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矛盾 > 论析新时代社会下的现代治理视域下矛盾研究,如何理解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论析新时代社会下的现代治理视域下矛盾研究,如何理解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论析新时代社会下的现代治理视域下矛盾研究

如何理解新时期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化对新时期主要社会矛盾转化的理解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化主要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确实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中国经济仍在以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国内学生

论析新时代社会下的现代治理视域下矛盾研究

研究性主题试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

从理论上讲,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 重大社会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这种关系大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会对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提出新的要求。新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物质文化需求”到“美好生活需求”,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发展不平衡和不足”。主要矛盾的内涵和内涵如下:1 .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不同地区、行业、领域和群体在发展空间结构上的差异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中国金融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201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一个主要经济体,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的新历史方向。” “这一重要的政治判断是报告的重点,贯穿整个报告。 在新时代到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即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足之间的矛盾。 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是指经济领域的问题。在新的时代,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对更好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平衡。

如何理解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如何理解新时期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化对新时期主要社会矛盾转化的理解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化主要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确实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中国经济仍在以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国内学生

论析新时代社会下的现代治理视域下矛盾研究

研究性主题试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

论析新时代社会下的现代治理视域下矛盾研究范文

摘要:重大社会矛盾的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矛盾决定了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阐述的新时期,把握了新时期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符合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明确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未来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大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关键词:重大社会矛盾;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理论成果;

矛盾论党的十九大所阐明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 呈现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依据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砥砺奋斗,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总体上实现小康, 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 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 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打上了时代印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标志, 也是之所以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来, 党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1956年, 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 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 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 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 八大确立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了当时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任务, 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这是八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然而, 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 致使这一科学判断没能得到认真贯彻实施。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把握国情, 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此基础上, 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 此后,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直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表述都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 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 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 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上述一系列变化, 不仅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改变, 也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成为今后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二) 新时代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张力催生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 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实行改革开放, 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加速了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变步伐, 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2010年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系列“中国奇迹”, 我国从一穷二白到举世震惊, 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实现历史性飞跃;我们告别了短缺经济, 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巨大飞跃;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党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 确立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 即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 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直至今天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创造力及其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经济上实现了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 稳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民所需的基础性的物质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显著改善, 人均GDP达到8 000美元, 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可以看出, 我国的社会生产已摆脱了落后状况, 我们的生产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了, 而是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较为先进的生产, 并且正在向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即将要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不仅意味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 不仅意味着人民群众物质层面的高要求, 而且意味着超越物质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这是符合人类需求发展规律的。与此同时, 随着不断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首先, 人民群众已不单纯满足于吃饱穿暖等物质层面的需求,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和领域在不断扩大, 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扩展。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服务水平的提升。其次, 人民群众需要的要求在提升, 开始从数量向质量要求转变。2017年7月26日,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以下称“7·26”讲话) 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八个更”字, 每一个方面都包含着质量的要求。再次, 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升级而且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生态环境需要与物质文化需要同等重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 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这些既给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也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要求。(三) 新时代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 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包括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以及质量和效益、创新能力、实体经济、生态环境、民生等方面存在的不充分问题。为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 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 当前, 我国发展既有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也有其它维度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生产力发展方面, 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 但是“我国劳动力多, 劳动生产率低, 每一个劳动者单位时间中平均能生产的物质产品比发达国家少, 仍处于中低水平阶段, 总体生产力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 (2) , 并且生产力质量仍然较低, 存在着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 存在着农业落后于工业、农村落后于城市、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等现象。在其它维度发展方面, 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 包括东西部和南北部的差距;存在着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包括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发展的不平衡, 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人和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特别是在民生领域依然存在不少短板, 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还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 发展不充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在现实生活中, 人民群众的一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层面, 而往往体现在经济基础方面或上层建筑方面。包括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 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实体经济水平还有待提升, 产业转型和升级困难重重等。一定程度上, 我们的生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规模很大的生产能力, 但生产出来的东西, 有的不适合、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群众往往由于缺少表达需求的话语权, 结果导致供需矛盾。例如, 蛋糕做出来了, 很大也很美味, 但人民群众或分得少量或根本分不到;又如,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时, 往往注重效率的发挥, 忽视了人民群众民生需求的公平满意度, 等等;这些都表明我国发展的总量还没有达到绝对充裕。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契合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一) 社会主要矛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航向标国家治理现代化, 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 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了中国国情和现实发展需求, 确保了我国的社会稳定、政治和谐、民族团结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社会利益和价值日益分化、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历史时期, 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 我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 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1) 与此同时,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和领域不断扩大, 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多样化需要扩展。从当前来看,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一个新的增长领域就是信息服务。要解决好这一需求侧的矛盾,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需要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 降低应用成本, 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满足感 (2) 。养老服务也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一个新的增长领域。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对养老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 但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为此,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眼点就是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从一定意义上讲, 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展的平衡和充分问题。但是, 由于当前我国制度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 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导致我们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 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需要既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又要进行创新发展, 不断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当然, 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仅应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促使这些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切实运行并有效发挥作用, 还需要不断培育各治理主体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与能力, 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 以社会主要矛盾为旨向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 维护和改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 针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过程。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 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推进并创新社会治理,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 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3)创新社会治理, 包括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体体现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上述问题涉及面广, 如何结合国情, 审视和解决主要问题, 需要结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为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的社会事务大量产生, 新的社会主体日趋活跃, 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多, 社会稳定风险不断加大。如何在激发和保持社会活力的同时, 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推进社会治理既要有秩序又要有活力, 是我们持续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而社会主要矛盾中所显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既为新时代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也为社会资源配置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针。从社会治理主体来看, 某些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 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存在着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问题。在整个社会领域, 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 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和涉法涉诉等诸多领域, 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非法集资、环境污染、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或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在公共安全方面, 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出现,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可以说, 上述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社会矛盾, 集中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 对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从一定视角来看, 上述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社会矛盾, 也凸显了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 要解决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社会矛盾, 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 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 诊断社会问题、抓主要矛盾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相比人民群众期待, 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1) 因此, 在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 要把治理与人民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准确研判社会现实问题, 扭住社会主要矛盾不放松,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战略意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既为新时代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 也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此, 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 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一)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凸显了发展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 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 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 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当前, 尽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然而,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依然存在, 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 这就意味着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实际上已经隐含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去了。但是, 无论社会主要矛盾如何变化, 我们都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用发展来解决中国问题。当然, 发展的着力点也应当与社会主要矛盾相一致。第一,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我们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 过去讲社会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现在仍然没有过时, 还要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和除按劳分配之外的其它形式来发展经济,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 要解决好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完善之间的协调问题, 解决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平衡问题, 解决好五大发展之间相互融合的问题。第二, 进入到经济新常态、进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我们的着力点就是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满足各方面更高的需求。为此, 应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同时, 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不断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和人力资本服务等地方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第三, 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引领,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创新发展过程中, 要逐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既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又要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新时代我国历史任务的变化, 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将有更新、更完善的表述。党的十五大报告曾经强调,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 但是, 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没有发生改变,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 一方面需要认清当年邓小平讲过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 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表述, 强调的则是长期性;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历史任务的变化, 必然会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会进一步完善。可以说,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的一个突破性认识,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体现了两个变化, 一个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生了变化, 另一个就是发展的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特点与变化趋势, 重视群众生活质量, 适应变化推动工作。在“7·26”讲话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 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1) ,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 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深入开展脱贫攻坚, 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 。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逻辑是始终为了人民的期待。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3) 。因此,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应按照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 着重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层面, 二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层面, 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被辍学绊倒, 让普通群众不因大病陷入困境, 让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不被繁琐的手续挡在创新创业的门外。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环境需要,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打赢蓝天保卫战,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期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 首先要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 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 。其次, 要坚持厉行法治,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加快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主体地位,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诉求, 逐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注释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11页。2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9册)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第293页。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54页。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11页。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 》, 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第61页。6 《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1日第1版。7 宗寒:《冷静看待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观察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的一个视角》,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1期。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547-548页。1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9页。11 白云朴, 朱承亮:《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分享经济治理模式变革、挑战及对策研究》, 《江淮论坛》2017年第6期。1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1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第91页。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 》, 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第64页。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23页。1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11页。17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236页。18 张振, 戴俊剑:《社会治理视域下党的角色定位研究》, 《理论探讨》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