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建国后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分析

2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建国后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8000字
论点:德育,价值取向,教科书
论文概述:

德育是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一种教育,仅仅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五个维度分析,是难于将德育的整个形态包括其中。

论文正文:

导言

1.1选题理由
道德教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切如火如荼,中小学德育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德育建设。教育部1952年制定的中学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忠于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公民美德,以及坚韧、勇敢和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1958年,又提出用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群众观、集体观、劳动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道德教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当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数百万坚强的无产阶级接班人。第一个是:“他们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赫鲁晓夫这样的修正主义者。”这表明,控制革命领袖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是不现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彻底清理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左”倾影响。在道德教育方面,1988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会议,确立了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通知》、《中学道德教育纲要》、《小学道德教育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和《学生道德评价意见》。其中,中小学德育的指导思想规定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遵循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中小学德育的实际出发,从青少年和儿童的实际出发。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成为爱国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使他们的优秀成员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自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提高了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发展的要求。(1)从以上简要回顾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历了建立、破坏、探索和完善的几个阶段。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蓬勃发展。然而,在新世纪,为了进一步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对我国德育进行历史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1.2研究意义

1.2.1教学教育的理论诉求
当今的学校教育正面临这样一个困境。越是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越是出现与社会道德要求不一致的学生,这使人们对我们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产生怀疑。赫尔巴特曾提出“教学教育”的命题。他认为,如果没有道德教育,教学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如果道德教育中没有教学,那只是失去手段的目的。(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训练不同于教育”的观点,“训练”只能使人获得技能的增长,而不能发展情感和态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不道德的教学很难促进人的发展。杜威曾经对道德教育提出“直接道德教育”和“间接道德教育”,在这两种教育的选择上,杜威认为间接道德教育可能更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然而,从赫尔巴特和杜威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他们一致的观点,即道德教育必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任何学科的研究都不能渗透到道德教育的内容中,这不是科学教育。此外,杜威还明确指出,“所有科学学科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道德教育,学校的教材必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任何不注重道德和社会性的学科的教材都不是好教材。②“杜威的陈述也说明了道德教育和教科书之间的密切关系③。同时,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德育价值也给了我们启示,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把教学和理性结合起来,写作来传达真理。”教学教育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言行、教学评价和课外活动。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一定的观念、工作态度、审美意识等。(4)但是,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教育性,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描述,来唤起师生的共鸣,渲染文本行间的德育气息。教学教育体现在主体中,即主体本身固有的东西自然呈现出来。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思想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教师应该做的是挖掘隐藏在教材(learning materials)中的内在教育内容和因素,自然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从而获得价值认同。(5)理查德·普林提出了教学是道德实践的观点。⑥其含义是教学中必须有道德内容和道德教育方法。如果在文学、戏剧、科学等各种学科中探索德育因素。,这无疑会给学生的成长和个人生活价值带来好处。然而,教科文组织认为“学会生活”是21世纪教育趋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从哲学角度解释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再次强调教育的道德和文化因素。(1)

1.2.2德育渗透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个人素质和意志的重要阶段。虽然小学低、中、高年级对德育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和课程,但语文学科蕴含的道德价值取向却潜移默化地给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成长留下了道德印记。美国品格教育的支持者认为道德教育存在于每一门课程和课程的每一个部分。在美国许多中小学,除了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如法律和社会课程)外,学校还开设了其他课程来开展道德教育。教育家伯恩内特(Bernnett)认为,没有必要添加新材料和新课程,只有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才能在学校用来塑造学生性格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2)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表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之一。

1.3研究综述

1.3.1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
所谓道德教育价值取向是指道德教育主体基于对道德、道德教育属性和功能以及自身道德教育需求的理解,对道德教育价值的认同和选择。(3)这是中国知网上唯一一篇标题为“德育价值取向”,搜索范围为“1999-2012”的博士论文。李韦偃博士在博士论文中认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是“精英主义”,即在道德教育传播过程中灌输某种终极价值,以实现完美的道德社会为目标,以培养高度超越的道德为己任,将个人日常道德修养纳入宏大的社会历史目标。其中,“自然之善”理论是精英德育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人性的这一预设否定了人的自然生物学,预设了正义与利益、精神与肉体、公共与私人之间的对立,导致在这一人性理论指导下的道德教育追求理想主义的绝对道德,导致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尊重。“道德规范建设”理论是精英道德教育的另一个思想基础。人的理性设计是道德规范的源泉,人的规划和实施是实现理想道德的条件。这种乌托邦现实主义最终导致道德教育与生活、纪律的异化和主观道德人格的丧失。

1.3.2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傅建明《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12卷九年制和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样本,从教科书是社会控制中介的角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思想研究。根据1993年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本文提出了从20个方面分析教科书的框架。这20个方面是:1)热爱祖国: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民族尊严、建设成就、批判暴露等。2)热爱中国共产党:包括热爱党、热爱党的领导人、热爱革命烈士(共产党员)等。3)无私奉献;4)热爱科学;5)客观辩证法;6)努力工作;7)诚实善良;8)尊老爱幼;9)孝顺友爱;10)团结互助;11)合作与分享;12)自力更生;13)节俭和节约;14)遵守纪律和法律;15)重点和严肃性;16)智慧和智慧;17)坚韧和勇敢;18)决心成为专业人士;19)环境保护;谦虚和宽容。从教学目标(要求)、中心思想、主副主题、思维与练习、插图、文字与文本内容等七个指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运用文化、知识社会学和教育学解释了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并从这个角度对教科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3)本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教科书分析框架,值得借鉴。然而,一套教科书只是一个时代的杰作。教科书的发展在历史、现在和未来都有变化。从变化的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可能更接近教科书价值取向变化的真正意义。

第2章价值,价值取向,德语..............................21-25
2.1值............................21
2.2价值取向.............................21-23
2.3德育价值观.........................................23-25
2.3.1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价值..............................23
2.3.2选择五种道德教育价值观..............................23-25
第3章...................25-39
谈3.1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德育价格..............................25-28
3.1.1............................25-26
3.1.2爱共产主义者..............................26-28
3.2热爱祖国................28-31
3.2.1............................28
3.2.2.........................................28-31
3.3............................31-33
3.3.1..........................................31-32
3.3.2............................32-33
3.4...........................................33-36
3.4.1.............................................33-34
3.4.2..............................34-36
3.5..............................36-39[/ BR/] 3.5.1..............................36 [/BR/] 3.5.2内部……36-39 [/ Br/]第4章分析与思考..............................39-53
.................................................................................

结论
德育是一种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内的教育。仅仅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这五个维度,很难涵盖整个德育形式。然而,在对教科书中德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中,对这五个维度的统计和分析有助于形成对德育价值取向演变的全面理解。
本文综合以上五个维度的德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得出初步结论: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材文本内容中的德育已经从知识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从非人类道德教育到人类道德教育;从注重宏大叙事的道德教育到注重个人生活的道德教育。
知识道德教育已经转向知识与意向并重的生活道德教育。课程改革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德育理念中,意味着知识、情感、意义与实践的有效整合,这体现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
没有针对“人”的道德教育的“人”的道德教育。60年代的语文教科书往往注重集体意识和精英道德教育,而在时代的变迁中,教科书保留了一些注重集体意识的道德教育倾向,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个性化道德教育已成为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倾向。过去,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只注重追求终极善和集体意识的价值取向,而忽视或忽视学生对道德的个体理解、理解、形成和反思,只能形成一种没有“人”环境的道德教育空。目前,教科书注重情感和经验,这反映出道德教育正朝着“以人为本”的生活道德教育方向发展。
宏大的叙事转向了个人生活中的道德教育。“高”、“大”、“全”型思想道德教育只灌输与个人生活相分离的“高”、“大”、“全”的典型特征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到这些,而不是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理解、反思和形成一种触及内心的个人建设性道德认知。脱离生活的宏大叙事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把学生看作预设道德范畴下的对应者和调适者。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较少关注宏大叙事,更多关注个体生活。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形成完美的道德人,而是关注现实、心灵和生活实践者。
道德的本质在于社会生活,与社会和经济生活密切相关。道德教育的本质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取向与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要深刻理解道德教育价值取向是如何演变的,必须了解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理清复杂关系中道德教育价值取向演变的实质。这不仅是本文的不足,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