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重庆社会课程文化研究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重庆社会课程文化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文化,课程,重庆
论文概述:

《重庆社会》课程的文化研究,对地方课程《重庆社会》课程文化的取向、选择、整合、反思等方面进行思考后,析出的并不是清晰的、有条理的、层次分明的文化组成部分,而是互相牵连,相

论文正文:

(一)研究的缘起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随着我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分权课程开发模式的建立,地方课程的中介地位也正式确立,且在实践领域中不断发展。地方课程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己经得到了肯定和完善,但是我国地方课程的适切问题却受到了挑战。如何将本土文化植入课程是目前地方课程发展的瓶颈所在。地方课程处在“一个函待关注的领域①”。    课程具有强烈的社会历史文化制约性,课程发展的先导是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的变化为课程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它对课程的影响不仅涉及课程本身,而且制约着教育参与者、社会群体对新课程的认可、理解、参与和推进。古迪纳夫(Goodenough w.H)提出:“多元文化已成为正规的人类生活经验,所有人都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②这里所指的多元文化不只局限在种族和性别范围‘内,强调的是多种文化类型的共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生的国家,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各个民族为主体进行充分的“内生”。正如赫斯科维茨( Melville J. Herskovits)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为自己的群体服务的,都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审美价值。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③首先,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多民族并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各民族由不同的语言、风俗集合而成,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在西方国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早在20世纪,各国就开始探讨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共存性,各民族文化之间怎样相互影响,这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多个民族,在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下,文化的相互包容和相互吸收显得异常重要。民族的合理性已被现代社会所承认。其次,多元的价值取向形成多元文化。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本土、职业、阶层的不同直接导致价值取向的不同。文化的多元性也由此而生。一般经验表明,百花齐放的价值观、人生观通常产生于急剧变革的社会条件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正日益扩大其影响:发展方面,劳动力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化;经济体制方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社会发展模式方面,单一向综合、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上述转型都已渗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人们的观念、态度也因此而改变。当代国人更重视未来、更重视发展、更重视多元、自主。①还有,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和使用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给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都使社会呈现出的价值多元倾向日益明显。多元文化社会使学校这一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处于特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校培养的人刁‘最终要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所以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学校为培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当今的社会文化多元亦迫使学校改变人刁‘培养的模式。通常,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明显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刺激,学校教育的反应也是快速的、显性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等教学内容的开设就能很好证明这一点。社会文化对教材的影响却是潜在的,且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人的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文化意识,也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在转型期的社会课程教材的改革更应重视文化内容,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人们文化意识的自觉性。    让我们先来了解国外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学校教育的反应,我们主要关注教材的反应。20世纪20年代,“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出现在西方社会,当时有人认为它是欧洲中心论的反动。②关于多元文化教育,也存在过不小的争论。美国有学者曾提出,多元文化可能导致美国社会支离破碎,它能使美利坚民族从统一走向分裂,直到五、六十年代,多元文化才成为一种思潮。但为顺应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相关人士在改编教材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从八十年代开始,许多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开始注意到教育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那时起,\"multiculturaleducation”常常出现在各类教育刊物上。各国承认了社会多元文化在教育上的合理性,首先是一些学者提出的对“主流中心课程”的批评,课程向来都是以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来决定的。以他们的经验、历史、文化、观点等为中心来设置课程,而忽略了其它民族的需要。还有研究者认为,“男性界定的课程”占据传统的课程的主导地位,认为男性的经验就是普遍的、全人类的经验,抹杀了女性的传统、文化、历史、价值,这种传统课程应加以改变。  在我国,在社会价值观方面,正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现在正是社会变动、知识激增的时代,学校对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显得异常重要,这正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依据什么来选择课程和教材的内容?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考虑我们所处的社会条件、时代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那么教材的编写是否回应了这些要求呢?近年来,整个教育系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包括课程结构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当然,也包括教材的改革,课程、教材是能体现教育目标的,因此也是改革的核心。课程、教材是改革的突破口。没有课程、教材改革的成功,就没有教育改革成功。但教材改革的现状如何?  参考文献[1]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三年级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三年级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四年级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四年级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五年级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五年级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六年级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重庆社会(六年级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陈奎熹.教育社会学研究[M].台北:台北师大书苑,1990:229-230[11〕陈伯章编著.意识形态与教育[M].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6)丁恒杰著.文化与人〔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 http://sblunwen.com/jyjxlw/ 〔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4]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黄政杰.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设计途径,中华教育学会主编:多元文化教育〔M].台湾书店,1998 《重庆社会》课程的文化研究摘要 4-5Abstract 5前言 6-19    (一) 研究的缘起 6-8    (二)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8-17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价值 17-19一、《重庆社会》课程的文化取向 19-23    (一) 促进个体发展 19-20    (二) 实现地方的发展 20-23二、《重庆社会》课程的文化选择 23-32    (一) 地域文化 25-26    (二) 一般文化 26-27    (三) 民族文化 27-29    (四) 社会阶层文化 29-30    (五) 同辈群体文化 30-32三、《重庆社会》课程的文化整合 32-41    (一)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文化整合 32-35    (二) 探究取向的课程文化整合 35-38    (三) 混合取向的课程文化整合 38-41四、《重庆社会》课程的文化反思 41-45.......................................................后记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