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75241字硕士毕业论文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视角

75241字硕士毕业论文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视角

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75241字
论点:德育,文化,政治
论文概述:

本文是政治论文,本文从文化结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导向(坚定的理想信念)、文化载体(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文艺形式)。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大学德育文化属性的价值失重。大学德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思想政治工作”层面下的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无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然而,从学科角度审视大学德育的本质,无疑具有本体论价值,而这种价值是工具性所依赖的基础和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的文化功能因其“文化价值”而遭受工具理性的透支,但其作为“价值文化”的本体论存在却在不断衰落。 文化研究不能与人类研究分开。大学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人”的理解凸显了大学德育文化属性中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失重。 一些研究者曾指出:“具有主体转化客体意义的定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优越性的实现以牺牲“人的独立性”甚至丧失整体人性为代价。” 在我国高校德育传统中,个人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和强调。此外,由于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中工具理性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特定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现实,我国高校德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德育有效性评价主体缺失、德育逻辑起点“人”本质扭曲、德育价值取向工具异化等。 这些对“人”的误解表现在大学德育本体和功能的颠倒和大学德育作为文化主体的分离。 第一部分,将大学德育有效性评价中“人”的缺失与社会各领域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制衡关系进行了比较。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具体形式之一,在我国不可忽视。与道德教育的“价值”地位相比,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确实不尽如人意。 事物的外部效应是事物内部性质的外在化。有必要从德育本身的视角和反思出发,探索高校德育低效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客观上要求明确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树立威信为基本和必要的前提。 目前,道德教育的效果有限,或者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所以道德教育必须反思:为什么道德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不能转化为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实践 道德教育的对象不相信道德教育所传达的道德,这表明当前的道德教育没有应有的权威。 诚然,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求道德教育对社会和历史进程中经常出现的道德困境承担全部责任也是违反正义的。 然而,从道德主体性存在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必须解决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因为这种内在动力是克服非权威道德教育各种症状的根本力量——道德教育的有限有效性是非权威道德教育的标志。 第二节大学德育逻辑起点定位中的“人”的扭曲……不能回避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定义:道德教育的原始理论基础或事实基础是否可靠,直接规定了它所发展的道德教育理念、它所规范的道德教育内容和目标,以及它所推导出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否能够最终引导道德教育实践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转型,并在道德教育目标上获得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 就逻辑起点而言,很难避免基于人文主义立场的探索,因为与“人”的疏离是道德教育低效的根本原因。 首先,道德教育逻辑起点的观点分析通过比较学者们对道德教育逻辑起点的不同定义和内涵,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教育逻辑起点一般包含着“人”的共同相关因素 道德是道德教育概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的主体是人,道德教育实践的主体和双方都是人。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伴随人类历史而来的人类生存方式。从“人”的角度寻找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无疑是准确的。然而,从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角度来看,学者们在道德教育逻辑起点的定位上仍然存在着具体的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这里所谓的人的“片面”,是指把人的片面存在与人的整体存在分离开来,作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或者把人的能力抽象出来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把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归因于人、人格、人性、行为、意志、身体等的政治社会化。 在上述以人的“片面”为道德教育逻辑起点的学术观点中,有许多人有独特的见解和精辟的论点。有些可以作为道德教育内化和外化理论(如思想和行为)的逻辑起点,或者作为道德教育某些方面的逻辑起点。例如,人的政治社会化可以作为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性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身体可以作为生命伦理教育的逻辑起点,但作为高度自律的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还有待探讨 第二章..............................大学德育文化属性的工具性,脱离了大学德育文化属性中工具性和价值的失重状态,主要表现为在实际德育运行中的泛政治性。 新文化运动以“全盘西化”为现代化的先导,与传统彻底决裂,但这并没有真正使中国走出文化困境。 人民民主政权的诞生建立了相应的文化形式。毫无疑问,这种内部协调统一的政治和文化制度与以前稳定的政治和文化制度有所不同。 特别是在文化方面,新的文化体系抛弃了以前的传统文化体系,同时受到了数量和力量都占主导地位的外部反对派阵营的敌视和挤压。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封建清算和改革开放初期“走向蓝色文明”的文化尝试,恰恰相反,导致了世界现代化快速进程中社会成员文化困惑的日益升级和传统纽带断裂引发的全球化激烈文化冲突。 第一节大学德育的泛政治化及其特征人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离不开恰当的外部方式和恰当的外部“对象”的伪装,但“外部”和“外部对象”必须尊重和服从主体性及其需要和选择。一旦“外在的”和“外在的对象”超越了应有的程度,就会有违反甚至侵犯主体性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大学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为大学生主体性生成的具体外部因素,与大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发生对立或矛盾,那么大学德育就会陷入工具化的误区 我国大学德育的文化缺失和工具取向是其特征的两个方面。在工具导向的弊端中,大学德育的泛政治化具有代表性。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高校德育一直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高校德育以其高标准的领导体系、系统的管理网络、全方位的目标导向和全方位的实施途径,经常出现在教育法规、政策文件和领导重要讲话等教育声明中。 然而,长期以来存在于高校德育中的泛政治化和价值扭曲的负面影响,经过多次努力并没有消除。 从道德教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不能完全划分各自的界限,例如,伦理、哲学和政治之间存在着真正的交集 在道德教育领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也有交叉。政治思想是道德状况的现实组成部分。政治观是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影响 从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的性质来看,在任何历史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就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教育与阶级性质密切相关。所有道德观念和规范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然而,政治与道德教育之间的适当距离是道德教育能够实现政治期望而不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一直面临着政治教育“方向”、“统帅”和“灵魂”地位的挤压。政治意识形态已经过多地渗透到青年学生中。德育在教育中的第一位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位。 学校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总是把“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想评价放在首位。 第二节大学德育泛政治化的历史原因................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社会生活领域所有问题的根本决定因素。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体现在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关系上。 因此,道德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应该明确定位于政治领域,根据政治属性进行销售,体现政治功能 这成为道德教育政治化的理论基础,也是大学道德教育泛政治化的哲学方法论根源。 从根本上说,学校德育的泛政治化问题是高校德育文化属性失重的现实表现。 首先,大学德育泛政治化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德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一元论和精神意志主导的文化传统中,“政治与宗教相结合”、“以德育代教育”的局面一直存在。 我国大学德育泛政治化的原始历史渊源在于几千年来中国政治规范的道德文化传统,从整体上看是一种政治道德文化。 我国古代学校道德教育,包括对社会精英的精英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的形式实施的。在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核心的情况下,道德教育以社会为本位,以“人际关系”为主旨,以“自律”和“修养”为轴心,最终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道德教育的组织由社会因素主导,自觉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统一。道德教育要求不同层次的教育,强调道德素质的修养和道德境界的提高,强调统一治国与天下的现实目标。 “秀气志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政治理想,也是他们的最高道德理想。 “秀气志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理想道德人格和政治人格的最高融合。 就中国传统社会而言,在中国古代的泛政治道德教育中,特别是在教育的高级阶段,儒家倡导的高尚道德品质与社会模式和社会运作有一定的兼容性。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完善的条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虽然腐朽却没有消亡的原因之一。 “政治”和“教学”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政治”是指政治,属于政治权力体系。“教学”是教育的含义。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它特别对应于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梁宁明》对“政治与宗教的结合”的解释如下:“最高和最强大的组织也有责任促进生活。这被称为政治和宗教的结合。 中国传统的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制度是以“以官员为师”为前提的。“官员”的政治和职业身份决定了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具有政治化的特征。 这就决定了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是政治与教育相互依存的局面,政治与道德是相互前提、支持、解释和辩护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目的到内容都被赋予了极强的国家功利价值,体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 ..............................第三章大学德育文化属性的本体论分析.........73第一节文化的性质.......731、文化的整体性.......76第四节坚持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106第一节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106第四节坚持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文化形态是文化共性和文化个性的统一 总的来说,文化形态既存在于自身发展过程的历时文化传统中,也存在于与其他文化形态同步的文化主题中。 从当前中国文化的内在发展渊源来看,它的传统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相应的文化状况主要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挑战。 就当代中国文化的共同特征而言,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文化形式所共有的,其主题可以概括为“现代化” 在这一主题下,结合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和世界信息化特点,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着特定的文化矛盾,承担着特定的文化使命。 第一节现代化转型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全球化主题“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放,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已走向世界” ......过去那种地方和国家自给自足的闭关锁国,被各个方面的各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各个方面的相互依赖所取代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已经成为公共财产。 马克思的经典论述科学地预见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一)人性:全球化固有的矛盾特征尽管全球化遭到来自世界各地精英的强烈抵制和反复警告,无论全球化言论的初衷和目的如何,全球文化趋同的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为全球化和现代化是一致的,任何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东西都很容易被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所吸收。现代化的福利性质必然会导致人们意志和行为的趋势,这是不可阻挡的 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直观的机遇。这也引发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身份丧失和身份危机。同时,它也带来了文化大众化对精英文化的边缘化影响。 从内部矛盾的角度来看,全球化的内部矛盾体现在文化层面,即在人性与阶级性的矛盾下,是否承认民族文化和国家发展的合理性问题。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政治文化强加给所有民族,否认其他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人性强调各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单一文化。 全球化固有的文化矛盾也体现了人类行为在发展和变革中的性质和特点。人性日益成为全球化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中一些与人性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生态环境、人口等,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全球化所包含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思维模式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主导思维模式。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同构体,也具有推动社会史发展的主动性。 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中有一种声音,认为“文化研究不应该是一个固定的框架,而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或一种可能性。” “在一些学科中,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理论方法也已经成为文化研究 道德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人过上美好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长期以来,大学德育的非本质显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德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文化属性。在“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组织体系和“现代社会”的时代语境中,思考大学德育回归本源和求真往往是不必要和不恰当的。 从长远来看,大学德育已经将价值的本质转化为工具的意义,但人们越来越发现它缺乏实现功能预期的能力。 高校德育实效相对薄弱的原因不在于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目标和内容的设定,也不在于德育过程中德育实践和理念的引导。它更多地在于理论意识层面上对学科元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人”主体的缺失是德育实效性的关键。“人”的本质扭曲也存在于道德教育逻辑起点的先前定位中。 以“人”为媒介,揭示了道德教育与文化之间直接而明确的联系。 人性和文化的形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个人身份的获得是以文化为基础和前提的,人和文化具有实质性的身份。 文化的整体性体现在整体性、规律性和进步性、主体性和灵性上。 从文化差异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它还具有公共性、方向性、选择性、继承性、积累性、互动性等特征。 在对高校德育的内在范畴——道德、教育、大学和大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高校德育的文化属性。 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仍然面临着中国传统文化断裂和泛政治化带来的现实问题。 现代化进程在引发工具理性问题的同时进行自我修正,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特征的变化,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都为大学德育文化路径的选择提出了要求和提供了帮助。 当我们在更广阔的历史维度和更广阔的社会结构中寻找上层意识形态时,文化作为人类主体性的存在方式,经历了历史的过滤和时代的选择,其特征不容忽视。 中国文化模式的构成及其主要内在价值维度也需要大学德育的文化回应,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内容及其对大学德育文化的指导构成了大学德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高校德育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方面来看,发挥高校德育政治社会化作用、维护高校德育权威的理性选择也在于文化途径。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