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38560字博士毕业论文社会语言学中网络语言对实体语言的顺应策略研究

38560字博士毕业论文社会语言学中网络语言对实体语言的顺应策略研究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560字
论点:模糊,语言,网络语言
论文概述:

网络言语运用表达阶段的语用模糊指网络交际中说话者为了达到某种特殊交际目的,选择模糊语言时考虑到听话者的感知,遵守一定的语用规则从而形成的模糊。而言语交际首先必须遵守合作原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对象 自互联网技术发明以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和媒体,一直以快速势态不断发展。根据 Miniwatts Market Group 公司所做的“World Internet Users and Population Stats” 调查报告,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世界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已达到 2,267,233,742 人。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 年 1 月发布的《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同一时期,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5.13 亿,全年新增网民 5580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38.3%。同时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 亿,同比增长 17.5%。如此庞大的网络语言使用群体带来了大量不同以往的语言特点,网络语言随即也因为极强的创造性而获得旺盛生命力,展示出其与“众”不同的“新语言”特质。从量变到质变,网络语言对社会生活、文化形态也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本文选择网络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对它的发展演变和社会影响作出更加具体、细致的研究,更好地为大众的语言应用服务。 1.1.2 研究切入点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因而也是语言学所不能回避的研究对象。早在几百年前就有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认识到语言的模糊性及其普遍性。舍乃尔则进一步指出,模糊语言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是人们为了语言交际而特意选择的,是语言交际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学者们能够确定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但是却不能准确说明模糊的起因,甚至不能给模糊下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定义,他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作出探索:最早给模糊下的定义是:“如果涉及一个命题状态的东西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那么该命题就是模糊的。不论言语者思考与否,他将视它们是被该命题允许或排除”。 1.2 研究意义 李宇明(2006)强调指出:“计算机网络也许可以算作 20 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催生出信息时代,并为人类构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关联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也有语言生活,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也是人类语言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其地位还越来越重要。语言及其所负载的信息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对象,语言信息处理已经成为高新科技之一种,高新经济之宠儿,国家信息安全之基础。中国网民已经过亿,网络阅读、出版、通讯等等,正成为多数人的新习惯。关注语言生活,把握语言国情,对于语言规划(包括语言政策)的制定,乃至教育、科技、新闻出版等诸多领域的政策制定,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语言中外研究现状
网络语言是一个近年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新研究课题。因为互联网技术是从二十世纪 60 年代才发展起来的,网络语言的研究历史则更短,事实上,由于网络语言的非正式性或者所谓的“不规范性”,在语言学界也一直不被完全接纳,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很多正规字典没有给它正名的原因。但是,网络语言日益蓬勃的发展,使它从网络到网下,对现实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语言也正在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网络语言不再是语言研究者能够忽略的课题。
2.1.1 国外研究概况 早在 1975 年,斯坦福大学的 Raphael Finkel 就搜集编辑了黑客俚语字典---the Jargon File, 这可以称为网络语言的最初雏形。而后研究者开始集中于对“CMC”即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际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是研究的起步阶段;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是研究的飞速发展阶段,而针对网络语言的专门研究出现在第二个阶段的晚期。 2.1.2 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使用互联网的历史开始于 1994 年,90 年代末才逐渐普及,但这却并不影响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国内,网络语言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者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以词典、专著以及大量的论文形式呈现出来。国内网络语言方面的研究始于对网络语言概念的解释及网络词语的收集整理,主要以于根元的《网络语言概说》(2001)和易文安的《网络时尚词典》(2000)为代表。于根元对中国网络语言的种类、总体概况和语体特征作了系统性分析;他还将网络语言同其他媒体语言如电视、报纸、广播等作了对比研究。其他影响较大的学者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海燕,在其著作《网络语言》中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语言。她基本上认同于根元的观点,但是对网络语言的定义、分类以及性质作了更为详尽的阐述。网络语言属于新生事物,此后国内对它的研究驳杂纷呈,围绕网络语言的分类和特点、成因各有心得,其中对网络语言性质的理解归纳起来就有四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 邝霞,2000、刘海燕,2002)。二是认为网络语言只是一种流行范围、使用人数都有限的流行语,并未形成完整体系(劲松、麒可,2000)。第三种观点,以郑远汉( 2002)为代表,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依附于全民语言的言语行为、言语活动,只能实现其特殊交际功能。第四种观点认为,网络语言就是语言在网络这个特定的话语语境中变异的结果的概括总结,缺乏多层面细分 (王钢华,2002 ) 。 2.2 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模糊性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多年来,模糊性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的模糊性可以从不同方面展现出来,而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也从不同视角对这一特性进行了研究。尽管已经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文献对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模糊性进行了讨论,但是迄今为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的模糊语言研究仍然较少。 2.2.1 国外模糊语言研究概述 早在几个世纪前,模糊现象就引起了柏拉图、笛卡尔、休谟、罗素等哲学家们的兴趣,通常被认为是模糊语言概念创始人的 Peirce 是第一个尝试严格地定义模糊语言这个概念,他实际上认为模糊就是含糊,是语言表达不确定造成的。 2.2.2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概述及发展趋势 国内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伍铁平发表于《外国语》1979 年第 4 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在此后数年间,伍铁平又接连发表了 30 多篇相关论文,对推动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模糊语言学研究逐渐在国内兴起,出现了一些集模糊理论大成的专著及论文,他们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三类:一是对国外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译介;二是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三是模糊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如陈治安、文旭和刘家荣的《模糊语言学概论》(1997)、张乔的《模糊语言学论集》(1998)、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学》(1999)等。其中石安石(1988)、张乔(1998)、符达维(1990)等对模糊语义的本质和产生根源进行了清楚阐释,界定了语义模糊性及模糊与其他语言学概念的区别,以及模糊语义的研究方法。此后,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深入到语言研究的各个层面。尹斌庸(1985)、苗东升(1987)、杜厚文(1985)、肖跃田(2008)、胡健(2010)等对模糊语义进行了定性或定量描述;何自然(1986,1990,2000)、吴玉璋(1988)、陈新仁(1995)、犁千驹(2006)等对模糊限制词以及语用模糊进行了研究;夏江陵(1985)研究了语法模糊;王希杰(1983)、伍铁平(1999)、吴家珍(1994,1999)、蒋有经(1999,2002)、齐真珍(2011)等研究了修辞模糊。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1 网络语言中外研究现状..........162.1.1 国外研究概况..........162.1.2 国内研究概况..........18第三章 网络语言语义模糊的生成..........413.1 自然语言中的语义模糊..........413.1.1 语义模糊的定义..........413.1.2 模糊词语的分类..........46第四章 网络语言语用模糊的生成..........834.1 自然语言中的语用模糊..........834.1.1 自然语言中语用模糊的定义..........834.1.2 语用模糊的分类..........88 结论 本文针对网络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功能意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模糊语言与实体模糊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网络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因而和自然语言一样既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也受到交际原则和语用习惯的制约。网络模糊语言同样表现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 参考文献 1.柴磊.试析语言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交际中的运行和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6(4).2.曹 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学生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3.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言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4.陈琳霞.英汉语数字修辞的对比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2).5.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新华文摘,2002(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7.戴维·克里斯特尔.语言与因特网[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8.戴昭明.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1).9.丁崇明.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0 (6).
10.丁崇明.语码转换论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