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高职,教师,发展
论文概述:

高职教师教学生涯规划探析,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目的,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纳入了职业生涯管理学说范畴,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个人和组织的协调统一发展

论文正文: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整个高职学院的核心是教师,也是高职学院生存发展的生命活力所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高职教师这一职业的学术领域迅速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陆续进入大众平民化的职业教育阶段,对高职教师的知识与业务技能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职业化不仅仅只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它给整个高等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学术机构及其中的教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那么,在大众化的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困境和挑战中如何提高教师特别是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中的重点问题。 高职教师职业的进步是一个高职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不断反思与实践的过程。只有当高职教师主动地掌握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充分依靠自身现有的专业发展水平和高职院校组织的发展环境,制定确实可行的职业发展方案,才能未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与提高,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所以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着眼点在于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目的,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纳入了职业生涯管理学说范畴,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个人和组织的协调统一发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及行动研究法,对所研究的XX学院中青年教师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为了更好的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对它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无论对于学院还是青年教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对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有利于高职学院实现总体目标,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理论研究能够为高职学院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高职学院把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开发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把教师的职业生涯的管理视为高职教师的心理、生理、智力与技能等内在潜能开发的基础,本文从高职学院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高职学院的职业生涯设计入手,同时从高职院校对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进行分析,以高职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确定和变化,高职院校对高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定、.工资待遇的变动为标志,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从而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第一章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价值第一节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一、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 我国高职教育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定。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自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在教育部召开的2005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做了重要讲话。7个单位的成员也在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并发表重要言论。同时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今后新的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措施,教育部(教字【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不仅对职业教育,而且对整个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从1998年到2005年底,高职高专教育取得了规模性增长,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高专学校的格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以及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都需要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初步估计,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约为30万人,并且总数继续呈逐年扩大趋势。数量庞大的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同时,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作为我国人力资源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身也必须面对职业发展问题。 另外,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然面临许多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技能的人才,所以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学院的招生规模还将必然扩大。另一方面,在我国“十一五护发展规划中,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所以当前各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校规模,注重强化高职教育理念与特色,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高职教育发展更加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今后一段时间里,高职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主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加强与企业、行业的结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培养面向当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必将着力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进步。以上这些,都离不开优秀的高职教师。因此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十分必要。参考文献1、王云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1卷第3期2009年5月2、彭友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M).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2007一4一84,鲍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应对策略》(M).中国高教研究2005165、王宏.李永刚.《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M).教育与职业第27期(总第523期)6、郭德侠.《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M).教育与职业2005/297、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第5期2002年10月8、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7月中旬刊9、孟蕴华.《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J].深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第3卷第4期2004年12月10、余新.《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继续教育研究》[J]2003年第3期  XX高职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摘要 4-6Abstract 6-7引言 10-12第一章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价值 12-21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18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 12-13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13-18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8-21        一、论文研究的思路 18-20        二、论文研究的方法 20-21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31    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 21-25    第二节 国外研究的现状 25-28        一、日本的研究现状 25-26        二、美国的研究现状 26-28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28-31        一、中国大陆 28-29        二、中国香港 29-31第三章 我国高职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31-37    一、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31-32    二、比较普遍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自我提高动力不足 32    三、专业的不断调整影响了教师的职业适应和能力的发展 32-33    四、对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不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3-34    五、青年教师人才流动的频率增大 34-35    六、科研能力和成果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评定职称的瓶颈 35    七、缺乏对青年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体系 35-37第四章 高职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战略定位 37-54    第一节 高职学院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7-43        一、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发展状况 39-40        二、环境评估 40-41        三、SWOT分析 41-42        四、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42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与修正 42-43        六、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43    第二节 高职学院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 43-50        一、高职学院可以建立教师职业生涯管理途径 43-45        二、高职学院要建立与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 45-49        三、高职学院针对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激励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9-50    第三节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观念 50-51    第四节 高职学院要建立与加大教师培训开发的力度 51-52        一、岗前培训 51        二、专业理论培训 51        三、提高高职学院的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 51-52    第五节 高职学院要不断的加强教师的科研规划与管理 52-54        一、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 52-53        二、高职学院应该建立科研信息和物资平台,服务科研工作 53-54第五章 主要结论 54-56    一、主要结论 54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54-56参考文献 56-58后记 58-59致谢 59您可能有教育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教育硕士论文频道选取http://sblunwen.com/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