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1244字硕士毕业论文全媒体视角下的国内时事新闻可读性研究

31244字硕士毕业论文全媒体视角下的国内时事新闻可读性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1244字
论点:时政,新闻,可读性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新闻媒体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美学、新闻学等多学科理论出发,针对制约时政新闻可读性的现存问题,提出全媒体视域下增强时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21世纪以来,互联网科技和媒体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改变着媒体生态,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全媒体时代。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7月发布的第38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Statistics 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ternet)称,媒体发展报告的内容提到,新闻呈现的方式在不断更新,逐渐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新闻产品个性化、可视化和交互性的追求,重点是2016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日益融合,以及所有媒体的逐渐清晰化趋势。 自2014年中国媒体融合第一年宣布以来,全媒体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为新闻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为新闻业务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观察和研究视角。 从本质上看,政治新闻具有主题性、政治性、政策性、普遍性和服务性强的特点。它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新闻类型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当前的政治新闻受到历史、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经常以硬新闻的形式出现,在题材和内容上过于严肃。新闻话语模式长期以来被固化为宣传模式,往往缺乏社会民生新闻的趣味性、软度和可读性。 外部媒体环境正在向全媒体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益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导致当前的政治新闻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被忽视和被动接受。 与其他新闻类别相比,人们对当前政治新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缺乏阅读兴趣,甚至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 可读性是文学、语言学、新闻和传播学等许多学科研究和讨论过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原意是指书籍、报纸、杂志或文章在形式和内容上吸引人的程度,以及阅读材料所包含的阅读和欣赏价值 可读性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扩展和丰富。全媒体对新闻产品的创新和重构也给新闻可读性带来了更广泛的延伸。 无论是在旧媒体时代还是全媒体时代,可读性都是新闻事业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可读性对当前政治新闻的服务功能大小、思想内涵深度和受众数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借助各种媒体的浪潮,扭转受众对当前政治新闻的刻板印象,从各种媒体的角度重新分析当前政治新闻的新变化,发现当前政治新闻存在的问题,利用各种媒体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创造新的当前政治新闻产品,增强当前政治新闻的可读性,给受众更好的阅读体验,这些都是新闻界和业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在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前,中国当前的政治新闻一直存在可读性不足的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所有媒体的新视角系统分析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的构成要素,辩证地研究国内当前政治新闻在所有媒体下的可读性。有必要分析各种媒体下当前政治新闻的新变化,找出制约其可读性的现存问题,从而突破国内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存在的问题,找到提高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的新策略。 1.2.2研究意义时事新闻在中国新闻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时事新闻报道工作,不仅是党和国家增强舆论导向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新闻改革始终寻求突破的重点。 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曾经说过,“如果不突破当前的政治报道,我国的新闻改革很难成功。” “传统政治新闻由于其强烈的政治性、浓厚的宣传气息、固定的主题、僵化的模式等原因,不容易理解、生动、贴近,使得其可读性不强。 这些问题仍然是全媒体时代制约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的顽疾。 可读性是制约当前政治新闻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提高可读性,当前的政治新闻才能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传播国家时事、阐释重大方针政策、培养公民政治素养。 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视角辩证地分析当前政治新闻的可读性,不仅要分析当前政治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新变化,还要找出制约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各种媒体视角下的新技术、新概念和新形式,提出了增强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的新对策和新举措,对当前的学术研究和新闻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章................................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要素2.1当前政治新闻的定义和功能 被学术界公认为权威编辑的甘惜分编辑的《新闻词典》给出了政治逻辑的定义。它指的是关于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和日常政治生活的报告。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核心和灵魂” 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广,涵盖外交、群众组织、宗教、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 儿童兵和陈绚编辑的新版《新闻与传播词典》(Dictionar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也列出了与当前政治新闻相近的政治新闻的定义,即涵盖党政机关领域的新闻体裁、国家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领导层的重要公务活动。 同时,也给出了与当前政治新闻密切相关的“硬”新闻的定义,即具有强烈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的新闻,俗称当前政治新闻 基于以上定义,本文认为,当前的政治新闻可以通过将其分为实时事件和政治来理解,而新闻的定义已经清晰明了。 简而言之,时事新闻就是关于时事和政治的新闻报道 具体来说,这是一份关于该国政治生活中最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告。 例如,政治会议、政策法规的颁布、重大政治节日、领导的外事活动等。 全媒体时事新闻(All-media current affairs news)是指利用全媒体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甚至新兴虚拟现实等智力媒体上对时事事件进行综合报道的时事新闻。 ................................2.2新闻可读性的共同要素新闻可读性与受众的审美和心理有着微妙的关系。下面将结合美学、心理学和新闻学理论,从内部和外部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对新闻可读性的共同组成部分进行考察和分析。 2.2.1真实性:求真审美主旨的可读性的构成应首先符合审美的真实标准和受众求真的基本审美主旨 从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真理是美的基础和灵魂,事物的“内在真理”就是美本身 这也赋予现实极高的伦理和审美价值,使寻求真理成为人们最肤浅的心理需求。 获取真实信息的欲望是我们的本性和人类的基本欲望。因此,真理在观众的审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寻求真理是人类共同的审美主旨。真假是人类对事物之美的基本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可以满足观众最基本的审美需求。 正如亨利·柏格森(Henry Bergson)指出的那样:真理“经常使他影响下的一切都有特殊而强烈的兴趣;它甚至使事物具有特殊的魅力和美感。” 真正给予观众的是一种可靠可信的好体验。 在新闻美学中,真理被传统新闻理论视为新闻的本质属性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准则。 真善美是新闻的本质美,真理是新闻内容审美特征的集中体现。 尤其是在新闻内容中,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是可读性的永恒基本要素,也是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最高要素。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内容超载,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对可读性的追求趋向于更加技术性和多样化。然而,真实性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底线。 无论新闻文本的具体类型是什么(如文本、声音文本、图像文本、动画文本、html5文本或不同语言符号的融合与融合),其信息构成都必须以真实信息为基本和主要内容,否则将失去可读性意义。 第三章..............................全媒体时代国内时事新闻可读性的新变化……213.1实时新闻增强……213.2新闻内容具有明显的解构性……22第四章制约时事新闻可读性的现存问题……284.1新闻中涉及太多当前的政治概念。...................284.1.1太政治化,不接近……284.1.2太专业了。观众很难理解……29第五章提高全媒体时事新闻可读性的对策……335.1内容制作:使用视觉内容解决时事专业性……335.1.1使用数据新闻解释时事内容……345.1.2使用图形新闻简化时事话题..............36第五章增强全媒体5.1内容制作中时事新闻可读性的对策: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美国专业社会学领袖和文化研究者,利用视觉内容化解时事,他预测:“当代文化正在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 “从所有媒体的角度来看,我们处在一个高度视觉化的时代。可视化是现在甚至未来的长期趋势。使用可视化来提高可读性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有证据支持。 美国东北大学的助理教授米歇尔·博尔丁(Michel Boldin)在他的博士任期内曾与许多学者合作进行信息可视化研究。他得到的重要结论包括:包含人类可识别物体的图像更接近人类的记忆和思维方式,从而使它们容易产生吸引力;包含丰富元素的图像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记忆 英国《泰晤士报》的研究实践也证明,人脑对图像信息的处理可以在瞬间完成,而字符的处理需要遵循线性序列,这增加了解释的难度,耗时更长。 可视化不仅满足了受众“解疑”的需求,而且善于将长词排列成符合人类视觉认知的图像,解决了新闻的“硬度”,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整个新闻。 的可读性..............................“结论”是贯穿当前政治新闻发展的关键词,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一个随着媒体发展而不断延伸的概念。在全媒体下增强国内时事政治新闻的可读性,可以给受众更好的阅读体验,减少受众对时事政治等硬新闻的抗拒和叛逆心理,使受众更积极地接受时事政治信息,达到无声润物的良好传播效果。 可读性作为新闻的一个概念,与心理学(受众心理学)、美学(受众美学)以及政治新闻本身的适当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从多学科理论的角度研究新闻可读性的一般组成部分和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的特殊组成部分,有助于深入解构和理解可读性的内涵,是提高当前政治新闻在全媒体下可读性的基本环节。 可读性,作为一个随着媒体的变化而发展的概念,可读性的提高不再局限于文字的范围。所有媒体都将使国内政治新闻的范围更广空以及提高可读性和传播能力的更多可能性成为可能。 首先,在内容制作上,要注意用视觉内容解决当前政治新闻的政治性和专业性。具体对策包括:用数据新闻解读当前政治内容,用图形新闻简化当前政治话题,用新闻漫画使当前政治更加生动易读,用HTML5互动新闻呈现当前政治,通过互动新闻游戏软化当前政治等硬主题,让观众乐于阅读和欣赏当前政治新闻,从而使当前政治新闻更加易读。 其次,主流媒体应认识到,确保所有媒体下的受众“可及性”是当前政治新闻可读性的前提。应通过手机时事政治传播增强可读性,关注时事政治微博和微信平台的运行,加强时事政治新闻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建设,同时注意避免内容同质化。 最后,时事记者应与时俱进,提高全媒体技能,更新观念,创造更具可读性的全媒体时事新闻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