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科技传播中伪科学现象分析

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科技传播中伪科学现象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0000字
论点:伪科学,传播,科技
论文概述:

目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伪科学现象已经逐渐引起了各位学者的注意。并且,伪科学是指非科学中那些否定科学规律、不具有科学特征,却依然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的非科学部分,这一

论文正文:

导言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提倡‘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在16世纪说的话,可以说是超前地从知识产生力量的角度指明了知识传播的意义。〔’〕”随着现在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和人们行为方式多样性的要求,无论是在社会生活领域还是在精神文化领域,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和需求度都在不断的增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在这个形式需求下,知识传播尤其是科技传播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过度环节、作为科技创新与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就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科技传播能否健康、有效的发挥不仅关系到科学技术本身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科学素养的综合水平,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清华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的孙玉寅在《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探讨》一文中就曾提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已经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的范围。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它正在改变着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成为社会发展舞台上的主角。〔2〕”在科技传播的众多性质中,科学性是其传播的最基本要求,即所传播的科技信息应当是真实的、客观的;传播的科学理论,应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从事物的总体中得出的普遍规律;所传播的工程技术信息是可以通过观察或实验重复进行的;所传播的科技活动或科技事件必须是确实发生或存在的。但是,由于传播环境的改变(传播系统线性结构的变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者身份的自由化等等)、科技传播体制的不完善(考核评价奖罚等机制的欠缺;科技传播中利益化倾向严重;社会价值体现的畸形化;经费支持得不到保证等)以及科技传播与社会文化相关因素的不同步(科学界与传媒界的性质差异;科学思想方法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融合尚不成熟;对科技盲目崇拜的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使得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偏离科技传播实质的伪科学现象。例如:乱用“科技之名”的电视广告;故意“张声造势”的电视专题节目;妄称“科技信息”的科技报道以及肆意“以假乱真”的网络信息等等。对于这些伪科学现象,正确辨别其本质,理性处理其存在,对于净化科技传播环境,保证科技传播作用的良好发挥,实现科技传播内容的社会价值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研究现状1998年瞿杰全在《论科技传播》一文中把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3];也有学者说科技传播就是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传授、扩散、交流、转移等方式,在不同个体之间流动,实现社会共享的过程。通过资料收集作者发现,关于科技传播的概念,各位研究人员有的从科技传播的传播方式来定义,有的从传播内容来定义,也有的从研究主题来定义,但总体来说科技传播是一个科技知识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在不同主体间实现共享的一个互动过程。虽然,目前对于科技传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只要保持大方向的一致,就不会影响科技传播的研究。      目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伪科学现象已经逐渐引起了各位学者的注意。并且,伪科学是指非科学中那些否定科学规律、不具有科学特征,却依然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的非科学部分,这一伪科学定义也逐渐赢得了大家的共识。从伪科学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分析出,伪科学是把根本没有科学根据的“理论”宣称为科学或比科学还要科学的主张。实际上,伪科学的根源由来己久,从19世纪的唯灵论到20世纪的超心理学,伪科学的种类可谓是花样百出。例如,占星术,维里科夫斯基的碰撞理论,江湖人士的特异功能等等。理论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伪科学自会不攻自破,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近年来,伪科学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伪科学在我国迅速壮大。关于我国伪科学的特点,况钟在其《伪科学在我国的泛滥现状不容忽视》一文中把其归结为:现代化、大众化和经济化。并指出这些伪科学存在的原因有: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多元化以及处于转型期人们的特殊心理、部分领导干部的参与和支持、大众媒体的鼓动、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以及监督管理不严等。薛凤平在其《伪科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一文中也把伪科学现象存在的原因归结为:受众对科学权威的信从心理、社会媒体的推波助澜和伪科学发明者的职业道德败坏等。〔钊中山大学的黄寿松在其《跨世纪的沉思:伪科学缘何存在》一文中也从历史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了伪科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历史原因如中国文化的巫文化和玄学传统、传统教育中重器物技术而轻视科学精神的传授等,社会原因如当今社会发展形式的多样性、权利本位高于能力本位和传播媒介对伪科学的大肆炒作等。〔61李武在其《让科学作用于人们的心灵一伪科学现象探源及对策》一文中也曾提到了我国只偏重科学技术价值而忽视科学理性价值是导致伪科学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7]如果说上面这些原因是伪科学存在的外部原因的话,那么伪科学自身的浅显易懂性等特征则是其存在的内部原因。李侠在《科学与伪科学之争的伦理约束》一文中就提。参考文献[1]袁清林.科普学概论[f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02) :12孙宝寅.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技与出版,1995(06):41-43 瞿杰全.论科技传播【J].光明日报,1998 (09) : 76[4]况钟.伪科学在我国的泛滥现状不容忽视.北京政协,1997 (07) :11-12薛凤平.伪科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时代论丛,1997 (6) : 24-25[6〕黄寿松.跨世纪的沉思一伪科学缘何存在.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版,2000 : 80-82[7〕李武.让科学作用于人们的心灵一伪科学现象探源及对策.社会广角,2003:30-31L8]李侠.科学与伪科学之争的伦理约束「J].民主与科学,2007 (O1) :26-27L9]胡成,刘鼎.新闻记者如何识别伪科学【J].新闻前哨,2003 (O1) :8-9[10」文有仁.新闻媒介在科学与伪科学斗争中的责任〔J].科学与无神论,2002 (04) : 59-60王灿发.科技新闻真实性的把握一兼论20世纪末新闻媒体与伪科学的斗争【J]。华中师范大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07):129-131[12〕爱因斯坦.科学与宗教【J].纽约时报,1940 (09):第30版第2栏 [35] [36] [43] [45] [51] [52]新华网.科技频道陈昌曙.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159[15」欧内斯特·奈格尔(美).科学的结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86[16〕邢润川.孔宪毅.论自然科学史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王前.“非科学”、“反科学”与“伪科学”辨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07):30-31[18〕魏屹东.科学与非科学及伪科学的界定【J].学会月刊,2002 (02) :24翟杰全.科技传播研究与其基本方向〔J].科学管理研究,1999 (03) : 66-67 J. D. Bernard. Science Communication[M].Business Edition,1986:451-453http://www. sagepub. comW. 0. Hagst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M].Southern Illinois Univ Pr,1975:(02)陈发俊.史玉民.徐飞.美国米勒公民科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形成与演变〔J].科普研究,2009 (02):41-45刘华杰一点二阶立场:扫描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01):82-83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J].科学中国人,2005 (04) :10-11吴国盛.谁应担起科学传播的重任〔J].光明日报,2000 (11) : 8-9[28]孙宝寅.科技传播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III[29]郭治.科技传播学引论〔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30〕朱国伟.(科普法)不是“废除”而要“完善和加强”[J].科学与无神论,2007(04):35-39[31」罗晰.试论伪科学的实质,成因与防治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05) :437[33]朱先军,张毓.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学也要研究非科学现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2 (09):21-23摘要 4-5 Abstract 5 1 绪论 8-12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8-9     1.2 研究现状 9-12 2 相关概念 12-18     2.1 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的界定 12-13         2.1.1 科学的内涵 12-13         2.1.2 非科学和伪科学的界定 13     2.2 科技传播的内涵和发展 13-15         2.2.1 科技传播的内涵 13-14         2.2.2 科技传播的发展 14-15     2.3 科技传播中伪科学现象的界定及特点 15-18         2.3.1 伪科学现象的界定 15-16         2.3.2 伪科学现象的特点 16-18 3 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及其危害性探析 18-27     3.1 伪科学现象探究 18-23         3.1.1 乱用“科技之名”的电视广告 18-20         3.1.2 故意“张声造势”的专题节目 20-21         3.1.3 妄称“科技信息”的科技报道 21-22         3.1.4 肆意“以假乱真”的网络信息 22-23     3.2 伪科学现象存在的危害性 23-27         3.2.1 危害科学事业与公共利益 24         3.2.2 误导受众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24-25         3.2.3 损害受众的物质与精神利益 25-27 4 科技传播中伪科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27-35     4.1 从伪科学的制造环节分析 27-29         4.1.1 部分科技工作者科研道德失范 27-28         4.1.2 互联网传播者身份多样 28-29     4.2 从伪科学的传播环节分析 29-32         4.2.1 传播结构发生变化 29-30         4.2.2 传播体制不够完善 30-31         4.2.3 传播者科技素养参差不齐 31         4.2.4 传播过程功利化严重 31-32     4.3 从伪科学的接受环节分析 32-35         4.3.1 受众整体科技素养低 32-33         4.3.2 伪科学的浅显易懂性 33-35 5 杜绝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 35-42     5.1 完善科技传播系统 35-38         5.1.1 优化科技传播体制 35-36         5.1.2 改善科技传播机制 36-37         5.1.3 加强网络“把关” 37-38     5.2 法律约束和伦理规范并行 38-39         5.2.1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38-39         5.2.2 加强道德自律 39     5.3 提高科学素养 39-42         5.3.1 提高科技传播者的科学素养水平 40         5.3.2 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水平 40-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5-46 致谢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