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695字硕士毕业论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支持研究——基于政策制定的视角

38695字硕士毕业论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支持研究——基于政策制定的视角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695字
论点:公共服务,均等,政府
论文概述: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研究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问题,考察我国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现状,进一步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存在的不足。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选题的背景(1)现实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这一发展进程,在过去30年里,历届政府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健、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更加突出,公众反映强烈;第二,城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分布明显不均衡 这不仅不符合当前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发展趋势,也不符合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也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为了有效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体水平,解决分配不均的问题,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促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5年10月11日, 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并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强调“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8年2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就政府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应着眼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逐步完善符合国情、相对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至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也成为新时期我国高度关注民生、高度重视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回顾1.2.1福利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皮古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然后卡尔多、希克斯、柏格森等人对其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20世纪50年代,阿罗、里特、黄有光等人在吸收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 福利经济学旨在寻求“最大的社会和经济福利”,运用帕累托最优标准、补偿原则和社会福利函数等一系列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主要研究问题包括如何分配资源、分配收入、做出集体选择以提高效率、实现公平和促进社会福利。它还提出了与建设福利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措施。 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符合福利经济学的目标和内容,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合理性基础。 最后,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角度 登哈特和他妻子的《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导向》(New Public Service: Service,Not Steering)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重新定义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管理角色。 他们认为,未来的公共服务将基于公民对话和协商以及公共利益,并将与后者充分融合。 基于民主社会的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的模式、组织人文主义和组织对话,登哈特夫妇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七项原则:服务而不是导向、公共利益是目标而不是副产品、战略思维、民主行动、服务公民而不是顾客、责任不是单一的、强调人而不仅仅是生产力、超越企业家精神、强调公民权利和公共事务 (1)这些研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常有益。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近几年,尤其是近两年。主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制度保障和实现路径。 然而,目前理论界和政府文件中没有统一准确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定义,国内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国内大多数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界定,从公共服务到基本公共服务,然后讨论了几种均等化类型,最后结合起来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界定 例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的常秀泽教授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他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所有公民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 第二,所有公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大致平等。 最后,在提供基本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应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邱昆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平等是基于公平原则和社会平均水平。它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均衡地惠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确保全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消除不和谐因素,有效解决中国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张士贤、陈恒军早在1997年就指出,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政府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基本的、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即让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受大致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所有人都能学会教书育人, 从工作中赚取收入,接受疾病治疗,对老年人有安全感,并有住处。 叶启霖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角度考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不同地区的居民可以在一个国家内享受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政府应该对所有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确保所有居民获得普遍和平等的供应。 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定义2.1.1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1)公共服务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如何使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已经提上政府议程,但“公共服务”的概念在许多文献中并不明确。 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讨论,公共服务一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共服务的定义及其内涵应以公共产品的属性和市场失灵理论为基础 无论人们对公共服务的定义持什么不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源于公共产品的存在及其导致的市场失灵。我们应该从公共产品的属性及其不同的“纯度”组合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公共服务。 正是公共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我国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研究可以由市场自发提供。这正是政府干预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原因。提供公共服务成为政府的责任。 其次,是从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服务。 本研究视角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将公共服务等同于政府职能,认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是所有职能的行使,强调政府为人民服务;另一种观点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督和社会管理之外的政府活动都是公共服务,这来自于中央文件中四项政府职能的划分。 虽然这两种观点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但都有其局限性。 前一种观点容易误导,即公共服务的范围取决于政府的意愿,所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分配的许多私人消费都可以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后一种观点对四种功能的界限不够清楚 最后,是从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服务 这一观点以公共利益为研究视角,强调公共服务的公共性,认为公共服务源于公共需求 公共需求是许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产生的需求。它不是个人需求的简单总和,而是社会共同的、整体的、综合的、合理的需求,具有整体一体化和公益性的特点。 公共服务是通过提供物化和非物化服务来满足公共需求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公众需求也在变化,公共利益直接反映了社会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国家,人们对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范围有不同的理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共服务是指国家及其附属公共组织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来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会成员基本需求的服务活动 ..............................2.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价值取向是政策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价值取向研究是当前公共政策领域的焦点和热点,因为所有公共政策都追求价值、确认价值、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和分配价值 2.2.1价值取向的内涵和内容2.2.1.1价值取向的内涵学术界对价值取向的内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结论。根据目前的表述,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基于某种目的对行为方向的理性选择和追求 价值取向作为对行为方向的理性选择和追求,贯穿于主体实践的全过程,并通过其在价值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性质。 2.2.1.2价值取向的第一个内容是公允价值取向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普遍认为,在当代社会,社会公正是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一个国家公民和谐生活的政治底线。 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凸显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其实质在于缩小城乡、地区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公平的有效和重要工具(陈海卫,2007年) 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应该是平等的,即每个公民都可以平等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第二,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是平等的,即在数量和质量上应该大致相等。 相比之下,结果的平等更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平,许多学者讨论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认为应该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康佳认为,公平是政府实施均等化必须承担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尽其所能在抑制竞争和降低效率方面发挥过度作用。 陈海卫等人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要注重公平,还要提高效率。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总量,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陈海卫,田坎,2007) 陈长生等人认为,应按照“公平第一,兼顾效率,努力以最有效的方式追求公平”的标准来处理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公平与效率优先问题(陈长生,蔡岳洲,2007) 第三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现实——2004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基本内容考察......................................................243.1.............................................……243.2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不足.........................................25第四章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实证分析..............................344.1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内容...............................................34第五章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建议......................................................43第5章关于改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支持的建议5.1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增加正义和公平之间的不平等,其中许多是由政府决策过程直接造成的 这主要体现在以国家固定投资为代表的公共设施投资上。多年来,出现了“多两个”和“少两个”的现象:城市越来越多,村庄越来越少。发达地区很多,但落后地区很少。 换言之,我国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公共设施建设和投资明显处于弱势,这直接影响到全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也可能导致我国政策和制度的结构性风险。 这集中反映了我们的制度和政策安排的不公平。 因此,加强政府部门决策过程的公平性是非常必要的。在增强责任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防止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被“俘虏”,使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和公共政策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关注民生,尽可能地代表公平、正义和正义。 5.1.1政府的概念从效率转向公平。政府的理念应该从效率转向以再分配为核心的公平增长,以公平促进发展。 政府促进公平经济增长的政策将有助于降低改革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有效缩小地区差距。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时,应集中财力提供关键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促进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和灵活性,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并能够应对未来的增长和分配风险。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收入不平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像拉丁美洲国家那样的社会和经济后果,这反过来又会损害未来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中国在过去30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许多地区很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在未来发展战略中,政府的发展观不仅是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更大的经济总量,而且是通过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来消除贫困和促进公平。 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符合中国国情,是当前政府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我国政府职能的公共服务职能。 政策支持是其核心内容。只有提供合理可行的政策支持,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中国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提高和加强了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认识,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契机,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步上升。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持续增长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基础设施投资和支出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服务质量。 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严重困难和不足。由于自然因素、历史原因和制度障碍,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基础设施服务供给差距呈扩大趋势,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问题上,本文考察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不足,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的经验,探讨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支持模式,并试图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研究政府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实践问题,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理论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