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8566字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及动机分析研究——基于Xi部分高校的调查

28566字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及动机分析研究——基于Xi部分高校的调查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8566字
论点:参与,公民,政府
论文概述: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参与政府公共制定现状和动机的调查,在对相关数据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主题选择的背景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曾经说过,传统国家和现代国家的重要区别在于,人们受政治影响,广泛参与政治活动。在现代民主政治背景下,公民参与的普遍性和深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因素。公共政策是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方法,以协调社会关系和分配社会资源。公共政策所包含的“公共性”,体现在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不能脱离人民的参与。按照科恩的观点,要实现民主,就必须实行广泛的公民参与。由此可见,民主进程的实质是实行广泛的公民参与。

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负责公共政策议程的产生、制定、选择、实施和评价。然而,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信息不对称、官员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以及社会环境的多变性,越来越难以制定出能够反映社会公共利益、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相应地,公民希望更多地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广泛的参考意见。这种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的公共政策只能说是反映了公众利益,反映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自身素质的逐步提高和民主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公民参与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政府的管理需求和公民参政的意愿。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更广泛的公民参与成为可能。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发展中心发布的第33次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6.32亿,比去年增长1.1个百分点。就互联网用户的教育结构而言,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最高。从网民的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网民比例最高,达到30.7%。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更年轻,受教育程度也更高。

因此,根据网民结构的分布,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个群体在整个网民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知识丰富、政治效率感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的特点,从而成为政治参与主体的重要组成群体之一。由于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不同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也会高于其他群体。对这部分群体,系统地研究了参与的现状和动机,并深入分析了其中突出的问题。

..............................

1.2选题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不断完善。在这种背景下,公民对社会发展和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的关注度比以往大大提高,公共政策的舆论基础不断扩大。随着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力的日益增强,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根据网上调查数据,大学生占网民总数的比例最高,因此他们参与现状更值得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参与网络政策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研究”、“价值研究”和“有效性研究”上,但对这一群体的动机研究尚未涉及。因此,本文的研究视角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现状,研究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动机。通过对现状的总结和对参与动机的深入分析,我在理论上做出了一些贡献。\\u\\u\\u\\u\\u\\u\\u\\u\\u。

1.2.2实际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重大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网络参与越来越普及的大趋势下,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通过对这一群体Aro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参与网络政策的具体情况以及参与的动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基本策略,对政府管理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的定义

2.1.1公民参与

国内外学者对公民参与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托克维尔在他的《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到,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公民参与。公民参与不再局限于间接民主,如行使公民投票权。公民要求更多地参与政府公共事务。亨廷顿认为,公众参与是指公民试图通过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行为来影响政府决策。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公民参与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陈桂祥(台湾)认为,“公民参与是指公民行使政治权利,选择特定参与方式,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或活动。”李图强认为:“所谓公民参与,是指以遵守宪法为原则,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公民或公民群体为实现一定利益而不影响他人自由而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u\\u\\u\\u\\u\\u\\u\\u\\u。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公民参与的定义大致相似,主要从三个方面。首先是参与者。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仅仅限于普通公民,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然而,这里的主体不包括决策者,因为他们制定政策是国家赋予的权力。投票前,他们对政策的制定有绝对的控制权。此外,他们参与政策制定是基于其职位的需要,不能被视为公民参与的主体。第二,参与的对象。公民参与的对象是决策活动的全过程及其影响。第三,参与的目的。公民参与的目的是公民在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时,期望对政府最终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或自己阶级的利益。\\u\\u\\u\\u\\u\\u\\u\\u\\u。

由于本文研究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公民参与是“公民个人或决策者以外的其他社会群体出于各种原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试图积极有效地影响政府决策体系和执行行为的政治行为”。\\u\\u\\u\\u\\u\\u\\u\\u\\u。

................................

2.2理论基础

2.2.1治理和善治理论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学者将“治理”一词引入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这是治理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治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詹姆斯·罗森·沃尔(James Rosen Wall)。治理理论的出现是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创新。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管理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很少能够参与其中。此外,以前的管理模式有时会掺杂个人意愿。例如,领导者的个人偏好决定了某一领域的管理模式,而不是把法律法规作为管理的唯一依据。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所有的社会事务都由政府管理,也就是所谓的统一管理。在治理理论中,管理社会的主体不仅来自政府,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治理倡导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这里的合作部门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机构,共同治理可以通过公私合作来完成。政府不应该仅仅下达管理社会事务的命令,还应该通过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和协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共同治理的目标。同时,在管理领域,政府也应该适当下放权力,将一些可以由市场完成的事项交给市场来解决,特别是在一些公共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外包给一些私人组织,而政府只需要提供一些政策指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简而言之,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同一事务的多种方式的总和。这些机构可以是州政府机构或社会第三方组织。治理是一个协调社会中不同利益冲突群体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u\\u\\u\\u\\u\\u\\u\\u\\u。

善治理论是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治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治理理论虽然为政府管理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导致了管理失败。例如,治理强调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但这种合作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责任无法明确界定,很容易相互推挤。善治与治理是一样的。它还强调,治理的主体不一定是政府机构,而是社会中的其他私营机构。它还重视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然而,善治的目的是削弱政府的权威,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达到政府回归人民的目的。同时,善治存在于许多部门。不仅政府需要善治,公司和社区等其他机构也需要善治。可以说,善治理论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善治对社会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它是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发达的民间社会的支持,善治是难以实现的。

..............................

第三章是大学生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证调查。……22

3.1数据采集……22

3.1.1问卷设计……22

3.1.2样本调查和问卷回收……22

第四章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现状及动机……31

4.1参与现状分析……31

4.2参与动机分析……32

第五章: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参与行为的基本策略……36

5.1政府……36

5.1.1政府应加快网络参与渠道,加强电子政府建设。……36

第五章是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参与行为的基本策略

\\u\\u\\u\\u\\u\\u\\u\\u\\u。

5.1政府

5.1.1政府应加快网络参与渠道,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是公民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渠道并不十分完善。在本文的问卷调查中,43%的学生认为他们不参与决策的原因是参与渠道不畅。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这一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其次,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投资,更是一项宣传。一些政府网站可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应用了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但很少有人知道,因此失去了建设网站的初衷。因此,政府应该在网站上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这种与政府对话的方式。同时,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应该体现互动。许多政府网站现在显示相同的信息,但只是在政府网站上显示一些重要信息,缺乏与公民的互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不应流于形式,而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实现政府与公众的相互合作,使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最后,政府应该公开和及时地发布信息。国家现在提倡阳光政务建设,所以政府也应该使政府网站上相关信息的发布尽可能透明,确保人们所知道的信息真实有效。同时,一些重要信息的发布应该在第一时间为公众所知。现代社会对信息的时间限制很短,所以对信息的时间要求会很高。

............................

结论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能脱离网络,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也不能脱离网络。网络对政治的影响使得在职者不得不面对这一变化。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上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现状和动机的调查,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优缺点,最后提出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上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基本策略。

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一些大学生没有通过互联网参与决策的经验。在对这些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主要原因是参与渠道不畅、自我参与意识薄弱以及政府的反应相对较小。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从这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对参加过的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政治参与的热情相对较高。参与的主要动机是基于他们的内心信念,其次是外部利益。因此,除了加强相关的政治教育,政府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利益。大学生也应该提高政治素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国家的兴衰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应该记住自己肩负的重任。学习不仅是为了把知识转化为工作并获得可观的收入,也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并争取更高的目标。

然而,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本文只是基于对大学生网络参与情况的问卷分析。因此,分析结论和改进建议都是基于大学生的。至于全社会的公民参与,虽然没有将其作为分析对象,但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分析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适用于公民政治参与的提高。例如,在政府提出的相关改进意见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对于促进全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