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论文 > 2500字职称论文小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知识基础理论研究

2500字职称论文小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知识基础理论研究

论文类型:职称论文
论文字数:2500字
论点:知识,教育,教师
论文概述:

本课题就是吸取传统精华, 将现在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 统称为小学教育, 从而实现此类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本文在查阅一般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知识基础相关的文章基础上

论文正文:

首先,文献研究方法

是在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和分析现有文献,找出现有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获得其对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基本取向。我们的文献研究方法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一般咨询原则和重点分析原则;首先是珍惜现在和珍惜过去的原则。根据尊重过去、珍惜现在的原则,我们应该看最新的学术期刊和专著,而不是我们需要走多远。在查阅普通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知识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最有价值的数据。
例如,学术研究的特点是工资积累,后者达到最高。自从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被提出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深入。因此,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库主要停留在以往经验总结的层面,没有深刻的理论分析。这方面的专著是教育部教师司编辑的《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修订本)。这本书于2004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中国第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专著。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加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实现途径的理解。此外,2002年8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翻译引入的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但现实的一瞥,让我们看到了今天学校和教室里教师的问题。这本介绍性教科书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向那些想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供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这本书的目的是坦率而真诚地描述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这本书的作者,美国学者琳达·奥斯塔因斯(Lynda Hostains)和菲尔普斯(phelps)坦率地指出,由于大部分教学实践都是基于个人经验和传统智慧,教师没有明确定义的知识库。但是,他们认为,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属于教师的共同知识库将逐渐变得清晰。通过对学术著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研究为我们探索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库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空这是值得追求的,也是完全可能追求的。除了学术著作之外,我们还去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网,在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查询文献,并做了很多分析。
我们分析了现有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优缺点,同时也看到了当前教师教育研究学术前沿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撰写了一篇关于小学教育课程知识的文章,并于2006年11月9日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小学教师教育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交换了意见。这篇论文被选入会议记录,引起了在场许多同志的兴趣。

二。教育哲学

从根本上说,讨论教师教育知识库是一个教育哲学问题,是解决教师教育知识库的一般基础。以往的探索主要是从小学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规定入手,建立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库。然而,这只是一个心理学定义。它只解决了什么样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是可能和可行的。它仍然没有规定小学教育本身对小学生的最终价值,也不能从根本上规定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属性。因此,通过比较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学科知识教学模式,小学教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传授学科知识的工具,小学生将成为接受学科知识的容器,从而使小学生片面发展,成为考试机器。这导致我们问,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有什么特点?如何规定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属性?这种研究方法是教育哲学,所以我们称之为教育哲学方法。
2.1问题追求
教育哲学的第一个特征是问题追求。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初等教育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规定了我们对12岁前儿童发展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索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融合。然后,我们提出了小学生成长时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我们提出了全球化和民族化统一的历史观。
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后,在小学教育的特殊要求下,我们如何界定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库?通过对现有教师教育知识库构成的分析和批判,了解现有教师教育知识库的缺陷,进而确立我们对教育知识和小学教育知识特征的看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教师专业知识库构成的新概念,并由此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
2.2基础建设
在批判分析现有教师教育知识库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小学教师教育知识库观。根据这种新的知识基础观,我们重新审视了原有的教育学知识,提出了基于教育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定义了目的性知识,重新定义了学科知识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定义了学科教学知识、生命教育知识和班级管理知识的工具性知识属性。在界定这些知识属性的过程中,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的特征将会再现在我们面前。这不仅使我们认识到过去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教育的利弊,也使我们明确了新型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定和实践要求。
2.3逻辑演绎
我们找到了以责任、方法、美为核心的小学教师教育人性建构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演绎和建构,从而确立了小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相关知识、知识基础知识、目的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从基础到目的,从目的到实践工具,我们清晰地构建了一个严密的逻辑和必要知识与充分知识辩证统一的完美整体。现代科学方法使它在逻辑上不矛盾,并在实践中产生预期效果。我们的逻辑演绎和建构为下一步小学教师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蓝图和理论支持。

参考资料;
[ 1]王晓。当代教育和人类研究教育学中的人类研究方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 2]孙孔夷。论教育错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美国]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