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60000字论文范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矿山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与分析

60000字论文范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矿山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与分析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60000字
论点:矿山,环境,地质
论文概述:

需求分为了 GIS模块和非GIS模块以及文档管理等三部分,笔者及同事们采取大尺度和小尺度的评价方法,处理了所有图层,依据“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以瀑布模型作为开发方式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一些地区经常开展大规模、高强度和低效率的采矿(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生产活动,以实现短期经济效益。这加速了采矿和开发地区及邻近地区的环境破坏,极大地干扰了原本与人类社会和谐和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环境。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规定,在矿山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必须事先对矿山环境进行评估。只有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良好的评价,才能进行开发,否则,该项目将不被批准(1)。要实现矿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在规划期内完成大量的矿山环境评价结果。然而,由于人力资源有限,专业人员少,所用系统自动化程度不够,完成的矿产资源评估报告数量相对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地区,矿山开发密度相对较高。山区多,泥石流频发,居民区密度低,植被覆盖率低,多年冻土地质环境复杂。目前还没有先进的科学可靠的手段(评价软件系统)来快速准确地完成矿产资源评价报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直接决定着矿山科学开采和开发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这样一个软件系统来评价特殊地区的矿山环境。通过对成矿区域客观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综合分析,矿产资源的实际利用以及矿山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对该区域矿山开采和开发环境进行评价,为国土资源系统矿产资源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实践理论和实践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现有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主要针对沿海开放地区和中部省份。设计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软件主要针对相对平坦的地形环境、丘陵地形、较少的矿床地质灾害、相对湿润的气候、相对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和相对简单的地形环境。对人员密度高的区域进行评估,因此评估因素相对单一,涵盖的功能简单。不适合新疆、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高海拔地区的大型矿床。此外,这种软件在国外已经有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同时,对新疆来说,采矿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天山、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盆地等地质环境分区(以上分区属于西北盆地、山地、高原地质环境分区)[2),山地多,降雨量少,植被覆盖度低,沙漠面积多,面积比例大,部分地区由于工业水资源密集开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容易发生地面沉降。这使得软件的评估功能与类似产品的评估功能非常不同。它应分为两个部分:大尺度因子评价和小尺度因子评价。

1.3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来源于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信息中心实际项目的课题。任务是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和具有空数据处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空日益成熟的遥感技术。对已开发的矿山地质环境、待开采的矿山地质环境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提高矿山地质环境评价部分的效率,确保按时提交矿山地质综合调查报告的数量。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快地质工程勘察报告的发布,预防和保护矿山职工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国家矿业的大发展。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
(1)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和研究,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软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
(2)研究了与组件相关的软件包以及组件在系统环境中的部署。
(3)分析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评价的相关政策和标准,重点是软件需求标准。
(4)对所研究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模块有效配置。
(5)根据需求分析,相应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已经完成,系统开发已经完成。同时,对系统进行了总结,并对工作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文共分七章。主要章节和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本文主要阐述了该项目的背景和意义,给出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发展现状,并对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2章介绍背景知识和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组件技术及其应用范围。第三,介绍了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是系统的需求分析,详细描述了用户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系统各层功能因子的计算、层操作功能等。给出了系统用例分析。第四章是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组件的特点。主要给出了作者使用的模块设计和类图。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13-21
2.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13
2.2地理信息系统发展..............................13-15
2.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比较和选择..............................15
2.4声发射组件技术..............................15-16
2.5空空间分析..............................16-17 [/ Br/] 2.6空数据介绍..............................17-19
2.7插值分析..............................19-20
第三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系统需求分析……21-37
3.1功能要求..............................21-24 [/BR/] 3.2非功能性要求..............................24-26 [/BR/] 3.3系统用例分析..............................26-36
3.4本章概述..............................36-37
第四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37-53
4.1系统总体设计..............................37-40
4.2系统数据库设计..............................40-41
4.2.1用户信息表设计..............................40-41 [/BR/] 4.2.2地理文件信息表设计..............................41 [/BR/] 4.3系统相关类的设计..............................41-52
4.4本章概述..............................52-53
第五章系统实施..............................53-60
5.1系统运行环境..............................53-54
5.2系统运行效果..............................54-59
5.3本章概述..............................59-60
第六章系统运行测试..............................60-63 [/BR/] 6.1系统功能测试..............................60-61 [/BR/] 6.2系统非功能测试..............................61-62
6.3本章概述..............................62-63

总结和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矿山的开采和开发环境、矿山目前的开采和开发环境以及矿山未来的开采和开发环境。矿山开采、选矿和冶炼作业对矿山地质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疆地区,大规模、高强度、低效率的矿山生产活动和矿山环境建设工业用地改变了采矿、采矿和冶炼开发区及其邻近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采矿、采矿和冶炼开发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水资源。这些变化严重影响了土地植被的发展,如土壤侵蚀、泥石流、滑坡、荒漠化、荒漠化等。
根据本软件的实际情况,需求分为三个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模块、非地理信息系统模块和文档管理。作者和他的同事采用了大规模和小规模的评估方法来处理所有层。根据“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开发模式采用瀑布模型,系统结构采用C/S结构,软件架构设计采用正版AcceSS2003数据库。之后,根据详细设计的要求,编写了代码。在编码过程中,通过栅格数据的属性值,完成了植被归一化指数的计算、坡度值的计算功能、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栅格数据的归一化操作、根据空之间的插值模型生成栅格地图、用户登录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等工作,完成了系统。但是,该软件不具有跟踪和绘图功能。它只能在界面上临时显示绘制的线条。它不能直接手工绘制新的地理信息文件,也不具备地理坐标系的功能。当该软件处理图像时,它没有地理坐标系可供选择。污染等值线图等相关内容尚未实现。本软件使用的数据库是ACCeSS2003数据库,所以数据库的设计相对简单。该软件的非功能性操作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系统的健壮性和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改进。

参考

[/1]周艾国,周坚卫,等.[地质环境评估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5日-6
[4]李刚。现代管理工具:地理信息系统[。重庆经济。1998.5.10-18
[5]尹肖磊。子基地应用研究——ArcGIS二次开发技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13-16
[6]刘季东。地理信息系统组网模式初探[]今日科苑201,6.2-6期[/BR/] [7]王家耀。对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几点思考[。钛卫星应用,1998年第1.3-5期,
[8]冯晴。地理信息:地理发展的必然选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5-6号
[9]刘鑫。活动断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2007.35-47
[10]齐谐。空基于[分析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理工大学,2006.14-16方建华等.[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杂志]。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1.1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