1.1中国历史上的妇女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妇女被剥夺了拥有社会坐标的可能性。 在我国历代,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即便如此,唐代男女的社会地位和功能已经确立了界限。 其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鲁滨王珂发起了一场声讨“北齐陈思”的运动 这四个字反映了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框架下对女性的忽视和低下的社会地位。 明清以来,礼仪非常严格,女性的社会地位更低。 要求女性不要走出大门,但不要走出大门,女性应该严格控制自己与“四本书的女性”,这意味着妇女必须“谦虚”,“尊重”和“服从”的道德品质。 “尊重和服从”和“服从”首先是对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的洗脑教育。其次,它还使妇女失去独立思考的权利,并且空只以男人的思维为标准,盲目跟随男人的想法。 这种文化框架实际上是对女性社会竞争可能性的系统开发,“自卑与软弱”和“女性人才匮乏是美德”的理论是对女性反智主义的洗脑教育。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妇女不可能拥有与男子相同的社会竞争力,而这种缺乏社会竞争力反过来又成为妇女智力缺陷的“明显证据”。 这一社会框架造成的恶性循环系统地消除了妇女参与社会实践的可能性。 包裹小脚、浸泡猪笼等直接给女性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结论“十七年”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打破了从中国封建传统社会到民国的许多传统,为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奠定了基础,从伦理到美学。 这一全新框架的提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民画报》是中国第一家自成立以来从未停刊的大型全国性画报,展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女性形象。 正是这种女性形象从美学和社会意义上集中体现了“十七年”时期的女性形象,为促进男女平等观念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这种“去性别化”的女性形象也有更持久的负面影响 这种背景一方面导致现代社会中的妇女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另一方面,它也给不承担或拒绝承担家庭责任的妇女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使社会将她们定义为缺乏女性魅力的不吸引人的个人。 正如“十七年”时期的《人民画报》承担了那个时期的社会责任一样,现代媒体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传播健康的性别视角。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