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658字硕士毕业论文中美家庭价值取向的差异——以电影《推手》为例

39658字硕士毕业论文中美家庭价值取向的差异——以电影《推手》为例

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658字
论点:Literature,interests,intrigues
论文概述:

The study tries to find out the cultural roots thatunderpins the differences and clashe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and propose atentative solution to the dilemma.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美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其中家庭文化占据着特殊的地位。随着新媒体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会被提供来观察和体验国外的生活方式。然而,面对家庭价值观和行为的差异,人们经常感到困惑,遇到障碍,这往往导致跨文化偏见和冲突。因此,探究文化差异、家庭差异,并确定其社会根源,对于解决跨文化冲突、促进家庭和谐、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卢斯蒂格和科斯特(1999)的观点,“当巨大而重要的文化差异对如何有效地交流产生不同的解释和期望时,跨文化交流就发生了。”(卢斯蒂格和科斯特,59岁)。这个术语“跨文化”指出,至少有两个人或两个群体在文化上有着不同的重要属性,如他们的价值取向、偏好的交流代码、角色期望和社会关系的感知规则。美国学者威廉·泰尔写道,“家庭和社会一样重要”(萨莫瓦尔和波特,116)。他的话清楚地表达了家庭对个人和文化的重要性。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也清楚地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海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本文试图分析和解释《牵手》中中美家庭价值取向的差异。通过对电影中反映的跨文化家庭的家庭价值观差异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追溯导致冲突管理中不同态度的文化根源。众所周知,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实力、政治制度、人口规模等。其中两国的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差异典型地反映在他们各自的家庭观念中。因为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制度和传统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当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相遇,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跨文化冲突将不可避免地频繁发生。因此,家庭价值取向的差异成为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根源。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和协调,在这个环境中发生的冲突或冲突确实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关键概念
谈到“文化”的定义,很难从这个复杂术语的数百个定义中找到最准确的定义。威廉姆斯(1983)指出,“这是英语中两三个最复杂的单词之一。”在历史上,“文化”源于拉丁语“colere”,意思是“种植”和“照顾”。因此,我们把“文化”看作是来自人类或由人类创造的东西——“文化”是有教养的。许多学者试图给文化下一个恰当的定义,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概念,这就带来了试图把“文化”这个词作为历史产物统一起来的困惑。文化标志着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认为文化是人类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努力创造的东西,这种想法使我们能够一代一代地学习和传递知识。就像我们使用的电脑一样,我们被我们的文化编程,就像电脑软件一样,去做我们该做的,做我们该做的。“是文化提供了软件。就像任何好软件一样,我们在使用它时只是模糊地意识到它。它消失在背景中,我们只知道我们可以,计算机可以工作,或者有时不工作,因为它与其他软件不兼容。”(霍夫斯塔德,2005年)
…………

2.2研究的理论框架
本文旨在分析中美文化中家庭价值取向的差异。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借鉴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取向理论,该理论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价值取向是用来研究文化价值与沟通行为之间关系的概念。Kluchhohe和Strodtbeck认为,文化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内安排日常生活所依赖的原则,以及他们用来解决普遍问题的手段。他们推论出人类共有的问题数量有限,所有的人都必须在任何时候找到解决方案,虽然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有可变性,但这既不是无限的,也不是随机的,而是在一系列可能的解决方案中是可变的。所有解决方案的所有替代方案在所有社会中始终存在,但都是不同的首选方案。因此,选择了一系列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化和文化进化的过程中,价值观并没有改变,而是转向了。换句话说,他们将文化价值取向概念化为复杂但明确模式化的原则,为不断流动的人类行为和思想提供秩序和方向。(廷图梅,1998年)
…………。

第三章:家庭的跨文化分析.....28
3.1推手和李安概述.......28
3.2推手中的家庭价值取向分析......31
第四章:结论......58
4.1论文摘要.......58
4.2论文的局限性.....59
4.3对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59

第三章:《牵手》中家庭价值取向的跨文化分析

3.1《推手》和李安·[概述/br/]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导演和他们的电影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并在全球电影圈崭露头角。他们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表达技巧向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展示他们的中国身份,赢得了西方世界对东方古国及其文明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在展示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在文化冲突频繁的背景下,这些中国导演运用他们敏感的视角,试图寻找理论文化走出文化危机,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对话的途径。李安,这位重要的代表,就是做出这种努力的人之一。他的电影集思想性、艺术性、叙事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赢得了西方观众的欣赏和青睐。在他的电影中,中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一直以微妙而奇妙的方式得到平衡。同时,作为台湾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他巧妙地将新浪潮电影的平淡叙事与戏剧性的变化结合起来,使他的电影呈现出一种淡雅柔和的东方特色。他的早期作品《家庭三部曲》(The Family Trilogy),也称为父爱三部曲,由《推手》、《婚宴》和《吃喝男人女人》组成,就是这种风格。
………。

结论

通过对霍夫斯泰德《牵手》四个文化价值维度中家庭观念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美两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地位感和教育经历不同。这些差异可以归因于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第一种情况下,虽然信奉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倾向于优先考虑自我实现,但信奉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倾向于强调群体利益和人际和谐。文化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导致了中美家庭观念和沟通行为的巨大差异。其次,中国和美国的权力距离也不同,直接的结果是中国家庭成员更可能接受权力不对称,但美国人更可能要求平等。第三,在中国男性文化中,性别角色在家庭中是明显不同的——父亲关心的是经济问题和社会交往,而其他的是照顾孩子和其他家庭事务。在美国女性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差异没有那么明显。第四,中国属于高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美国属于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因此,对于以稳定为首要考虑的中国人来说,接受陌生和差异是不容易的。相比之下,鼓励冒险和创新的美国人更愿意接受差异,并准备有所改变。《推手》中的这些证据证明了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合理性。
……
参考资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