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6000字
论点:设计,心理学,图形
论文概述:

本文所提出的课题,就是帮助设计师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图形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通过对图形设计的组成元素的情感探讨,归纳了符合人的心理需要的情感化设计法则。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平面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范畴,自进入20世纪以来,一直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完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平面设计艺术已经成为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术丰富的成熟视觉艺术体系。当然,平面设计仍在向前发展,它的许多方面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图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就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图像世界。图形设计师作为图像的挖掘者、创造者和传播者,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建立一个清晰、有趣和强大的信息体;如何最大化受众,自然正确地接受信息;如何科学地理解图形的认知和创作规律,已经成为平面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课题。设计师越来越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但必须充分考虑设计中的“人的因素”,并将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作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艺术的一个分支,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设计事件、人物、产品甚至历史。从它的研究中获得的各种理论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重要性,人类是设计的最终目标。设计心理学不是一件深奥而神秘的事情。它研究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原则。一旦这些原则和规则真正应用到设计中,就能帮助设计师充分考虑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更合理、有效和适当的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的课题是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帮助设计师正确理解人与图形之间的互动,提高图形设计的有效性,更好地应对跨文化和多样化市场需求的挑战,拓宽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设计思维能力。对观众来说,加深他们评价、理解和欣赏平面设计的能力,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每一项设计工作的意义。因此,无论是从设计实践的指导还是设计理论的建构,本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2国内外现状
术语“设计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术语使用,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即使在欧洲和美国,它也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教授兼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 Norman)撰写的《设计心理学》和2004年出版的《情感设计》,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地方。.............................
..............................

第二章设计心理学和平面设计

使用“设计心理学”作为独立术语,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主要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地方。然而,作为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心理学、设计艺术、美学、人机工程学等,有着悠久的历史。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都起源于1879年诞生的科学心理学,并随着现代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两者都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其研究目的是将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而这两条线索,无论从两条线索的来源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取向来看,应用心理学原理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1设计心理学

2.1.1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过去学者对其定义不多。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 Norman)是第一批提出文章的出现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商品设计的原则“形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学……”
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司马贺在《人造事物科学》中指出,设计可以“被视为人类技术科学的心理学”。他对设计的讨论侧重于设计思维,认为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心理。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其中,刘莎在设计艺术心理学中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即“设计艺术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不仅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心理学(psychology of design art)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使用者)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种相关因素的科学。
本定义中的“相关因素”意在强调设计艺术领域中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设计心理学认为环境和情境的影响是研究主体心理现象和行为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也重视主体意识的积极作用,并承认主体的行为也受到情感和情感等情感因素的影响和驱动。

2.1.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围绕与设计活动相关的主体行为展开。设计艺术活动的主体有很多种,但主要的可以分为两类: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由于它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们也可以被视为“黑匣子”(black box),这是既不能打开也不能直接观察到它们内部状态的系统。),即消费者(用户)黑盒和设计师黑盒(如图2.2所示),是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焦点。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它包括用户在选择、购买、拥有、使用甚至欣赏过程中的所有心理行为。从设计主体的角度来看,它是以“创造”为核心的一系列设计行为。..............................
............................

第2章:设计心理学和平面设计............................4
2.1设计心理学............................................................4
2.2平面设计...................................................................8
2.3基于设计心理学的平面设计..............................11
第3章:平面设计的心理学知识..............................12
3.1感觉和知觉....................................................................12
3.2记忆和学习..........................................................23
3.3情感和情感.......................................................................26
第4章:可用性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8
4.1可用性设计...................................................................28
4.2图形可用性....................................................................29
4.3图形可用性设计原则.............................................31
4.4图形可用性设计的基本步骤..............................33
第五章:情感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35
5.1情感设计.....................................................................35
5.2情感.......................................................................37[/br/ ]5.3图形情感设计规则...........................................45

结论
在当今多元化的信息和各种电子媒体逐渐渗透到平面设计中的过程中,平面设计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关注如何通过强有力的视觉图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是以诚实的态度逐渐将其注意力转向受众的需求,从而使设计真正成为“为人类需求而设计”。因此,平面设计除了继续发扬其创造力和独特的形式语言之外,还需要面对心理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各种新课题,以便在科学设计心理学的指导下,平面设计能够合理化感性概念,给图形增添心理路标。只有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兼顾艺术性和功能性,平面设计才能继续焕发活力,而不会淹没在各种信息海洋中。
设计心理学的引入可以为平面设计的信息传递和内部结构提供新思路。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应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有效传递信息,使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满足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同时,设计心理学也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任何设计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受到挑战,并在不断的挑战中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设计心理学对平面设计的意义之一是帮助设计师充分考虑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更合理、有效和适当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的平面可用性设计和情感设计两个理论将有助于指导设计师从感觉和感知、记忆和学习、情感和情感等心理学角度全面看待平面设计。通过引入设计心理学中的“可用性设计”和“情感设计”概念,设计师可以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同时,将可视性、可理解性、逻辑性和整体可用性的系统化设计原则,以及感官刺激、合理化和效率、拟人化、幽默感、符号和符号、叙事和自我实现的情感设计原则应用于平面设计应用系统的每一个步骤,以增强创作者的设计能力,提高平面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
[1][美国]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第1版,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P10;
[2][美国]赫伯特·西蒙:《关于人造事物的科学》,杨砾石译,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P64-65;;
[3]刘莎,编辑。《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P2;
[4]刘莎,编辑。《设计艺术心理学》,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P16-18;;
[5]刘齐静主编:《平面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P1;
[6 .《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275页;
[7]姜鸣,创意图形,第一版,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P7;
[8]引自唐丽春主编:《平面设计》,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P24;;
[9]赵江红主编。《设计心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P1;
[10]赵江红主编。《设计心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P1;