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大 > 对灭活菌研究的前言,甲醛灭活细菌的温度是多少

对灭活菌研究的前言,甲醛灭活细菌的温度是多少

灭活菌研究的前言

甲醛灭活细菌的温度是多少?细菌的甲醛杀菌浓度一般为0.15 ~ 0.4%,通常配制成10%,然后加入。它需要慢慢添加。添加时最好摇晃。一般细菌在最终浓度为0.3-0.4%时,抗原损失过大。也很容易导致高浓度使细菌表面蛋白质变形,并且保护其他成分也不经常丢失。

对灭活菌研究的前言

乳酸菌素片是灭活的吗?

问题1:什么是失活?用什么方法?“灭活”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微生物或活生物体(如病毒)的活细胞,使其不再具有活力的过程,如生长、发育和繁殖。 物理灭活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灭活、高温加热灭活、反复冻融灭活等。化学方法包括以下两种简单易行的灭真菌方法:1 .酒精消毒2。高温消毒。高温可以杀死许多微生物。如果你在实验室,你应该有一个高温蒸汽消毒锅。如果小规模的实验直接在酒精灯上燃烧 肠道菌群在胃肠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令人惊讶的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似乎也与大脑生理和行为密切相关,这可能会影响宿主的心理健康。 事实上,灭活益生菌已经成为治疗焦虑和抑郁的新方法,至少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是这样。上海拓普菌体冷冻干燥机制造商为您解答:1。灭活杀死细菌,但不破坏其有用的抗原,因此它不会感染细胞,抗原进入体内后会引起体液免疫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 (2)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机(冻干)制备,冻干灭活菌体灭活益生菌更安全有效,不会被消化系统杀死,服用灭活益生菌后能100%到达肠道,被肠道吸收,无任何副作用 然而,活性益生菌是不稳定的,不能被消化液如胃酸侵蚀。喝了100亿益生菌后,肠道能被吸收的不到5%。 联系不上我们,

甲醛灭活细菌的温度是多少

甲醛灭活细菌的温度是多少?细菌的甲醛杀菌浓度一般为0.15 ~ 0.4%,通常配制成10%,然后加入。它需要慢慢添加。添加时最好摇晃。一般细菌在最终浓度为0.3-0.4%时,抗原损失过大。也很容易导致高浓度使细菌表面蛋白质变形,并且保护其他成分也不经常丢失。

对灭活菌研究的前言

乳酸菌素片是灭活的吗?

对灭活菌研究的前言范文

本文的目录导航:

[标题]静脉注射不同灭活益生菌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第1章]灭活益生菌研究简介
[第2章]灭活益生菌对小鼠的实验
[第3章]灭活益生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结果
[第4章]静脉注射益生菌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讨论
[第5章-参考文献]结论

1 前言
1.1 益生菌研究进展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Reid, 2005)。益生菌能够通过调控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对宿主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优点是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耐药性。自20世纪初,Metchnikoff发现长寿与日常饮食中的发酵乳制品相关,首次解开了乳制品中乳酸菌的营养生理作用,从此“胃肠道有益菌群与健康”便成了研究热点。益生菌是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具有广阔开发和应用前景(Abriouel et al., 2012)。肠道中不同菌群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动态的生态平衡。维持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机体的免疫功能(Bermudezbrito et al., 2012)。益生菌的保健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通过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 SCFA)以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从而实现抑制病原菌的黏附和生长并增强宿主的免疫活动(Bubnov et al., 2015);(2)益生菌通过改变结肠内的发酵状态和稳定的共生微生物群(Plazadiaz et al., 2014);(3)口服益生菌有助于建立一个互利共生的肠道微生态平衡体系(Saavedra, 2011),可以激活免疫系统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或白介素-16(IL-6)等抗炎细胞因子(Cross et al., 2004)。
对益生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范围越广泛,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功能失调。据报道,益生菌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腹泻、便秘及胃肠道感染、菌群失调等肠道疾病及其并发症(王友湘等, 2007;杨凤英等,2014;张莉芳等, 2012;周洁等, 2015)。
Zoppi等报道,由于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失衡导致儿童便秘,连续给予便秘儿童服用益生菌后,便秘症状得到缓解,且肠道菌群接近健康人群水平,说明益生菌可以调整肠道菌群失衡(Luciano et al., 1998)。
Waller等将益生菌给以功能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现益生菌能够缩短结肠中食物的传输时间,促进食物残渣快速通过结肠(Waller et al., 2011)。(2)益生菌能够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益生菌对肠道免疫功能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体内外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益生菌可以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发挥作用。首先,益生菌能够增强肠道黏膜免疫。肠道黏膜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密切,主要包括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及免疫分子,尤其淋巴细胞分布于肠道组织的上皮细胞层和固有层,以及集合淋巴结(杜仁佳等, 2018)。其次,益生菌能够增强肠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即固有免疫,主要由免疫细胞参与完成,包括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巨噬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反应的前期起重要作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增强免疫反应(Kang and Im et al, 2015)。
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摄入益生菌后干酪乳杆菌后,其细胞活性增强,并能提高其产生白细胞介绍IL-12的能力,增殖能力也增强(Takeda et al., 2006)。(3)益生菌能够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首先,细胞免疫以T淋巴细胞为核心,当T细胞与益生菌接触后,经巨噬细胞的递呈作用下,T细胞增殖、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Lei et al., 2017),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促使白细胞聚集,增强对抗原的杀伤力。据报道,乳酸菌能够刺激固有层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的作用,杀死肠道病原菌(Stier et al.,2014),可以降低血清中的IL-10(De et al., 2018)。其次,益生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据报道,益生菌能够促进机体产生Ig A抗体,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刘冬等,2017);双歧杆菌能够激活Th2,产生IL-5,活化集合淋巴细胞生发中心的B细胞,最终阻断其他病原菌的吸附和穿透作用(Xiao et al., 2017)。(4)益生菌对肝脏疾病的作用。益生菌能够调节因肠道菌群紊乱造成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能改善肝硬化(Chen et al., 2011)。益生菌能够改善酒精性肝损伤,益生菌能够干预脂肪肝的形成,使肝细胞的形态趋于正常,降低肝脏病理学评分,病变明显减轻,肝功指标明显降低(Chang et al., 2013; Jeffery et al., 2012)。
(5)益生菌能够改善II型糖尿病。益生菌能够通过调节能量代谢,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的耐量。益生菌通过提高肠道的屏障作用,减少内毒素的吸收,防止炎症的发生,并对机体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稳态环境,预防II型糖尿病的发生(Henaomejia et al., 2012;郝小燕等, 2010;廖文艳等, 2011)。(6)益生菌预防改善肿瘤。肠道菌群失调能够引起肠道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肠上皮损伤加重,最终形成肿瘤和癌变;另外,肠道微生物能够产生大量有毒的代谢产物,阻碍肠道黏膜上皮的修复,进而导致瘤变(Konstantinov S. R. et al., 2013)。由于慢性炎症的发生,促进肠上皮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氮应激,导致DNA损伤,基因组稳定性降低,诱发直肠癌(Wang et al., 2012)。研究发现,双歧杆菌能够减少癌细胞的抗凋亡基因,增加凋亡基因的表达,以促进癌细胞凋亡(Liang et al., 2015),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最终使肿瘤生长停滞(Brandt et al., 2013)。
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酵母菌、益生芽孢菌、丁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下面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主要益生菌种类。益生菌
1.1.1 酵母菌研究概况
目前研究发现酵母菌具有调节肠道平衡、促进饲料转化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良好的益生特性,多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禽养殖。研究表明,将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可用于增强猪的免疫功能(专利公开号:
CN106387398A)。另外,将酵母提取物或其有效成分,如酵母多糖、酵母甘露寡糖、酵母β-葡聚糖,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研 究 较 多 . 酵 母 多 糖 的 主 要 存 在 于 酵 母 细 胞 壁 , 由 为 甘 露 寡 糖 (Mannanoligosaccharide, MOS)、葡聚糖和蛋白质构成(崔艺燕等, 2018),而酵母多糖由葡聚糖(约60%)和甘露聚糖蛋白质(约40%)组成复合高分子物质(Bermejo et al.,2013)。酵母多糖的免疫作用是通过与免疫细胞的受体结合进而启动机体免疫应答实现的(Ritchie et al., 2018)。酵母多糖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白细胞家族释放白细胞介素(IL-1/2/4/5/6/8/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nterferon,IFN)(Stier et al., 2014; Waide et al., 1999)。酵母多糖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激活免疫应答的,主要受体有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植物血凝素-1(Dectin-1)受体、补体受体3(Complement receptor 3, CR3)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Hoving et al., 2018)。徐杰等对日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以21日龄的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以基础日粮,实验组给以添加了1%的酵母细胞壁多糖的基础日粮,实验周期为4周。结果测得酵母细胞壁多糖组的仔猪血清中Ig M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且特异性抗体(猪瘟抗体和蓝耳抗体)水平也显着升高,说明酵母细胞壁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水平(徐杰等, 2018)。酵母细胞壁多糖不仅对断奶仔猪的免疫系统有提高作用,而且能够对多种动物的免疫水平有刺激作用。研究表明,酵母细胞壁多糖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水平也具有提高作用(黄婧溪等, 2018),对雏鸡的免疫器官发育有刺激作用(王元秀等, 2011);酵母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免疫机能(李晴等, 2017;刘晓丽等, 2009)、蒙古绵羊的血清免疫(谢明欣等,2018)、鱼类和虾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较高的诱导作用(孙翠慈, 2003;张涛,2017)。另外,还有人将酵母葡聚糖进行化学修饰后制成硫酸化或羧甲基酵母葡聚糖注 射 剂 , 用 于 增 强 动 物 的 免 疫 功 能 ( 专 利 公 开 号 :CN102028704A,CN102048686A)。
研究较多的酵母菌有酿酒酵母属、德尔布有孢圆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威克汉姆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布拉氏酵母属、白球拟酵母属、薛瓦酵母属、深红酵母属、粟酒裂殖酵母属、鲍氏酵母属。
酿酒酵母属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国际认可的食品安全性微生物(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 GRAS),其具有清楚的遗传背景、较强的抗逆性、葡萄糖利用率高等优良特性(Domingues et al., 2010; Haan et al., 2013)。酿酒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给动物,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调控肠道微生态动态平衡,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王仁华等, 2014)。根据研究表明,将100只雏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酿酒酵母组,经过3周的实验周期后,通过检测免疫指标发现,不同剂量酿酒酵母能显着提高肉鸡血液中血清总蛋白和血糖的含量,显着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Shareef and Aldabbagh, 2009)。酿酒酵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甘露寡糖,可以从其细胞壁中提取。甘露寡糖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对肠道黏膜的营养作用。另外,甘露寡糖能够阻止病原微生物在机体肠道的粘附和定殖,作为有益菌群的营养物质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感染的风险。除此之外,研究报道酿酒酵母还可以调节猪的黏膜免疫。通过给以仔猪一定量的酿酒酵母,研究其对猪肠道免疫特性和抗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酵母能够提高猪回肠Ig A的含量,并能够减少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感染后的细菌移位(李凯年等, 2010)。
广谱抑菌酵母菌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M9为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属于球孢酵母属(Torulaspora),其M9菌体形态为椭圆形,单边芽殖,长3.75-4μm,宽2.75-3μm;菌落形态为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菌落为白色、不透明,湿润。该菌能够能够利用D-葡萄糖、甘油、2-酮基-葡萄糖酸钙、D-半乳糖、D-蔗糖、D-棉子糖;不能利用L-阿拉伯糖、木糖、侧金盏花醇、木糖醇、D-山梨醇、肌醇、甲基-D-葡萄糖甙、N-乙酰-葡萄糖胺、D-纤维二糖、D-乳糖(牛源)、D-麦芽糖、D-海藻糖、D-松三糖。对志贺氏菌、白色念珠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稳定、优异的抑菌效果。酵母菌生存营养需求简单,繁殖速度快,不会产生威胁人类和环境安全的有害物质,而且被人或动物食用后可以促进消化,因此是天然、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和抑菌剂。德尔布有孢圆酵母M9能够在较干燥的果蔬表面生存,并与病菌竞争营养与空间,对其它抗菌剂影响小;而且所产生抑菌物质多是水果、蔬菜上的正常菌落成分,对人体安全。
德尔布有孢圆酵母M9中的抑菌物质可做为天然防腐剂添加到果汁、牛奶等饮品中,利用其抑菌形成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可以制成发酵剂,其发酵产品可以抑制肠道常见致病菌。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大规模、大批量的发酵培养具有广谱抑菌功能的德尔布有孢圆酵母,具有价格低廉,抑菌效果显着,适于高、中、低端各类食品等优点(孟利等, 2014)。
毕赤酵母可以作为肉鸡的益生菌。巴西佩洛塔斯大学的科学家评估了益生菌毕赤酵母和一种含有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重组毕赤酵母对肉鸡的影响(李凯年等,2012)。雏鸡被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饲喂普通饲料的空白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毕赤酵母组、重组毕赤酵母及蜡样芽胞杆菌组。结果表明,7周实验周期结束后,添加毕赤酵母组的饲料转化率、体重及血清转化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其中组织学检查均正常。该研究表明,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毕赤酵母和重组毕赤酵母作为肉鸡的益生菌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酿酒酵母的亚种,临床研究证明,其制剂对急性腹泻、抗生素引起的腹泻等疾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李晓颖等,2014)。布拉氏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能够产酶且活性强,产生大量的B族维生素、谷胱甘肽、氨基酸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布拉氏酵母菌是上世纪20年代新发现的能够提高肠道有益微生物活性的益生菌种类,并且其能够发挥抑制病原菌生长和提高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布拉氏酵母菌开始作为处方药应用于人类的腹泻病的治疗;8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布拉氏酵母菌进行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生理作用。布拉氏酵母菌能够抑制内毒素的毒性,加强小肠上皮细胞修复,粘附和阻止致病菌的粘附并刺激免疫;直到90年代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改善动物的营养与免疫增效剂,并广泛适用于猪(母猪和仔猪)、家禽(肉鸡和蛋鸡)、牛(犊牛)和特种经济动物(特种皮毛动物和水产动物)。布拉氏酵母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1)由于布拉氏酵母菌能够封闭病原体毒素的受体位点或作为受体诱导剂发挥抗毒素作用;(2)布拉氏酵母菌能够直接抑制沙门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吸附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进而维持肠道的完整性和肠道的恢复;(3)营养作用;(4)抗炎作用。目前布拉氏酵母菌在医疗方面广泛应用于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干预、作为饲料添加剂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除此之外,布拉氏酵母菌还能够与抗生素、中草药等联合用药改善抗生素的副作用。
1.1.2 益生芽孢菌研究概况
益生芽孢杆菌是一类对机体具有益生特性的、好氧或兼性厌氧、产芽孢的杆状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于1983年Nooka和Kimura首次选取一株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促进机体免疫机能进行了研究。其选用纳豆芽孢杆菌给予雏鸡,结果发现纳豆芽孢杆菌能够增强雏鸡的抗体的产生,之后又通过实验证明纳豆芽孢杆菌可以显着提高脾脏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比例,进而得出结论该菌能够提高雏鸡的细胞免疫反应性。我国学者潘康成等通过对家兔给以一定量的地衣芽孢杆菌,实验结果证明其对家兔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较好的刺激作用(潘康成等, 1997;潘康成等, 1998)。另有研究表明,益生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提高雏鸡产生特异性抗体水平和增强免疫器官发育和功能的作用,表明益生芽孢杆菌对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有促进作用(卢胜明等, 2002)。
益生芽孢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需氧芽孢杆菌等。由于这类芽孢杆菌具有保护消化道、促进饲料转化等良好的益生特性,被广泛用于人医和畜禽、水产养殖中。
目前还有人将活的厌氧芽孢杆菌制成针剂,直接注射到癌肿实体瘤内部,以治疗癌症(专利公开号CN106474161A)。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需氧内生抗逆孢子的革兰氏阳性菌,应用广泛。枯草芽孢杆菌可以调节动物胃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李明等, 2009)。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酸和耐胆盐的功能,且环境适应能力强。枯草芽孢杆菌只有单层细胞外膜,可以分泌多种酶,如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其安全性高,是农业部公布的可允许直接饲喂动物的益生菌(杨锋等, 2011)。枯草芽孢杆菌主要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包括家禽饲料、猪饲料、反刍动物饲料中和水产动物饲料,在环境防治中能够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对粪便的无公害化处理和吸附环境中的重金属。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枯草芽孢杆菌可通过消耗大量的游离氧在机体的胃肠道内创造一个厌氧的微环境,促进消化道内的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球菌的生长繁殖(唐娟等, 2008),另一方面,使需氧病原菌在厌氧微环境中的生长受到抑制,如大肠杆菌、猪链球菌和梭菌等(Monsalve et al., 1999)。(2)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有害菌群具有拮抗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过程中分泌许多抗生素(如多粘菌素、制霉菌素和伊枯草菌素等)能够对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宋内志贺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产生较强的拮抗作用(陈天游等, 2004)。(3)枯草芽孢杆菌产生多种消化酶和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为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创造优势环境,为动物新陈代谢提供能量(胡聪等,2018;辛娜等,2010)。(4)枯草芽孢杆菌能够迅速定植于机体的肠黏膜,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促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产生,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并产生免疫球蛋白(Rockwell and Thorner, 2004)。
地衣芽胞杆菌是具有耐热、酶系丰富和安全的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糖、酯肽类抗生素、杆菌肽和小分子等活性物质。地衣芽胞杆菌菌体具有益生保健作用,对白色念球菌、酵母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肠道病原菌有拮抗作用(陈海华等,2006),对厌氧菌有促进或共生的作用,以成功应用于医药中;地衣芽胞杆菌在动植物上有抑菌活性,可增强动植物及人体的抗病力及免疫应答能力,广泛应用于饲料和生物农业领域(雷健等,2017)。地衣芽胞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中,能够增强奶牛的抗应激能力,抑制有害菌,对疾病起到防治作用(杨阳等, 2013;周振峰等, 2006)。
1.1.3 丁酸梭菌研究概况
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是从健康人和动物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目前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生成营养物质、防治肠炎等良好的益生特性。目前人医上将活的丁酸梭菌制剂口服用于肠炎的防治,在畜禽养殖业中将活的丁酸梭菌多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禽消化道的保健。有人从成人和幼儿的粪便中分离了2株丁酸梭菌,并确认这2株丁酸梭菌口服对于多种RNA病毒及DNA病毒显示出优异的抗病毒活性和免疫增强作用(专利公开号:
CN107075460A)。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将丁酸梭菌灭活作为注射剂用于疾病防治的研究报道。1.1.4 乳酸菌研究概况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乳酸菌是最常见的益生菌,已经被广泛应用并认为对人和动物是安全的。它们产生抗菌物质,如有机酸、过氧化氢、双乙酰和细菌素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Seo et al.,2010)。乳酸菌对于维护人和动物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量研究证实口服活的乳酸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以刺激和调节免疫系统,在机体受到病原菌和病毒感染时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Ivec et al., 2007)。经研究报道,乳酸菌如乳酸杆菌对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Yasui et al., 200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Zhang et al.,2008)和流感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Mrtín et al., 2010)。
据研究发现一些灭活的乳酸菌仍具有生物功能,如灭活乳酸菌的细胞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仍具有粘附性能和拌料饲喂促进动物生长等生理活性(专利公开号:
CN104906143A)。此外,构成乳酸菌的菌体成分也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或药理作用,如经过高温高压得到的粪肠球菌细胞壁裂解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专利公开号:
CN101953855A),还有人发现乳酸菌的基因组DNA(脱氧核糖核酸)可以通过改变Th1/Th2平衡抗人体过敏(专利公开号:
US2014/0288159A1),据报道,乳酸菌的细胞壁成分肽聚糖或完整肽聚糖口服、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具有免疫调节、抗过敏或抗肿瘤的作用(陈玉梅等, 2012;谷超等, 2004;宋娜娜等, 2012;苏广伟等, 2006)。此外,有研究将能够表达细胞毒性蛋白的外源基因导入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然后静脉注射依赖群体效应进行靶向肿瘤治疗(专利公开号:US2015/0225692A1)。
1.2 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免疫系统是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用于维护机体的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或消除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则有利于机体通过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补体、白细胞介素等)清除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癌细胞等,以避免引起疾病。所以,关于免疫增强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主要有:多糖类,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等;细胞因子类,如干扰素、胸腺肽、转移因子等;抗体类,如卵黄抗体、单克隆抗体、丙种免疫球蛋白等;中药类,如玉屏风散、冬虫夏草、蜂胶等;化学药物类,如左旋咪唑、异丙肌苷、匹多莫德等。除了上述的免疫调节药物外,将微生物及其有效成分或代谢产物作为免疫调节剂的药物越来越多,如卡介苗,是结核活菌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可通过口服、皮下、腹腔或瘤内注射用于预防结核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短小棒状杆菌制剂,为短小棒状杆菌的死菌悬液,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经皮下、肌肉、瘤内或静脉滴注等用于一些肿瘤的辅助治疗。此外,还有A群链球菌制剂、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草分枝杆菌制剂等,另外,还有人将红球菌属、戈登氏菌属、诺卡氏菌属、迪茨氏菌属、冢村氏菌属和类诺卡氏菌属的完整细菌细胞作为免疫调节剂(专利公开号:
CN1735431A)。通过对一些细菌加工处理得到的成分用于免疫调节的药物有:注射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甘露聚糖肽等。
除了以上免疫调节剂外,而关于将益生菌作为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的总称,包括酵母菌、芽孢菌和乳酸菌等。目前研究发现乳酸菌(迟琼等, 2011;任大勇等, 2015)、芽孢菌(谷笑笑等, 2016)和酵母菌(王伟唯等, 2017)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于酵母菌而言,目前多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增加畜禽机体免疫功能,如有研究将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增强猪的免疫功能(专利公开号:
CN106387398A)。另外,将酵母提取物(Molist, 2014)或其有效成分:如酵母多糖(王书全等, 2015)、酵母甘露寡糖(丁鹏等, 2017)、酵母β-葡聚糖(朱娅敏等, 2016)等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较多。
另外,有研究将酵母葡聚糖进行化学修饰后制成硫酸化或羧甲基或酵母葡聚糖注射剂,用于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专利公开号:CN102028704A,CN102048686A)。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在兽医临床多种因素会造成家畜免疫抑制,如应激反应、饲料霉变、抗菌药滥用和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等。从目前临床发病来看,家畜机体的亚健康与传染性疾病的频繁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动物机体的免疫抑制,使其抗病能力降低,疫苗抗体水平下降,机体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从而引发传染性疾病发生,所以新型兽用免疫增强剂的研发非常重要。目前兽医临床常用的免疫增强剂主要有:黄芪多糖、转移因子、卵黄抗体、玉屏风散等,而本课题开展了多种灭活益生菌作为静脉注射剂用于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的研究。灭活益生菌静脉注射剂与临床常用的免疫增强药相比较是一种全新的免疫增强剂,将益生菌常规的口服方式,改为了静脉注射方式。该注射剂还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成本低廉等特点,适合于猪、牛、羊、宠物等用药。本课题的研究可为今后将灭活益生菌开发成为静脉注射的兽用免疫增强剂用于家畜细菌病和病毒病防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