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32500字论文范文第五代至元代Xi安城地理初探

32500字论文范文第五代至元代Xi安城地理初探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32500字
论点:长安,京兆,安西
论文概述:

本文为地理论文,主要论述唐末以来长安城地位的变化,长安城地区的建置沿革,长安城的城垣范围及建制特点,元代城郊安西王府的创建及其结构。

论文正文:

一、晚唐以来长安城地位的变化

 (一)长安城地位下降原因导致长安地位下降的原因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因素,其中人为破坏是主要原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唐末,由于国势衰弱、战乱不断,长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唐代宗李豫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刚结束,土蕃开始东犯,十月攻陷长安,李豫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吐蕃到掠府库、市里,分官舍,长安萧然一空”④这是第一次破坏。唐嘻宗李寰广明元年(880年)二月,黄巢起义大军攻克撞关,李寰与宦官田令孜等出开远门,仓皇逃往成都。黄巢进军昭应(今临撞县),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员到溺桥迎降,起义军进入长安城。黄巢于十三日在大明宫含元殿即皇帝位,年号金统。当时京师“九衡、三内、宫室苑然”。⑤这是第二次破坏。光启元年(885年)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联结李克用,与田令孜大战于沙苑(今大荔县洛河南),田令孜败退长安,劫持禧宗逃往凤翔。诸路大军进城后又大势焚掠,“宫阔萧条,鞠为茂草矣”。⑥这是第三次破坏。........ (二)长安城所具有的一定地位五代时,梁、唐、晋、汉、周政权皆于长安一带设置一定权限的行政建制,未忽略长安的作用。尤其是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冬十一月辛酉,复以永平军大安府为京兆府,以之为西京。表明长安受到后唐政权的重视。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佑国军为永平军。后晋于京兆府设置晋昌军,后汉乾枯元年(948年)3月17日,改晋昌军为永兴军。上列政权皆在长安设置军政事务的机构,体现了长安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北宋初,太祖赵匡撤曾欲都洛阳,未能实现,因而发愿说:“迁河南未己,终当居长安耳。”①虽后来北宋都开封,宋太祖西迁长安“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的夙愿未实现。”然长安既为赵宋军臣所重视,其军事作用不容忽视。宋代西安属永兴军路,等于一个府城。从行政上看地位并不很重要,但有关西北各路的嘈运使驻在西安。在北宋和西夏的长期战争中,西安总是主要补给中心。金与南宋长期对峙,在陕西以秦岭为界,占有今陕北、关中,陕南属南宋管辖。长安依然为金与南宋战争时西北的一个重地。及至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皇子忙哥刺受封安西王,出镇关中,治京兆。由于关中为安西王的封地,长安城所沿用的京兆府名称,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也被改为安西路。至此,京兆这一名称成为历史。所谓安西是安定西北之意。而忙哥刺在皇子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被封为安西王,一方面体现出忽必烈对其宠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长安地区在元时的重要性。其时,安西王所部兵马有十五万人之多,兵力甚众。②而忽必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伐宋兵分三道时,四川一路的行军事务归安西王府节制。③因此,元代把安西路当作控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二、长安城地区的建置沿革研究五代、宋、金、元长安城况,宜缕清此时期长安城及其辖区的行政建制。关于这一问题,今人研究成果或略述之,或袭己有之史料,多不详备。今以史料为证,进行系统阐释,期能视其全貌。依《长安志》、《长安志图》、《类编长安志》,五代时期,长安一带的行政建制在政权更替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天枯元年开始,昭宗东迁于洛阳,长安降为佑国军。后“许公韩建弃旧城,去郭城,因子城筑今京兆府。”⑤后梁开平元年(907年)4月22日,改京兆府为大安府,以长安县为大安县,万年县为大年县。开平年间,改佑国军为永平军。关于佑国军改为永平军的时间,《类编长安志卷一》记为:“梁开平元年,改府曰大安。二年改军曰永平。”认为改建永平军的时间为梁开平二年,而非三年。《西安历史地图集》中则记:“开平三年(909年)7月7日,改佑国军为永平军。”①即视改军时间为后梁开平三年。因此,两者所记日期有偏差,然究竟哪种时间更值得相信?据宋敏求《长安志》:“梁开平元年改府曰大安,二年改军曰永平,后唐同光元年复为西京府。”②认为佑国军改名为永平军的时间是开平二年。因此,《类编长安志》所记时间与《长安志》一致。又因《长安志》乃宋人所著,其时间离五代较近,故应颇为可靠。所以佑国军易名为永平军的时间当在梁开平二年,而非三年。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废永平军,复以大安府为西京京兆府,以大安县为长安县,大年县为万年县。后晋天福年间,废西京,在京兆府设置晋昌军。关于京兆府设置晋昌军的时间,《类编长安志》记为“晋天福元年,改军曰晋昌”,③然《西安历史地图集》所记晋昌军建置时间为:“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十月七日,废西京,在京兆府设置晋昌军。”④依据《长安志》:“晋天福元年改军曰晋昌。”可知,《类编长安志》所载时间较为正确。后汉乾枯元年(948年)三月十七日,改晋昌军为永兴军。后周时,永兴军仍为处理关中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随着行政机构的更迭,五代时大安府及京兆府的管辖范围也随着王朝的演变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后梁时,同官、奉先二县隶属于同州,富平、三原隶于耀州,因此,大安府的范围缩小,仅辖有大安、大年、咸阳、兴军、云阳、径阳、渭南、昭应、高陵、蓝田、鄂县、奉天、好峙、武功、酸泉、华原、美原、栋阳、盗压等19县。后又接管奉先,共管辖20县。后汉时,本属于商州管制的乾祷县隶于京兆府,使京兆府的范围有所扩大,达到21县。后周又将渭南划归华州,京兆府又辖20县。在隶属关系变化的过程中,大安(长安)、大年(万年)、昭应、蓝田、高陵、栋阳、鄂县、赘厘等八县始终归大安府或京兆府管辖。........ 三、长安城的城垣范围及建制特点·······(11)(一)城垣范围及规模············(13)(二)城垣建制特点············(15)四、长安城内部结构的演变················(20)(一)五代时长安城的内部结构··········(20)(二)宋时长安城内部结构········(21)(三)金时长安城的内部结构及其特点·····(23)(四)元时长安城内部结构········(27) 七、元代城郊安西王府的创建及其结构 (一)安西王府的建治年代关于安西王府的创设时间,学者在论述时仍存有疑问,未达成共识。如马得志先生在《西安元代安西王府勘查记》中认为“据此安西王府最早亦只能是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到至治三年(1323年)或更早在大德十一年(1307年)阿难答被诛后,似己无王居此府,甚至李好文时已称为‘安西故宫’即可想而知了。”①未确定安西王城的建置年代,仅将其限定在一个时期内。而夏鼎先生在《元安西王府址和阿拉伯数码幻方》文中证曰:“安西王府的宫室的修治,大概是至元十年(1273年)开始的。”②亦未肯定安西王城的修治时间。安西王城的修治年代可得以确定。《元史》卷108《诸王表》和卷163《赵炳传》皆载至元十年(1273年)忙哥刺加封秦王,诏命京兆尹赵炳“治宫室,悉饵炳裁制”。《蒙兀儿史记》中亦曰:“既而又诏命京兆尹赵炳为治宫室,壮丽视皇居。”③可见,赵炳确为宫室的主持者。关于修治年代是否为至元十年,《元史。诸王表》另有重述:“至元十年诏安西王益封秦王,别赐金印,其府在长安者为安西,在六盘者为开成,皆听为宫邸。”④言至元十年安西王府中有“宫邸”,经考证,即为安西王宫。另元人骆天骤在《类编长安志》自序中曰:“圣元皇子安西王昨土关中,至元癸酉,创建王府,选长安之胜地,王相兼营司大使赵,以仆长安旧人,相从遍访周、秦、汉、唐故宫废苑遗跳故迹。”“至元癸酉”即为至元十年,“王相兼营司大使赵”指赵炳。依史籍,赵炳和骆天骤关系密切,常有来往。故修治安西王宫的时间应是至元十年。...... 结论 唐末,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由于多种原因,长安在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再复返。关于长安于五代、宋、金、元时的衰弊状况,许多诗人在诗中曾进行过形象地描述。长安之所以失去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因素。人为原因是唐末长安地区曾发生过六次战乱,在这种人为破坏的直接作用下,唐都长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唐末长安一带的变化,并非完全是一朝一夕之故,人为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时期,长安地区气候更迭变化频繁,严寒天气时有发生,再加上早灾的不断出现,给庄稼生长带来了严重危害,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值得肯定的是,五代、宋、金、元时,长安虽然在地位上不及唐朝,但其仍是西北的一个军事重镇,工商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很大恢复,人口亦有增长。所以,五代、宋、金、元时的长安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研究五代、宋、金、元长安情况,阐释清楚其辖区的行政建制实有必要。此时期,长安地区的行政建制在政权更替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之对应,其管辖范围、隶属关系也有诸多变动。关于五代、宋、金、元的长安城是否在唐末由韩建所督建、韩建筑新城时任何官职两个问题,古籍所记颇为含糊,今人在论述时彼此也有相悖之处。经详细考证,本文澄清了唐末五代的长安城确实是由韩建主持修建的,其在天枯元年修城时担任的是佑国军节度使,而非匡国军节度使之职。因唐皇城之旧基改建后的新城面积仅及唐长安城的十六分之一,这种城圈规模于五代、宋、金、元时变化不大。后至明洪武年间,又将城垣向东、向北进行拓展。而嘉庆《咸宁县志》的作者认为天枯元年筑城时“已越皇城”、新城的规模与清代的西安城一样的观点实有错讹之处。在城垣建制方面,“内外双重之制”应指内重的衙城和外重的较大城垣;“半圆形角台”则是元代长安城城垣的一个特色:城门经过整治后,只有五门,及至含光门封闭后,所剩止四门。而将含光门关闭的时间定在宋元枯元年(1312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之间则较为合适。........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