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5600字硕士毕业论文浅谈社区居委会直选与基层民主

45600字硕士毕业论文浅谈社区居委会直选与基层民主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5600字
论点:社区,选举,中国
论文概述:

本文介绍社区直选的法律制度、产生的历史及社会背景,发展状况、目前社区直选机制中存在的弊端、社区直选的未来等。摘自www.sblunwen.com

论文正文:

导言

一、选题的意义和由来

从民主政治的发展逻辑来看,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国的民主改革由国家权力推动时,它也必须得到公民社会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中国社会民主的考察应该从社会的基层开始,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国城市的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其意义在于:

首先,研究基层组织,了解中国民主发展的现状。

居委会的研究需要从微观层面入手,而这种微观层面的研究需要找到一个打开研究窗口的良好起点。选择“选举”角度的原因是选举是基层组织人员流动的一种方式。如果通过竞争性选举进行离职,肯定会对旧的离职模式(派人服务)、工作理念和组织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同时,选举也是一项涉及选民的互动活动,需要候选人和选民之间的宣传、投票等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反映了基层民主的现状。

二、从选举试点中,了解民主发展的瓶颈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的“单位社会”已经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单位”从舞台的中心后退,“社区”开始崛起。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使得居民自治的功能开始受到重视,更多的人开始关心社区的生活,更多的人开始与基层组织居委会接触。它必将打破居委会浓厚的行政色彩,恢复其原有的自治性质。因此,如何改革居委会,使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更加和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基层民主试点计划,即以民政部为主导,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实施居委会选举改革,旨在通过基层组织的选举改革来改变中国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缓慢的状况。这些城市在试点中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选举方法,为研究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地材料。虽然全市竞选活动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制约了基层民主的长远发展。

第三,从选举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国民主的未来变化。

尽管对居委会选举的研究只是一个很小的起点,但它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整体变化,涉及到社会格局和政治发展、民主诉求和现实困境等诸多问题。在经济和政治因素的驱动下,居民的生活方式、权利观念、利益安排和要求将不断变化。如何成功地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主制度,是法制人不懈的追求和漫长的路要走。通过对选举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控制对民主的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改革基层组织以促进民主发展。因此,即使在做微观探索时,注意力也会不自觉地上升到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希望利用选举窗口对中国民主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判断。

二,研究现状

外国研究

社区研究从西方开始,涉及社区的定义、社区的内容、社区与国家的关系、社区的建设等。德国社会学家F·坦尼斯(F”Tennis)提出“社区”一词是指与“社会”相对的概念,这意味着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区,人们的信仰相对同质,关系密切,有共同的习俗,服从共同的权威。社区研究在国外形成了几所著名的学校,如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重视群体和组织的分布空以及城市的人文因素。以费雷和乔纳松为代表的文化生态学派强调文化认同和居民价值观对社区变迁的影响。还有古典生态学和新生态学,它们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如“社会网络理论”、“社区消失理论”、“社区生存理论”等。至于社区的组织活动,美国的斯坦纳教授对辛辛那提社区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发展了社区工作理论。社区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外国社区由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组成。社区选举也不同于政党选举。他们经常关注如何开展社区工作以及如何提供大量的社区服务和公益项目。

(2)国内研究

与国外成熟的社区文化和社区制度相比,中国的社区仍处于发展阶段。它始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有许多问题。

在过去的十年里,对中国社区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学者主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出发,运用国外政治社会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社区发展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学者通过实地调查,写出了优秀的中国特色社区作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区选举的研究还很少,大部分是通过村委会选举和人大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来粗略描述的。只有一些学者关注社区的选举改革。

学者徐勇、陈卫东等。将中国的社区自治细化为《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中的法律和制度等几个重要要素,探讨了如何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建设,并对中国的一些社区进行了案例分析。例如,对社区形成的权力组织进行了分析。对沈阳市和平区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Xi安新区的X社区和武汉市江汉区的玉里社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这些社区的分析表明,虽然不同地方的自治情况不同,但只要形成一套全面的自治条例,各种制度之间的矛盾就能得到有效解决,社区生活就能得到协调发展。

学者范蠡对中国社区直选做了大量的研究。他试图将全国各地的选举案例汇编成一份观察报告。同时,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对选举规范提出了意见。他认为,社会结构和概念问题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城市社区选举改革的进展和程度,并影响到社会选举的制度化。

虽然国内对社区选举的研究很少,但对整个基层选举(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的研究仍然很多。石为民对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现行的直接提名代表、公开选举和直接选举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白刚、赵寿星对农村村民自治的研究,为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提供了现场信息,反映了基层的政治参与。田彭懿、思齐考察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单位制”,以解决“单位社会终结”后的社区建设和发展状况。

学者杨云表在选民心理研究中有独特的视角。他从选民偏好出发,从偏好分析民主的内在合理性,转向对选举规则的研究,最后转向选举制度的构建。他认为民主不是建立的,而是缓慢发展的,民主的发展需要社会资本。就社会资本的增值而言,国家应该选择在适当的范围内培育和允许利益集团的博弈合作,从而最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他的研究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产权、选举成本和选民行为的分析。

参考
一,
[1]白钢:《城市基层权力的重组:关于社区建设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白刚:《中国选举进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白钢:中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蔡丁健:《中国选举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晞媛:《现代社区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范蠡:《中国城市社区直选改革》,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7]彭真:《城市应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彭真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8]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徐勇,陈卫东等,“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
[10]杨云表:《公民选举:公共选择的话题》,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年版。
[11]夏建中:《美国社区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12]王姚震:《走向法治选举的历史逻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13]胡艺声,陈晓晶,田瑞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李西元,童晓萍,蒋连雄:《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的比较》,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5]公众参与手册:参与改变命运,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6][·美国]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
[17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吴寿鹏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18][·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黄徐红、卢永庭、吴彭彭译。商务印书馆,1999。
[19][英语]载:《民主的典范》,阎吉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0][美国]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译。苏畅和纪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1][·美国]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邢玉清,赖平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转。董郭亮,商务印书馆,1991。
摘要3-4
摘要4[/Br/]引言7-10
1、课题的意义和由来7-8
2、研究现状8-9
(一)国外研究8
(二)国内研究8-9
3、本文主要内容是9-10
第一章社区直选的前身——居委会选举10-15
一、居委会选举的法律规定居委会选举类型12-13
iii。居委会选举的特点13-15
第二章。直接社区选举的发展进程15-25
一、直接社区选举的背景和现状15-19
(一)直接社区选举的社会背景15-16
(2)直接社区选举的总体发展16-19
2。直接社区选举的类型19-22
(1)传统直接社区选举20
(2)联合直接社区选举20-21
(3)理事会直接社区选举21-22[/ Br/]三。直接社区选举对基层组织的影响22-25
(一)对居委会的影响22-23
(二)对基层政府的影响23
(三)对基层党组织的影响23-25
第三章直接社区选举的困境25-46
一.缺乏社区民主25-29
(一)居委会缺乏自主权25-26
(二)缺乏公众参与公民缺乏竞选动机40-46
(1)选举职位缺乏吸引力40-42
(2)选举信息不足42-43
(3)竞选成本相对较高43-46
第四章社区直选前景46-52
一、社区直选的局限性46-48
(一)直选中的误区46-47 [社区直接选举的民主前景48-52
(一)居民自治正常化48-49
(二)提高公众参与能力49-50
(三)扩大基层民主空 50-52
结论52-53
参考文献53-56
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6-57
致谢57[美国]苏戴瑞:“在中国城市争取公民身份”,王春光,译。单李青,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