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126589字博士毕业论文文艺大众化的再探索

126589字博士毕业论文文艺大众化的再探索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26589字
论点:文艺,大众化,大众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论文,本文通过考察文艺大众化运动可以发现,尽管各个时期的大众化运动风貌各不相同,表现内容与关注重点也有很大差别,但它们努力的方向以及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产生的作用

论文正文:

第一章追溯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的起源五四新文学大众化的第一节到五四文学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性质,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气质的新文学。 随着文学革命的发生,平民的概念逐渐渗透到五四新文学中,大大缩短了文学与大众的距离。 从表面上看,很容易让人觉得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整个文艺大众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文学史的总体叙述中,文艺大众化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被认为是建立在五四新文学基础上的进步,是对五四新文学的超越。 这一观点对文学史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在许多致力于文艺大众化的论文或专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事实上,这种理解不能准确反映文学史上文艺大众化的真实面貌 的确,五四新文学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中国少数文人贵族对文学的垄断,使普通人接触文学成为可能,缩小了文学与大众的距离。这也是文学革命最重要的历史成就。 然而,五四新文学努力的方向与文艺大众化完全不同 五四文学革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它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知识分子话语进入文学领域的标志。 因此,五四新文学从理论到创作都被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所主导,以国民性批判为主要内容,在公众面前表现出启蒙姿态。 尽管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流行话语的生长土壤,但它绝不等同于迎合和容纳公众。 新文学诞生后不久,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偏离了原有的发展轨迹。 在这个过程中,平民的概念对五四新文学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五四新文学的价值定位。它仍然是知识分子的话语立场,仍然致力于思想和文化启蒙,而不是寻求与普通人保持一致。 第二节民粹主义:文艺大众运动产生的文化土壤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期的文化形态和结构对文学生态和方向选择有很大影响。 因此,有必要考察文艺大众化趋势出现前后的文化背景,这将有助于寻找文艺大众化的源头。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建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是一个全新的话语空。它不依赖于任何权威或权力。这种话语空的建立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品格和主体意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时代选择和具体实践。 其思想资源来自现代西方文明,以科学民主为核心价值观,以现代化为奋斗方向。 启蒙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它的目标是解放人类。获得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向公众展示了“悲叹不幸,怒不可遏”的人道主义关怀。他们试图引导人们觉醒,摆脱吞噬和哀叹人性的伦理准则和父权伦理,摆脱奴隶的地位,获得人类尊严,像人类一样生活。 五四新文化运动彰显知识分子的现代化诉求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现代政治制度。然而,当时,无论是国家的管理者、国会议员,还是民国的“公民”,在意识形态、行为和文化心理上都不符合现代政治制度,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知识分子因现代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失衡而进行的一次思想文化补习。它在思想文化层面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国从根本上进入现代社会带来了希望。 然而,历史总是拿你开玩笑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进和文学革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思想资源和社会现实环境的复杂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建基之前被忽视,甚至遭到怀疑和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新文化运动迅速变化,民粹主义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逐渐兴起,为大众文艺运动的创造提供了文化土壤 民粹主义对中国大众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但它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不亚于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马克思主义在民粹主义的基础上被公众广泛接受,而民粹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民粹主义本身的独特性。 审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会发现它既不是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政治理论。 第二章文学大众化运动:第一次“革命文学”之争和1928年文学大众化的开始注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寻常的一年。 由于政治形势和现实环境的巨大变化,革命文学运动在今年推向了高潮,文坛上发生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争论。 这场争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表明五四新文学确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是革命文学运动倡导者所主张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同时,它也为新文学转型后的价值选择开辟了道路,决定了未来半个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特征。 这条道路的选择不是来自文化层面的自由发展,而是来自背后政治力量的保证。 1928年发生的革命文学之争主要发生在晚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的青年知识分子与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之间。 在这场辩论中,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批判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作家是革命者和超越者,通过阶级分析否定五四新文学的价值立场,并将鲁迅等五四新文学作家视为缺乏革命热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他们的态度坚定有力,他们在文学界争取权威地位。 面对革命文学倡导者的攻击,鲁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自我。作为一个完全觉醒的知识分子,鲁迅在辩论中始终坚持知识分子话语,捍卫五四新文化运动确立的现代价值观。 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是由转型的创造社推动和倡导的。 五四新文学运动平息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于1924年走向合作,共同领导民族革命。这种合作的思想基础是所谓的“统一俄罗斯、统一共产党、援助农工”新三民主义。革命目标是帝国主义及其所谓的中国代理人——反动军阀。 这场民族革命不仅建立了国共合作关系,而且在国际上也与苏联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革命自然需要跟上世界革命的步伐,融入世界革命的洪流。 第二节《大众文学》中《大众文学》的第一部出版与转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名为《大众》的文学出版物。它的存在对整个文艺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正是以该刊物为中心,文艺大众化才成为一个成熟的文艺口号和方向 然而,大众文艺的命运是多变的,它的存在过程也是复杂的。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该书的性质和价值追求大相径庭,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力量。因此,它对文艺大众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对《大众文艺》这一出版物的深入考察,可以揭示出文艺大众化的复杂过程 文艺大众化的发展使它成为一个成熟的文艺概念和口号。 “大众文学”是在革命文学的争论激烈的时候创立的。 在革命文学的争论中,“群众”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革命文学的倡导者把文学艺术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要求文学艺术作为群众表达无产阶级意识的留声机。 结果,文学艺术失去了独立性,屈从于政治,“大众”的内涵也呈现出强烈的阶级色彩。 大众文艺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革命文学之争的回应,也显示了对所谓革命文学的态度。 五四新文学衰落后,大多数知识分子纷纷改变并放弃了自己的知识分子话语立场。他们最初的精神高度急剧下降,要么表现出对权威的顺从,要么走向普通人。结果,五四时期刚刚开放的知识分子话语空被双方挤压,陷入混乱。只有少数完成现代人格转变的知识分子坚守自己的知识分子话语立场,独自战斗。 革命文学运动兴起后,创造社的大多数成员选择走向大众,从根本上批判和否定五四新文学。虽然他们的批评是以激进和进步的态度进行的,但他们引进的文化资源起到了消极和消极的作用,从本质上说,起到了加强旧文化力量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极少数知识分子仍然头脑清醒,对此保持警惕。 在这场疯狂的革命中,不仅鲁迅,创造社的一些人也表现出了一种清醒和冷静。这个人是郁达夫。 他对革命、群众和革命文学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大众文艺就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诞生的。郁达夫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定位决定了大众文艺的杂志定位、编辑方针和人物风格 当其他人找到支持时,一个人仍然坚持自己的个性,他很可能为这种坚持付出代价,尤其是在同一个群体中。 大众文艺的创立在一定程度上与郁达夫当时的经历密切相关。 他的经历正是他坚持独立所付出的代价。理解郁达夫在通俗文艺出版前的经历是理解通俗文艺的前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大众文艺”的历史方位,看清“大众文艺”转型前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看到它在转型前后是如何影响文艺大众化的。第三章阶级诉求下的文艺群众运动.........134第一节左翼联盟与文艺群众运动........134第二节1934:关于“大众语言”的讨论........161第四节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艺群众运动……169第一节抗战初期的文艺群众运动........169第二节民族文艺形式的讨论第四章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艺群众运动 抗日战争的爆发刺激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根本结构调整,战争给中国文学艺术带来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广大群众是抵御外敌入侵的主要力量。文艺要为抗战服务,首要的责任是唤醒群众的民族意识,鼓励群众的勇气和觉悟参加抗战。文艺与群众的关系次成为文艺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抗战爆发后,文艺大众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生存土壤。 文艺大众化是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是左翼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抗日战争前夕,左翼文艺界都进行了政策调整。虽然在“两个口号”的争论中双方表面上有尖锐的矛盾,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已经开始接受民族意识。即使坚持公共立场的党改变了对“群众”内涵的理解,从具有鲜明阶级意识的“工农群众”转变为基于民族意识的“人民群众”。 这些条件为抗战爆发后左翼文艺界参与以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文艺群众运动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文艺运动以民族意识为中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意识得到了文艺界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大众化也呼唤各种话语力量。人们已经就文艺大众化的重要性达成共识。 抗战时期,整个文艺界对文艺大众化给予了全面而持续的关注,这种关注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影响。 结论通过对文艺大众化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不同时期文艺大众化的风格和特点不同,其表现内容和关注焦点也大不相同,但他们的努力方向和对中国文艺的影响和影响是相同的,即构成了中国文艺现代发展的巨大障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五四前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由前现代向现代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这种转变伴随着新旧之间的冲突,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 文艺大众化是在新旧文化的激烈对抗下发生的。 五四新文化从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了旧文化。它从现代价值观的角度抓住了旧文化的关键,对旧文化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虽然旧文化的消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由于中国历史的重压,新生的新文化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颠覆它。 新文化攻击后,旧文化失去了积极抵抗的能力。然而,旧文化不想进入历史的坟墓,而是正在消亡。它调整策略,伪装自己,改变外观,在现代服装的包装下回归生活,实现修复。 文艺大众化是旧文化伪装的结果,这使它更加混乱。 历史事实表明,文艺群众运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五四新文学背道而驰的价值选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五四新文学确立的现代化道路。 在文艺群众运动的过程中,对五四新文学的反对和谴责是不断的。语言的欧化、大众的教育、小资产阶级的品味等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主要罪行。 文艺群众运动往往以革命的态度彻底否定五四新文学,准备超越五四运动。 然而,无论文艺群众运动的外表多么革命和激进,骨子里的遗传密码就是中国的古老文化,这场革命和超越只是一个新的外表,而是一个真实的外表。 在文艺大众化的过程中,不是每个人都在直接否定五四新文学的前提下主张文艺大众化,而其他人则在肯定五四运动的前提下主张文艺大众化。 这种情况似乎表明,文学大众化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只要深入探索就会发现,这种肯定只是表面的,五四运动在这里早已成为抽象的口号,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在倡导文艺大众化的过程中早已被扭曲 虽然表面上不同于直接否定五四运动,但其结果可以说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